分享

原创:思  维  学  概  论   (三)

 静远德载 2020-01-21

 第三章           思 

 

思维就是将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产生结果的过程,使用的信息可以是摄取的也可以是回忆的,单纯摄取的信息不能产生思维只有回忆参加才能产生。

思维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就是在某信息的作用下,由于该信息蛋白的存在,使储存在DNA链上的许多有关信息基因被激活而工作,指导合成有关的信息蛋白,众多的信息蛋白在胞浆内相互结合而构成蛋白的一级和多级结构。

 

第一节           思维产生的条件

 

任何正常成熟有大脑的动物都具有思维能力。因此可以认为正常成熟的活大脑是思维产生的必要条件,对于人类则要比动物的思维复杂而高级得多。

一、常成熟的活大脑及健全的神经系统是思维产生的首要条件。

1、在大脑细胞中,各细胞间必须建立广泛的相互之间的突触联系。

2、神经细胞核内的DNA已不能指导分裂,DNA的遗传功能被信息储存功能所取代,且大部分DNA处于常染色质结构,即处于使用和侍使用状。

3、各感受器能准确地将信息传递到中枢。

4、神经细胞具有完备的生物合成和代谢功能。

5、神经系统内的蛋白与机体其它系统的组织成分相互隔离,不能发生干扰。

6、大脑中有一定数量的细胞能基本同步地进行大致相同的蛋白合成。

二、有一定的学习经验。

思维的产生必须要拥有一定数量的信息储存。在获得一定数量的信息储存后,思维才能进行,不学习就不能产生思维。

三、掌握思维交流的语言。

经过学习后的大脑就能产生思维,但是思维的进步则依靠思维交流,没有交流的思维,只能进行简单的思维,思维不能进步。只有交流,思维才能在多级别进行。因此掌握思维交流的工具——语言。无论是言语还是文字或是身体语言,成为人类思维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思维程序

 

一、提出问题。

人能够进行思维,能够对许多问题进行思维,但不能同时对许多问题进行思维,因此人要进行思维是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个条件就是道先对要对思维什么进行甄别,这就是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往往是由信息引发的,这个信息可以是外源性,也可以是内源性,还可以是思维结果等,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二、     建立目标。

此处的目标并不是结果,而是指方向性。信息由诸多信号所组成,每个信号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并且具有各自不同的方向性,将诸多的信号以及诸多的信息的方向引向结果这就是建立目标的作用,从而使思维不致发生信息混乱。

三、     组织材料

思维必须拥有大量的信息才能进行,但是一个思维过程不可能使用所有的学习材料,在使用的信息中也不可能使用所有的信号,因此就需要进行有效的材料组织,寻找(或激活)有用的信息,放弃无用的信息,抑制已使用的信息中无用的信号。

四、编制计划

简单的思维中,编制计划在材料组织时就已经完成,只有在较复杂的思维时才出现编制计划,此时主要是将已组织的信息进行分工。以排列其使用的秩序。也就是蛋白一级结构的排列顺序。编制计划是思路是否清晰的必要条件,许多思路混乱的人往往是这上步环节被省略所致。

五、综合加工

所有有用的信息蛋白,进行相互之间的一级结构排列,排列过程中即有结合,也有排斥,这是一个信息蛋白会合的过程。蛋白间的一级结构由于不稳定,因此还要进行下一步才能呈现。

六、     结果呈现

信息蛋白一级结构合成后出现二、三、四级结构的改变。这就是思维呈现。一般情况下蛋白的一级结构只能进行信息呈现,但是简单的思维也可以是以一级结构而呈现结果。某些思维结果在学习后所产生的回忆也可以是以一级结构的方式呈现。而思维,由于参与的蛋白数量较我,结构复杂,其结合不一定是直线排列,因此只能在二级以上结构中方能呈现结果。在思维结果呈现时,思维可终止,也可引发进一步的思维。

思维结果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是解决问题才能呈现,也可能是思维中断、信息分裂,不能组合成结果,也可能是出现提示等等。

上述步骤是将思维程度进行典型化的描述,事实上建立目标,组织材料,编制计划以及提出问题本身也是思维的表现。学习为思维的建立制造了条件,简单思维为复杂思维提供了可能,而复杂思维又为更高级的思维建立了基础。思维就是如此循环地进行。

思维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自动进行的。在大脑细胞中,只要有一定量的信息就能进行思维,而思维程序是通过学习建立的。在什么文化背景下进行学习,就能建立什么文化背景下的思维,狼孩是在狼群中建立的学习,他能在狼群中进行思维和简单交流,而不能在人文背景下思维,但不能说他没有思维,只是其无法被人类所理解,但能被狼群所接受。

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进行思维,如何进行思维才能被别人所接受,则要通过学习和交流才能完成,没有思维就不能深入地学习,没有交流思维就不能提高和进步。

思维有主动和被动进行之分,主动进行的思维,其程序较明晰,结果呈现也清楚。而被动思维则是大脑细胞内由于信息的出现,没有经因思维程序的控制,而进行的杂乱无章的信息聚合,这两种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见到。工作、学习时常出现主动思维,而精神放松时可出现被动思维。

被动思维并不是完全无控制下进行,只是主体没有进行主动控制,但是由于学习的作用,思维仍能在一定的秩序下进行,完全无控制下的思维属于病态思维。被动思维常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时可能是主动思维不能解决的问题。

任何信息都能启动成熟的大脑进行思维。新生儿是没有高级思维的,其低级思维在脑组织中可不通过学习而由先天赋与,而高级思维则必须经过学习才能出现,高级思维的程度与学习和交流有关。交流过程就是学习和思维共同作用的过程,读书也是交流的一种形式。

 

第三节          

熟悉反映思维

 

陌生反映思维

 

隐匿反映思维

 

保持反映思维

 

信息反映

 

信息原型思维

 

信息变构思维

 

常备信息系统

 

思维活跃

 

思维迟钝

 

储存与回忆

 

内觉式思维

 

外察式思维

 

线性思维

 

立体思维

 

内省式思维

 

外显式思维

 

主动思维

 

被动思维

 

直觉

 

灵感

 

顿悟

 

创造性思维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思维的种类

图3-1:思维的种类

 

思维的种类可以有无限多的类型区分,任何思维过程都有它的独特性。同样的信息材料,不同的人就可得出不同的结果;得出同样的结果,在不同的人可能使用的思维方式不同;就是在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下也会使用不同的思维方式,甚至得出不同的思维的结果。

人类现行的思维标准,就是注重思维结果。思维方式并不十分重要。不同的思维结果有对与错之分,而对与错的判定则是以公认标准来进行界定的。常常会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产生正确的思维结果,由于得不到公认,使主体被迫放弃正确而使用错误。正因为如此,人类才能达到共存。

要区分人类的思维种类相当困难,亦非本篇的重点,本篇仅以学习和思维过程来对思维进行分类(图3-1思维的种类),并简单讨论目前心理学界对思维种类的区分。

一、     从信息反映上分类

直接反映的信息一般不参与思维过程。直接反映的信息只有经过短时回忆后才有可能参与思维过程,也就是说未经过DNA指导合成的信息蛋白是不能参与思维过程的。

1、          熟悉反映思维

由熟悉反映的信息引出思维,且参加思维的信息大多数是处于开放储存。因此思维进行一般都相当顺利,主体有时并没有感觉到在进行思维。结果就已经呈同,目常生活中以及工作中的许多事件,都是以此方式进行思维的。这种思维也有复杂情况,本篇不详论述。

2、          陌生反映思维

陌生反映思维就是对陌生反映的信息提问而引发思维。在这种思维较熟悉反映思维慢得多。有些信息可以经过思维而获得成功的结果;有些信息可能只获得失败的结果;有些信息根本就无法获得结论而中断;有些信息用已储存的信息不能进行思维,还要学习有关的信息后方能进行思维的,具体的过程不赘述。

3、          保持反映思维

参与思维过程的主要信息在思维前后都能将信息独立反映的就称为保持反映思维,这种思维在对思维结果太熟悉和较陌生时都不会产生,往往出现在刚刚学习过的思维中。

4、          隐匿反映思维

隐匿反映思维是参与思维过程的信息中,有些信息不被主体反映。隐匿反映思维并不是说所有参与思维的信息都是隐匿的。有时隐匿反映很难与保持反映相区别,隐匿的信息是相当广泛的,要进行区别就要进行专门的研究,有时也许根本就无法进行区别。

二、     从信息的储存和回忆分类

1、          信息原型思维

信息参与思维而不被改造。就称为信息原型思维,在简单的思维中,常常使用信息原型思维,信息原型思维是介于复杂思维与学习之间的一种思维方式。

2、          信息变构思维

信息变构思维就是参与思维的信息与最初反映时的信息有所不同,部分信号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可以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可以是在该记时思维参与;可发生在储存时发生变构;也可发生提取时思维改造。信息的变构是多种多样的,又具有一定的不可掌握性,因此个体间的思维差异,往往以这种方式表现出来。

3、          常备信息系统

大脑要进行思维,就必须在大脑细胞中经常性地保有一定的信息量。也就是说大脑细胞中始终有一部分信息是处于开放储存的状态。每个个体的常务信息系统是不相同的(生命保障系统除外,后面将介绍)

4、          思维的活跃与迟钝

思维活跃与否并不属于思维方式,而是思维的一种状态。活跃与迟钝只能是相对而言的。能够较大限度地使用(包括摄取和提取)信息的称为活跃。不能较大限度地使用信息的则称为思维迟钝,思维活跃时,不仅能启动开放储存的信息,而且还能启动阻遏甚至暂锁储存状态的相关信息。思维迟钝时,仅能启动开放储存,甚至连开放储存的相关信息都不能完全启动。

对某些信息的思维活跃,表示主体对该类信息的聪明,但不能表示智慧。对某类信息的储存量决定了主体该类信息的智慧程度。

聪明程度是先天决定的,后天具有改造作用。智慧则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智慧一般不存在先天性(大脑细胞异常除外)。聪明与智慧都有方向性,对于某类信息而言可能是聪明的或是有智慧,而对另一类信息而言,可能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思维活跃与否受很多因素影响,对某类信息大量拥有的思维,迟钝者所显示的智慧,有可能比对这类信息拥有量小而思维活跃的正常人要高。

三、     从思维过程分类

1、          主动思维

主体控制思维按程序进行是为主动思维。

(1)内觉式思维:参与思维的信息全部来源于已储存信息,没有外来信息的干扰或参与。与内省式思维的不同就是其可以外显。

(2)外察式思维:有刚摄取的信息参与的思维,绝大多数思维属外察式。个别人例外。

(3)线性思维:将参与思维信息间的直接联系加以综合而得出结果的思维。这种思维较常用,且往往受思维习惯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的多数思维都属线性思维。

(4)立体思维:将信息间的直接联系以及被忽略的联系结合起来,打破信息固有定式而得出结果的思维。其与线性思维的不同就在于充分利用信息,打破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常常在创造性思维中见到。立体思维往往具有灵活性,跳跃性,结果的奇特而又不可捉模,但又能为公众所接受等特点。

(5)内省式思维:就是思维过程中当结果呈现时,只能自己接受,别人无法直接知道的思维方式,内省式思维对于学习具有较明显的加强作用,许多信息是通过内省式思维进行储存的。

(6)外显式思维:就是思维结果通过语言、文字、行为、动作、情绪等等方式直接向外渲泻的方式,这是人类最主要的思维方式,正是外显式思维的存在,才使人类能够进行广泛的思维交流,交流又促进思维的发展和进步。

2、          被动思维

参与思维的信息不受主体程序控制而进行的思维称为被动思维。上节已对被动思维有所介绍。部分属于被动思维的直觉、顿悟、灵感将在下面介绍。被动思维还可以梦、白日梦、幻想等形式出现,被动思维的呈现可有许多方式呈现,当被动思维完全脱离主体的控制(包括主动控制和潜在控制时)就会产生病态思维。圣人与疯子有时仅一步之隔。病态思维将在思维疾病中介绍。本篇不对被动思维作系统讨论。

四、     对现有思维分类的认识

1、抽象思维,也有人称为逻辑思维,这可能是最早研究思维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哲学痕迹。逻辑实际上是研究思维的哲学工具。这种方法就是将信息综合后得出一个人们共识的结果。如果得不到共积就被认误。达到了共积就被认同。这种出识可以被诱导,诱导过程无论正确与否,只要被人们共同或大多数接受即可。这种方式与数学计算十分相似。信息组成,思维结果与产生过程的共识,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必备条件,这与本篇所讨论的线性思维相似。

2、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不同的是在思维过程中将信息或思维结果用具体图像或图像化信息来表示,因而较易被人们所接受其实质与抽象思维并无明显差别。

无论是抽象还是形象思维,其分子生物学水平的过程是相同的,只还过形象思维中多加了图像比较的信息。人们之所以能得到共识,这是学习的成果。因为人类学习环境相同,相同的肽链所代表的信息相同,肽链聚合也就会产生相同的结果。这也是人类最常见的,最普遍的思维方式。

3、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思维过程中,使用信息时用的是不同于人类普遍共识的方式,其结果又能够或可能成为共识的思维。在通常情况下,由于人们的思维堕性作祟,对于一些信息的利用及结果产生采取拿来主义,使用已经约定俗成的方式或程序,一旦打破这种方式或程序进行思维,就产生了创造性的效果,其产生往往是从几个方面的进行的:

(1)、在原有信息组成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某些信息。这种信息的增减改变了原有蛋白的一级结构,因而结果呈现时发生了变化。

(2)、开发原有信息的潜力。即使用在原有信息中某些未被利用的信号,或利用的侧重点发生变化。这在分子水平上意味着一级结构并无变化,但二级以上的结构发生了部分或全部的变化,因而结果呈现时会有所不同。

(3)、在原有信息组成中,信息成分并没有发生变化,但信息的排列顺序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也就是一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上面所述的三种变化称为思维的信息结构改造。思维履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几种情况也属于思维改造。

①储存改造。在信息储存时发生了信息的变化,如混合储存和连锁储存等。

②刻记改造:某些反映的信息在进行反转录时,只有部分进行,某些部分不进行,此时储存的信息与反映的信息已有所不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信息反映时,由于思维的参与使信息在反转录时带有一种参与思维的其它信息,因此信息储存与摄取时会有所不同。

③理化因素改造:某些药物、毒物、代谢产物甚至机体非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物质等都有可能在学习和思维的任何时候作用而发生信息或思维的变化。

④生物因素:病毒可能通过对DNA的直接作用而使信息与思维发生变化。

⑤意外信息改造:在思维过程中往往会因一些意外事件或偶然信息的闯入而使思维发生变化。

㈥梦的改造:梦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思维方式(后面将讨论)。在梦中,有时会利用一些在思维时不曾利用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参与会使思维发生改变。

正因为上述种种因素对思维的改造,使创造性思维成为可能。目前心理学界所讨论的创造性思维中,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直觉:思维过程中跨越思维程序的某些步骤,直接指向结果的思维称为直觉。根据被跨越的信息不同可分为:

I:习惯性直觉:被跨越的信息是主体非常熟悉,经常使用的信息,这种直觉往往比较准确,其中有一种是储存时本身就是以思维结果进行的,当提取时不经过思维,反映的就是思维结果。这种直觉可仅仅视为是回忆。因为前没有经历思维过程。

II:猜测性直觉:被跨越的信息是思维主体并不熟悉的。这种直觉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往往其思维结果不能肯定,还须要被证明。许多科学研究都有猜测性直觉的参与。猜测与猜测性直觉是有区别的,猜测是赌赙的一种手段,而猜测性直觉则具有一定的根据。

②灵感:思维过程中,由于参与信息发生不同于常规的变化,导致结果发生不同于常规的变化或不变化就称为灵感。

③顿悟:思维过程中,思维发生中断时,思维结果的突然呈现,就称为顿悟。思维中断就是在思维过程中,种种原因导致思维不能进行至结果呈现的现象。

 

第四节               思维的启动和抑制

 

一、思维的启动

任何信息都有可能提出问题而启动大脑细胞进行思维。思维启动的过程,实际上是信息被启动。凡是参与思维的信息都需要被启动,因此思维启动是由初始启动和相互启动两个部分组成的。

1、          初始启动

凡是在脑细胞反映的信息能够提出问题也就开始了思维的初始启动,初始启动可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直接启动:信息在反映的同时就提出了问题,提出问题的信息可以参加思维过程也可以不参加思维过程。

②间接启动:信息1的出现并不能提出问题,但信息1启动了信息2或信息n能提出问题。

③连锁启动:思维过程中结果的呈现又提出了新问题,提出问题的也可能是参与了思维过程中的某一个与思维结果有直接联系的信息。

2、          相互启动

思维不是由单一信息可以完成的,参与思维过程的信息相当多,但又不能将所有储存的信息全部启动。只能启动与思维有关的信息,这种启动与思维过程有关的信息称为相互启动。信息的相互启动也就是由提出问题的信息启动了其它有关的已储存信息,在思维程序的每一步骤都可能有新的已储存信息的参与,这些信息的出现可能是提出问题的信息直接或者间接启动的,大多数属于间接启动。

二、     思维的抑制

信息蛋白被启动后当达到思维使用量后会受到抑制而停止启动。思维完成后结果的呈现也会抑制信息的启动,但是思维往往是连续进行的,此时的信息控制相当复杂,即要保证思维的正常进行,又要防止病态思维的出现,因此就要对思维做到精确地控制,这个控制过程相当的精细、准确,本篇无法进行详细描述,仅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思维的控制:

1、启动控制:思维被启动后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被启动,只启动有关的一些信息,无关的信息不会被启动。被启动的信息也不是杂乱无章地进行的,而是根据信息的使用情况逐步地启动,如果启动没有秩序性,即使是有用,因不是适时启动,也会对思维过程造成干扰,而使思维不能正常进行。

2、信息反映抑制:参与思维的信息当在胞浆中的该蛋白量达到使用量时,该信息蛋白就会抑制启动该蛋白的合成。

3、信息干扰抑制:参与思维的信息被启动后,由于被启动的信息又可以启动别的信息参加思维,新启动的信息蛋白会抑制原已启动的蛋白再次启动,当然这个过程不是绝对的

4、程度控制:对于思维的注意与兴趣程度不同,信息的启动程度也会不同。注意程度和兴趣程度可以控制许多信息的是否被程度也会不同。注意程度和兴趣可以控制许多信息的是否被启动。

5、思维干扰:在思维过程中,有时会有新的信息出现,该信息可能会提出问题而产生思维,新的思维出现可以抑制(或被抑制于)旧思维的继续进行。

6、结果反馈:思维结果的呈现会反馈性地抑制参与思维过程的信息再启动,因而抑制了思维的再进行。

7、          生物耗竭:当过度频繁,强度过大的思维出现时,大脑细胞中的神经递质、酶系统,以及参与蛋白合成的能源和结构材料会因消耗过多而反馈性地抑制思维的正常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