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百姓皆谓我自然

 动力实体能 2020-01-21

     《道德经》的逆推解读已经顺利的完成了前十六章的解读,从解读的内容来看,很明显反映的是黄帝的思想,尤其是我们之前闻所未闻的祖规祖法改革的内容!如果,我们没有对《道德经》进行逆推解读,我们就不知道祖规祖法是什么,也不知道是谁在什么年代第一个制定了祖规祖法,更不知道祖规祖法对我们中华文明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祖规祖法,在我们国家目前现有的所有历史史册中都没有出现,几乎没有发现任何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也从来没有一个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谈到过这个研究话题,可以说,今天的人们,或是两千多年以来的人们,根本就不知道有祖规祖法这个概念的真实存在!

      中华文明,自汉代以来是没有祖规祖法的文明发展,但在汉代之前长达将近两万年的时间里,我们的中华文明始终都是以祖规祖法为核心的文明发展,可以说,没有祖规祖法就没有我们的中华文明,没有祖规祖法,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中国!中华文明的一脉相承,不是血脉民族的一脉相承,而是祖规祖法的一脉相承!

      祖规祖法的发现,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历史两千多年来最为重大的发现,至今为止,没有一项历史发现能够超越祖规祖法发现的意义!因为祖规祖法就是我们中华文明发展的精髓和核心,祖规祖法就是我们中华思想产生的源泉,祖规祖法就是我们中华汉字卓越不群的根本,祖规祖法还是对我们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最真实的写照!

      祖规祖法,在隐没历史两千多年后,之所以被我红河白沙发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为我本人在对中国古汉字的研究中,不仅独立发明了“字形结构分析法”,还发明了“逆推解读法”,没有这两项开创性的发明,我就不可能发现我们中华文明的核心所在--祖规祖法!没有通过“逆推解读法”对古代经典《道德经》的解读,也不可能发现我们中国汉字的真正起源所在!没有“逆推解读法”对其他古代经典的解读,就不可能了解我们中华文明发展的全貌!没有“字形结构分析法”的基础,就不可能发明“逆推解读法”!

      或许看了我的文章之后,会有人质疑祖规祖法的真实存在,但我要告诉你的是,祖规祖法不仅是《道德经》的核心内容,还是《论语》的核心内容,更是其他众多古代经典中谈论的主要内容!你可以质疑我的翻译或解读,但你不可以质疑祖规祖法的真实存在,因为没有祖规祖法,就没有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更没有成熟先进、发达无比的中国古汉字!

      祖规祖法真实存在的依据:

      古汉字、古代经典、青铜器铭文、中华古代思想、思想与文明发展的一脉相承,以及西汉之前的中国历史。

      祖规祖法,是还原我们中华历史真相的金钥匙,也是破解我们中华文明千古之谜的金钥匙,更是我们破解甲骨文、金文的金钥匙!

道经,第十七章(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经,第十七章(专家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道经,第十七章(译文初稿)

      祖规在上,不越之,祖法理亏,随祖法而正之,奢念而生鬼,为所欲为,至祖法无信,信不足滞,政不信蔫,争言受疑,盛入史滥。自百以来,祖规依循,从未有新。

      以上是《道德经》第十七章的原文、专家译文和我的译文初稿。从专家的译文内容来看,再次证明了用现代汉字的理念是无法正确解读《道德经》的,同时也更加证明了《道德经》中的文字是古汉字的字形记录,而不是古汉字字意记录的事实!

      祖规在上,不越之,祖法理亏。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祖规依然高高在上,不建立新的祖规,对于新的祖法的执行是有欠理据的。由此说明,黄帝对于祖规祖法的改革并不是同时进行的,而是首先改革了祖法。

      随祖法而正之,奢念而生鬼,为所欲为。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如果随着祖法的改革将祖规也一起改之,则容易导致政权的过渡膨胀和心生幻想,从而做出超越祖法的行为。过多的成就,往往会让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所以黄帝并没有在改革祖法的同时一起改革祖规。

      至祖法无信,信不足滞,政不信蔫,争言受疑,盛入史滥。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如果将祖规一起改之,则冲昏头脑的执政者就会为所欲为,从而使祖法的威信降低,信任的降低必然导致发展的停滞,没有了美好发展的前景必然导致政权的衰败,则“争”的核心思想理念就会受到质疑,即使是已经成为祖法的核心,也得不到应有的记录,只会是虚妄滥词的记载。

      自百以来,祖规依循,从未有新。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自风祖创立祖规祖法以来,祖规始终都是一样的,从来没有执政者更改过祖规的记录。由此说明,祖规祖法在历朝历代的传承中,只是增加祖法中的内容,祖规中的内容从来不变。

     《道德经》第十七章的内容主要反映的是黄帝在改革祖法之后,对于祖规改革的思虑,不改革祖规,对祖法不公,改革祖规,则会让政权利欲熏心、狂妄自大,甚至于会做出超越新祖法的行为,由此使得新祖法的信任产生危机,导致发展停滞,政权失信而衰败,已进入新祖法核心的“争”的思想理念就会受到动摇和影响,从而造成历史上的污记。祖规,自风祖制定以来,历经无数朝代,从来未有执政者更改的记载。

     《道德经》第十七章的内容告诉我们,黄帝对于祖规祖法的改革,不是一次性的改革,而是先改革了祖法,并没有急于求成将祖规也一起改之。由此说明,黄帝不但有异于常人的智慧,还有通透了解人性社会心理的才能。过于的急于求成必然会造成狂妄自大的表现,很可能会因为不能自恃的骄傲自满而将祖法改革的胜利成果毁于一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