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汉之前的历史,不是我们现在认识中的历史,也不是史册中描述的历史,更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历史,而是一个我们完全陌生的或根本就不了解的历史,甚至于是我们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历史! 中国的古汉字,不是我们今天的汉字意义,也不是我们今天汉字的书写方式和阅读方式,更不是《说文解字》中所说的汉字,而是一种与今天汉字截然不同的古汉字,或者说古汉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相比,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字! 中华文明,不是我们现在认识中的文明,也不是各种史册、史书中描述的文明,更不是我们中国人所熟知的文明,而是一种我们中国人从来都不曾听说过的文明! 中华文明,远比我们今天的认识强大百倍、千倍,中华文明是世界人类文明之祖,没有中华文明,就没有今天的世界人类文明!破解了中华文明之谜,就等于破解了世界人类文明之谜!我相信,我红河白沙是全世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率先破解中华文明之谜和世界人类文明之谜的人! 中华文明之谜、世界人类文明之谜,我是自己研究出来的,但我很清楚的知道,早在两百多年前的西方国家和以色列或是罗马教廷,就已经知道世界人类文明的起源是中国的历史事实,但他们都不愿意大胆的说出来,所以,只能让我红河白沙在不远的未来为大家揭开文明的谜底了! 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一旦它苏醒过来,必将震撼世界!”不要管这句话是不是拿破仑说的,也不要去探寻这句话是不是真的,你只需要相信任何具体的说法都是有来源的,没有真实的来源就不可能有这样的说法,仅凭躺在被窝里空想是想不出来的! 孔子的思想,是文明的积累;黄帝的思想,是文明的发展与进步。《道德经》的解读,是古汉字研究的结果,有哪一个是仅凭想象就能编出来的呢?两千多年来,有人编过这样的内容吗?可以说,连类似的内容都没有,因为编造这样的内容已经完全超过人类智商的极限,是人类的智商所不能及的! 道经,第二十章(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吨吨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眾人皆有餘,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吨吨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望兮,若无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道经,第二十章(专家译文) 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道经,第二十章(译文初稿) 新旧祖规祖法,于发展而言,记载之美不如发展之惠,虚幻之奢不如以享之实,于记载而言,历史之美不如未来之美,完美之记不如缺陷之载,祖法之为皆为美名,不美不记,唯有废旧立新,理念方能进美创新。标准降低,解入载之困,祖法皆享,祖规束之,入载为轻,发展为重,凡利发展之言,皆予记入。更入载标准,前所未有,祖法发展有望。吾期望,真实记载于未来有益创新之言,非祖法记载之美言,无乱亦可入记。标准降低,执政理念入丰,更改合理,争言受尊,虚幻理念无存。吾期望,从未入载之民愿,入载并为执政之本,标准全面改之,民愿入载成真,新标准确立。视发展,祖法繁荣可期,看前景,有序载入不止。低标准,理念全,入载新准,亘古未见,旧习皆废,合理争之定入载。 以上是《道德经》第二十章的原文、专家译文、和我的译文初稿。通过解读的不断推进,认识的不断加深,之前解读过的不少内容都需要在后来的校对中进行调整,既有文字上的调整,也有内容上的调整,没有三次以上的反复校对,就不可能最终定稿。我相信,最终定稿后的《道德经》将成为我们中华思想和中华历史上的标杆之作!也将成为揭开中华文明和世界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新旧祖规祖法。译文中的这句话说的就是新旧祖规祖法之间的对比。 于发展而言,记载之美不如发展之惠,虚幻之奢不如以享之实。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对于发展来说,旧的祖规祖法记载的都是以往的美好,而新的祖规祖法说的都是未来的发展,两者相比,自然是未来的发展更加实际和真实,以往的祖规祖法描述的都是实现不了的奢望,而新的祖规祖法是为了实现平平淡淡的以享以祀,很显然,实现以享以祀是更为符合实际的目标。 于记载而言,历史之美不如未来之美,完美之记不如缺陷之载。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对于祖法中的记载内容来说,已经过去的历史之美肯定比不上未来能够实现的美好,完全美好的记载比不上有缺陷的残缺之美。这句话还告诉了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不要把希望寄托于过去,而应该寄托于未来。 祖法之为皆为美名,不美不记,唯有废旧立新,理念方能进美创新。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以往进入祖法记载的目的,都是为了千古留名,所以祖法中只记载美好的事物,要想改变这种记载的方式,只有废旧立新才能够让更多的、有创新意义的执政理念进入到祖法的记载之中。 标准降低,解入载之困,祖法皆享,祖规束之。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降低进入祖法的标准,解了万千年来进入祖法之难的困局,使更多的事物都能够享受到进入祖法的快乐,合理不合理,由祖规来定。 入载为轻,发展为重,凡利发展之言,皆予记入。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进入祖法的记载是小事,未来的发展才是大事,凡有利于未来发展的言论,都可以进入祖法的记载。 更入载标准,前所未有,祖法发展有望。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更改进入祖法的标准,自古以来不曾有过,更改是为了祖法的更好发展。 吾期望,真实记载于未来有益创新之言,非祖法记载之美言,无乱亦可入记。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吾,指的就是黄帝自己。黄帝期望要真实的记载有利于未来发展创新的言论,只要对未来发展有利,祖法外的言论如果没有恶意也可以进入祖法。 标准降低,执政理念入丰。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如果降低进入祖法的标准,则会有更多的、不同的执政理念进入到祖法之中。 更改合理,争言受尊,虚幻理念无存。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只要进入祖法的标准更改合理,则争的思想理念必然受到欢迎,虚幻的奢望将无法存在。 吾期望,从未入载之民愿,入载并为执政之本。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黄帝期望将民愿加入到祖法之中,并成为执政者的执政之本。民愿进入祖法,是有祖法以来开天辟地头一回。 标准全面改之,民愿入载成真,新标准确立。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进入祖法的标准得到了全面的更改,民愿进入祖法成为现实,新的标准建立。 视发展,祖法繁荣可期,看前景,有序载入不止。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新的进入祖法标准建立后,祖法的发展将会繁荣兴旺,记载的内容也会源源不断的被记入祖法。 低标准,理念全,入载新准,亘古未见。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降低标准之后,祖法中几乎包含了所有的执政理念,这样的进入标准,有史以来不曾有过。 旧习皆废,合理争之定入载。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以往进入祖法的种种限制和陈规陋习全部废除,只要合理竞争就一定能够进入祖法的记载。 以上是《道德经》第二十章内容的全部解释,请大家注意,在阅读第二十章的内容时,一定要记住这样一个基本历史概念,那就是黄帝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自古以来的祖规祖法,是多个邦国的共同法规,而黄帝改革后的祖规祖法是一个国家的祖规祖法,所谓的进入祖规祖法的执政理念,不再是各个不同邦国的执政理念,而是黄帝管辖下的各个地方政府的执政理念! 黄帝之所以大幅放低进入祖规祖法的标准,就是因为从前的邦国不再存在,只有黄帝下属的各个地方政府,降低标准即是一种激励手段,也是为了满足众臣们心中的理想!只要众臣有进入祖法的愿望,众臣就会努力拼搏,力争就会入载。国家社会就会稳定和谐的发展。 民愿进入祖法,开天辟地,并且将民愿作为执政者的执政之本,由此说明,黄帝时期的执政是以民愿为主的执政,是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的执政!并且民愿还是衡量执政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名词解释: 婴儿 婴儿 , 不是我们今天汉字意义的 “婴儿”,而是“真实记入祖法”的意思。古汉字中没有词汇,只有单字,所有的意思表达都是通过单字的字意相连而成的,所以千万不要将“婴儿”两字认为是今天汉字的意思。 |
|
来自: 动力实体能 > 《祖规祖法(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