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阶段总结

 动力实体能 2020-01-21

      自9月15日总结后,至今又是一个多月了。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共发布文章三十二篇,提出了许多重大的、前所未有的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和看法的提出依托的是中国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依靠的是各种历史文物上的铭文解读,依据的是各种历史史册记载中所体现的历史环节和细节。对于历史上秦朝历史和秦国历史的质疑,对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年代的质疑,不但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还成为了我们群里讨论的焦点,更是成为了我这一个多月以来的写作重点和研究重点。

      在对曾侯乙编钟铭文的解读中,我们发现编钟铭文中记载的并不是曾侯乙的历史,而是楚王被分封的重大历史内容。楚王被分封的历史再现很可能会推翻现有人们对于中国西汉以前的所有历史认知,甚至于会推翻许多被奉为经典的历史史册与记载,但由于我们资源有限,只解读了编钟铭文3755字中的六七十个字,所以对于曾侯乙编钟铭文的解读并不具有显著的说明意义和代表性。但我相信,随着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一定会获得更多的编钟铭文,届时我们再一一解读,并还原历史的真相。

      在对《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文字》一文中,我们详细的谈到了金文的灵活性和其千变万化的字形结构,因为正是金文多变的灵活性和极强的本意表现能力导致了当时年代文字使用上的混乱。为什么我要认定秦始皇统一文字时所使用的文字是金文呢?一是因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诏书的解读,二是因为在整个中国汉字发展的历史上,唯有金文才能造成混乱,唯有金文才有千变万化的书写方式,唯有金文才是我们中国汉字发展的最高成就!也唯有金文才能够让秦始皇做出统一文字的决定!因为金文之后的大篆、小篆、隶书等文字都不具有字形结构千变万化的能力,也不可能对文字的使用造成混乱,所以也就不可能产生统一的要求。

      夏禹书和仓颉书的破解与解读,不仅让千古之谜不再是迷,更让商朝文字是甲骨文一说不攻自破!而且还更加证明了我们以文字发展演变规律来推断历史年代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仓颉书距今4600多年,夏禹书距今4100多年,金文和大篆文字的体现和写法,无疑将我们中华民族的实证历史在现在的基础上向前推移了一千多年!也就是说,早在距今4600多年前的中国不是有没有文字的问题,而是那时的文字已经开始了由金文向大篆的转变!由此说明我们中国的汉字历史不是3600年,也不是5000年,而是八千年、一万年,甚至于更加久远!更加悠长!

      在对历史与文明的研究中,在对中国古文字的解读中,很多人都会抱着过去的陈旧认识不放手,即使是这种认识被证明为无效的或无用的,也依然会继续抱着不撒手,继续坚持自己错误的观点和方法,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写《科学的态度要比科学研究更重要》一文的原因之一。科学不是嘴上喊喊那么简单,而是在生活和工作中你是否能够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问题和看待问题,如果你不能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问题,那么你很可能会陷入一场新的打着科学旗号的封建迷信之中。

      《西周有没有?》、《周文王和周武王是谁?》两篇文章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有同意本人观点的,也有更多人不赞同本人的观点和看法。既然争议如此之大,为什么我还要写这样违背人们通常认识的文章呢?我之所以写这样的文章,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基于对秦朝历史的判断,因为如果秦朝历史真的像我判断的一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么无论是我们现在认识中的春秋战国、还是西周商朝都将成为不存在的历史朝代。所以我认为对于秦朝历史的判断至关重要,对于秦始皇的历史成就更应该加大力度予以研究!为什么与秦朝仅时隔五六年的汉朝有多如繁星的历史史册流传下来?为什么统一中国的秦朝典籍和史册却踪迹皆无呢?

      本人在《焚书坑儒》系列文章中非常大胆的推测了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对于秦朝历史的彻底毁灭和重新改编与篡改。正是因为刘邦的这种国家行为,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被人为的缩短了将近两千年的历史,更使今天的我们乐此不彼的陶醉在夏朝有没有的争论之中!甚至于学界的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3600年前的中国没有文字,完全忽略了仓颉书和夏禹书的真实存在,完全忽视了战国早期隶书文字的真实存在,而以讹传讹的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文字定为小篆文字。西汉的刘邦为什么要彻底摧毁秦朝历史的一切?为什么刘邦建立的朝代要称为汉朝?这一切的历史谜团我们都将在后续的文章中一一介绍说明。

      在我们对青铜器铭文的解读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上古中国思想的发达,我们还发现了许多的名言名句和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来源。子不教母之过,坚用作啬,韬光养晦,锋芒毕露……等等,另外我们还对成语“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作了修正性的解读。通过青铜器铭文的解读,我们知道很多的中国成语和思想性非常强的常用语都不是在近两三千年内产生的,而是早在中国的上古时代就已经存在并运用,由此说明上古中国的思想和文明程度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同时也从侧面印证了我们之前对于中国上古文明所作出的判断。

      也门萨巴王朝女王碑文的解读,也门马里卜水坝石刻文字的解读,告诉了我们早在四五千年之前就有大批的中国人来到了阿拉伯半岛,为阿拉伯半岛的文明发展和世界人民的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石刻文字的解读还告诉了我们,中国的金文文字在走出国门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不是仅仅只发生在也门的马里卜,而是同时发生在苏美尔、古埃及、古迦南等很多中国人存在的地方。文字性质的认定,文字结构变化的发现,将为人们今后彻底破解苏美尔古文字和古埃及古文字打开一扇光明之门,让历史之谜不再是迷,而是闪耀着文明传播的光辉与灿烂!

      古埃及第一王朝Den法老墓葬出土的象牙标签文字的解读和破解,不但印证了我早前对于伊甸之名的判断,更加以文字的实证证明了伊甸的存在,伊甸就是六千多年前的中国之名!同时,象牙标签文字的破解,也使我本人成为有史以来通过汉字的字形结构破解古埃及文字的第一人!在未来的时间里,我还会继续破解古埃及文明的其他文字,直到最终揭开古埃及文明的产生之谜。

      群友、朋友嘤啼提供的680字的三星堆石柱铭文和其他一些三星堆铭文,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让我发现了铭文中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实。虽然铭文的破解还没有最终完成,仍在继续之中,但秦始皇“新空之攻”的居号已经成文并发布,统一中国的真实称谓应该是“统一汉华”!铭文中除了因平叛而被分封的楚王历史之外,还多次出现了“秦”这个至关重要的字眼,也不吝言辞的大幅描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各种举措和措施,当然也提到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度量衡统一。但铭文中更多的内容是我们从来不曾听说或看过的历史事实,如秦始皇除了新空之攻的居号之外,还被誉为华宗!

      为了相互印证三星堆石柱铭文的内容,我又抽出时间解读了其他的三星堆铭文,结果与石柱铭文所述的内容完全吻合!由此说明,石柱铭文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或独立的存在,而是一系列的、同一时代的反映!由此更加证明了石柱铭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石柱铭文的解读将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解读,将是具有颠覆性的历史解读,将是改变所有历史认知和现有共识的解读!或许西汉之前的历史会因此而被改写,或许众多的历史经典史册从此走下人们膜拜的圣坛,或许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会就此再现祖先的光辉与荣耀!或许上古中华文明的大门会因此而被打开!让我们共同期待铭文被彻底破解的那一天吧!石柱会告诉我们想知道的一切!

      总结内容要点如下:

      1、根据中国汉字发展演变规律判断历史方法的创新。

      2、对秦朝历史和秦朝年代的质疑。

      3、曾侯乙墓不是曾侯乙之墓,而是楚王大墓。

      4、曾侯乙编钟上的铭文不是乐律铭文,而是历史内容。

      5、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文字不是小篆,而是金文和大篆的混合体。

      6、破解仓颉书和夏禹书。

      7、提出科学的态度比科学研究更重要。

      8、没有西周,也没有周文王、周武王,只有秦朝。

      9、为什么汉朝典籍多如牛毛,而与之相隔仅仅五年的秦朝史册却一毛没有呢?

      10、焚书坑儒不是秦始皇所为。

      11、秦朝和秦朝之前无史册典籍的历史现象很可能是西汉的刘邦所为。

      12、汉朝流传下来的史册典籍多有篡改编造的嫌疑。

      13、纠正“辅车相依”的历史解释,发现韬光养晦等成语的更早出处。

      14、世界之谜也门女王碑文和马里卜水坝文字的破解。

      15、古埃及文字与也门文字和中国的金文文字为同一种文字。

      16、从古埃及文字中解读出了“伊甸”和“蜀”的重要内容。

      17、以汉字金文的字形结构分析破解古埃及文字的方法。

      18、三星堆石柱铭文解读中(仍在继续)。

      19、发现秦始皇居号“新空之攻”和统一中国的正式称谓“统一汉华。”

      20、提出了西汉之前的历史都是与现在历史认识不相符的历史说法。

      21、再次以实证证明了商朝的文字不是甲骨文!

                                此致

                                红河白沙

                                2018年10月2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