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身“柠檬精”也要学习!

 一掬飘雪 2020-01-21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一时间
玛莲娜的爱情故事
广为流传~


不仅“狗粮”好吃

“鸟粮”也是相当美味呀

酸酸甜甜的~

玛莲娜的爱人K每年跨越山海飞13000公里,回到朝思暮想的“她”身旁,必须赞美一下鸟类高度发达的呼吸系统,因为它们为飞行活动供了充足的氧气!

鸟类的呼吸系统包括鼻孔、鼻囊、声门、原始喉、气管、鸣管、肺和气囊。
在上喙的底部有一对狭缝状的开口,称为鼻孔。外部鼻孔通向与咽部连通的鼻囊。声门位于舌根附近,通向位于气管最前部的基本喉。
气管
喉部通入气管。气管是细长的圆柱形挠性管。鸟类有完整的气管环,不像哺乳动物有c形的气管环。这种独特的解剖结构改变了我们使用的气管内导管的类型。对于哺乳动物,应该使用带充气袖套的气管内管,而对于鸟类和某些爬行动物,必须使用鸟专用的气管插管,这样气管才不会被充气袖套损。

鸣管

气管分为两个支气管,每个支气管进入其对应侧的肺部。在气管分成支气管的过程中,出现了鸣管,它是鸟类的发声器官。实际的发声元件是通过空气而振动的膜。

支气管气管鸣管很常见。在这里气管的最后一个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称为鼓膜的共振腔。膜的折叠,内部和外部鼓膜从支气管的正中壁和侧壁延伸到腔中。在气管类型的鸣管中,最后的气管环的侧面部分消失了,相关的膜形成了振动部分。在支气管鸣管中,膜存在于每个支气管的两个连续环之间。当支气管壁缩短时,膜被折叠成管子。

鸟类中有一对鲜红色和海绵状的肺。支气管进入肺部,被称为肺支气管。肺位于胸膜腔中。鸟类的肺与肋骨和椎骨紧密相连,因此,它们的形状几乎不会发生变化。肺的腹面被称为胸膜的腹膜覆盖。肋肺肌肉附着在胸膜上。这些肌肉来自椎骨和胸骨肋的交界处。
空气单向流过肺部单向流动意味着穿过鸟肺的空气主要是“新鲜”空气,并且具有较高的氧含量(图a相反,在哺乳动物中,气流是“双向的”,往返于肺中(图b)结果,进入哺乳动物肺部的空气与“旧”空气(已经进入肺部一段时间的空气)混合,并且这种“混合空气”中的氧气更少。因此,在鸟的肺部,有更多的氧气可扩散到血液中(禽呼吸系统 

气囊

气囊的存在是鸟类呼吸系统的重要特征。四个继发性支气管不停在每一侧的肺壁上,而是穿过肺壁,并以薄壁囊的形式延续。气囊是存在于所有活体鸟类中的薄壁,膜状,非肌肉和非血管结构。有反复的支气管从气囊延伸到旁支气管和肺的毛细血管。

气囊的功能
1.气囊起到气球的作用,并降低鸟类在空气中的比重。它们有助于在飞行过程中保持平衡。
2.借助气囊,每次呼吸都可以彻底改变肺中的空气。因此,它们增加了氧气的利用率。每次呼气时,它们都会迫使空气进入肺以更新空气。
3.随着它们在肌肉之间延伸,它们自然会减少飞行过程中的摩擦。
4.它们有助于吸气和呼气过程,并允许空气两次通过肺的呼吸表面。有人提出,锁骨间,颈椎和胸前气囊是呼气的,并且在飞行过程中应该更加活跃。胸腔和腹腔的后囊是吸气的,当鸟类不飞时它们应该更加活跃。
5.它们有助于在没有汗腺的情况下降低体温。水蒸气从血液中扩散到气囊的空腔中,最终通过肺部流出。
6.气囊可能会移动到心脏,而心脏牢固地固定在胸腔区域。

鸟类“双重呼吸”

吸气:

胸骨向前和向下移动,而椎骨肋骨向后移动以扩大胸骨肋骨和胸腹腔(参见下图)。这会扩大后囊和前囊的压力,并降低压力,从而使来自气管和支气管的空气一部分进入后气囊,一部分在肺中进行气体交换后进入前气囊。

呼气:

胸骨向后和向上移动,脊椎肋向尾端移动,以缩回胸骨肋,并减少胸腹腔的体积。减少了前气囊和后气囊的体积,导致空气从这些气囊中移出。来自后囊的空气进入肺部,又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同时,前囊的空气进入气管并从体内排出。

气体交换

鸟类的气体交换非常有效

1.禽肺中血液和空气毛细血管的复杂排列会产生很大的表面积,气体可以通过该表面积扩散。
2.气体扩散通过的血气屏障非常薄。(在陆生脊椎动物中,鸟类的血气屏障最薄)而该屏障上扩散的气体量与其厚度成反比。

肺和气囊是鸟类呼吸系统非常重要的两个结构,其中,肺中的空气是单向流动的,也因此,其氧气含量高于哺乳动物的肺泡。气囊的出现、“双重呼吸”和非常有效的气体交换均为鸟类飞翔活动提供了关键支持。

ps:下面是三种不同呼吸类型的对比动图,方便大家理解~

Animated gif created by Eleanor Lutz 


下期咱继续嗑鸟呀,具体嗑啥敬请期待~

(扫一扫,了解更多技术干货与新品)

为生命品质的提升贡献智慧和力量

(生命科学 | 动物健康 | 临床医疗)

0755-86111286
400-886-1127
www.rwdls.com
rwd@rwdmall.com
深圳市瑞沃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