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知识的6个误区

 轻风的起点 2020-01-21

知识作为一个日常用语,人们每天都挂在嘴上,但实际上,对于什么是知识、知识具备什么样的属性、有哪些存在状态、如何相互转化等问题,很多人并没有深入地思考,也确实不是很容易就能回答上来的。

事实上,这些问题非常古老,非常基本,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有了思考和智慧的那一天起,也是很多哲学家毕生希望解决的难题。

什么是知识?一个古老的世界级难题。以下,Enjoy:

邱昭良 | 作者

身边的经济学(ID:jjchangshih)| 来源

什么是知识?一个古老的世界级难题。

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到人们耳熟能详的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无数哲人先贤都论述过什么是知识的问题。

早期(如古希腊时期和中国的前秦时期),知识被认为是通往真理的途径,是个人智慧与修为的对象与载体。如孔子认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荀子主张“古之人学为己,今之人学为人”。但是,文艺复兴至今,人们对知识的看法逐渐多元化,转变成一种资产、一个过程,以及更加工具化、实用化的组合。

知识是一种复杂的存在与过程,与人密不可分,由于知识的复杂性,在实践中,许多人对知识都存在诸多的认识误区(或称之为“迷思”),导致人们虽然在生活或工作中都使用“知识”这一名词,实际上却指的是不同的东西,或者有不同的理解,继而产生诸多的矛盾、分歧,甚至会陷入“对牛弹琴”的窘境。

概括而言,人们对知识的“迷思”主要包括如下六个方面。

01

知识可以脱离开人单独存在吗?

面对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资料以及无垠的互联网,许多人都会认为,知识似乎是可以脱离开人而单独存在的。

但是,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姑且不说图书馆中和互联网上的所谓“知识”都是人创造出来的,仅从知识的本质来看,那些所谓的“知识”只是信息,是我们每个人在建构知识过程中可以获取的资源。

事实上,知识离不开人。这不仅因为大多数知识存在于人的脑海中,也因为知识是人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在研究学习的社会建构主义学派看来,知识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知识的创造,还是知识的传承,都是一个个体在社会化环境之中主动地进行“解构”与“建构”的过程。

从这种意义上讲,知识与学习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因为人有学习和思考能力,可以获取一些外部的信息,对其进行思考、理解、赋义,记忆或存储在大脑中,将其与其他信息联系或组合起来,并能在需要的时候,回忆、运用这些信息或组合,从而指导自己采取有效的行动。

02

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吗?

一般而言,人们对知识的典型定义是:知识是人们经过长期实践,提炼出来并且被验证、被相信与传承的原理或真理。

按照这种理解,“知识”要具备如下特征:①源自实践,高于实践;②可以被证实(justified);③真实、正确(true);④被信以为真(believed)。

那么,真的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吗?

严格来说,这种理解并不是知识的全部,而且并不确切。

首先,按照詹姆斯·马奇的看法,人所掌握的知识,既包括学术知识,也包括经验知识。前者是经由专家的系统观察和分析,然后经由权威(如书籍、网络、教师等)的传播,并经由直接或间接的实践检验被证明有效的知识;后者则是个人和组织从日常生活或工作经验中学习、获取的。

在我看来,学术知识的抽象程度较高,适用面较广,我们在正规教育体系中所学的基础知识、原理、方法论大多属于这一类;相反,经验知识则具有“情境特殊性”,也就是与特定的情境相连,是在特定情境或与原始情境相似的情况下有效的实务做法,并不一定可以推广到其他情境中。

因此,对于任何人来说,你头脑中蕴含的“知识”都是一个综合体,包含了大量抽象程度不同的信息、规则、原理、经验等。对于组织来说,“知识”的存在状态则更为复杂、微妙。

其次,虽然我不否认,有些“原则”或“真理”“方法论”有较大的适用性,但要想它们真正发挥作用,还是离不开个人在对其理解的基础上,在特定场景中,主动地进行应用、转化的过程。

例如,有人可能拥有大量信息,也不排除掌握了一定具有普适性的道理,但是,如果那样的人在实际行动中并不能产生有效的行动,我们也不认为他是一个“有知识”的人,就像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事实上,知识不只是抽象的,更是具体的,与特定场景紧密相连。某些道理可以被传授、掌握,可能有一定适用性,但如果尚未被应用,它们仍然只是信息,只有当你在实际行动中真正运用了这些信息,帮你解决了某些问题,或者提高了你的行动效率与绩效表现,我们才能说它们是知识。因此,信息只有被行动者正确地理解、应用,体现出了结果,才能成为知识。也就是说,知识不仅包括信息,也离不开行动者对其的理解和应用。

从本质上看,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知识,如果没有应用,就可能只是信息而不能称之为知识。我们每个人做出的每一项决策、得出的每一个结论,都是在特定场景下发生的,会参考一定的通用性原则,但也离不开具体化、个性化的一面。

03

知识与行动有关系吗?

在许多人看来,知识似乎只是和思考有关,是个人大脑中收藏或存储的某些东西。它和行动有关系吗?

在我看来,任何知识都应与人的特定行为相关,离不开特定的情境。换言之,知识是指导人们在特定情境中采取适当行为的一些原理、经验或信息。不仅检验知识是否有效的标准是行动结果,而且人们运用知识的过程也是面向行动的。

即使是一些基本的概念或原理类信息、经验,也是如此,虽然它们可能不直接与某些任务相关,如1+1=2、牛顿第一定律等,哪怕你以后不从事与科学相关的工作,它们也与你的行动有关,包括你的日常生活或在学校中的考试等。

04

知识是某些东西或资产吗?

很多人相信知识是有价值的,知识会被留存(记忆)在人的大脑中,也可以被习得或传承,因而,很多人将知识视为一种资产。典型的说法是“知识资产”“知识产权”“知识资本管理”等。

但是,知识真的是某些东西或资产吗?

并非如此,多数知识是一种认识,存在于人的脑海中。虽然有些知识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述,但离不开人的主动参与,如上所述,知识是一个人主动地进行信息处理和应用的过程,不可能脱离开人而独立存在。

在我看来,组织中的知识就像水库中的水,是动态变化的,既是存量,也是流量。在某个时点,组织成员大脑中都保持着一定水平的信息记忆,这是存量,也是荀子所讲的“心”有“藏”。一个人越注意学习,平时接触或可获得的信息越多,学习能力越强,知识存量就越大。

但是,知识并不是静止的,它时时刻刻处于变化之中。一方面,知识与学习密不可分,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获得新的数据、事实等信息或经验,并提高我们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如果长期不用,信息也会被遗忘,或者由于环境变化而失效,从而降低信息存量。

05

知识只是信息吗?

正如知识管理起源于信息管理、情报与文档管理一样,许多人一谈到知识,也往往认为它就是以各种形式存储与传播的信息。

这也是人们对知识的常见误区之一。

事实上,在我看来,知识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包含大量的信息、经验、规则(我们可以称之为“心智内容”或信息、素材),也离不开人对这些内容的加工与处理过程(我将其称为“心智活动”或“思维过程”)。因此,简言之,知识不只是信息,也包括对信息的处理与应用,是一种能力,且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一方面,知识离不开内容,甚至有些知识本身就表现为一定形式的内容(信息,有时也被人们称为“知识资产”)。从具体表现形态上看,以内容存在的知识可能非常庞杂,有各种存在状态,也在持续地动态变化着。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语言和文字,有些会被记录、呈现出来,有些则驻留于人类的大脑中,在人与人之间口耳相传。

另一方面,这些内容并非知识的全部,只是知识的一部分,也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因为这些内容离不开人的参与。正是由于人的主动参与,才能将它们获取或创造出来,对其进行加工或处理,并将其分享出去、加以利用,并保存下来,慢慢改变了它的形态与内容。这一部分主要涉及人的思维过程,也是知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果这些内容(素材)离开了人,被孤立地存储或保留在某个地方,不被访问,它们一点儿价值也没有。我们人类之所以保留一些素材,就是为了教育和传承、使用。如果有些素材没用了,它们就会慢慢被淘汰。

相反,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会创造出一些新的素材,并将其以某种形式存储或传承下去。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畅游于知识的海洋”,其实并不准确,严格地讲,这句话应该改为“畅游于内容或素材的海洋”。

一个人或机器无论记住了多少内容(素材),如果不能对其加以理解,将其与其他信息联系、组合,并在某些场景下回忆或使用,同样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知识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技能,是获取素材、对其进行处理并应用于实际情境与任务之中的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讲,知识如同太极,素材数量或能力水平是一种存量;我们的思维活动或过程是流量,受这些素材的影响,也要依靠这些素材;但与此同时,思维活动或过程也会动态地作用于或影响这些素材,使其发生变化。

就像光既是波,也是粒子一样,知识也具有这一特性,既是内容,也是过程。

06

知识只是个人层面的现象吗?

众所周知,人是智慧型动物,有获取并处理信息、做出判断与决策的思考能力。只有个体才能学习。那么,可以说知识只是个人层面的现象吗?

这种理解也是片面的。

毫无疑问,知识与个体相关,大量信息存储在员工的头脑中,组织中的成员也会持续不断地接收大量新信息、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个人完全不与他人交流、独立地完成各自的工作,他们头脑中蕴藏的知识内容及思维过程就是个人的知识。

但是,人是社会性动物,在当今时代,个体几乎不可能完全脱离开群体或他人而独立存在。在现代企业中,个人也不是在真空中完全独立地工作,他们总是会与其他人、部门或组织发生这样那样的社会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都有学习和知识处理的能力,因而,事实或经验、规则等信息内容,也可以经由人际交往过程,得以产生、流动,促进每个参与个体心智内容与思维过程的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与过程。其中,个人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创造并共享知识;同时,有些知识会变成团队或组织共有的知识,甚至会变成组织的标准作业程序、规章制度、政策甚至文化,从而不再因为个别成员的离开而造成组织知识的流失。

因此,知识既是个人的,也是组织的。在企业等社会组织中,知识的存在形态与扩散范围非常复杂。

关于作者:邱昭良,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中国学习型组织网创始人,国际组织学习协会会员,国际人才开发协会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