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子点评】第十二辑:“群英诗会”第七辑作品选评|英子评诗微刊第三十七期

 WENxinHANmo 2020-01-22

“群英诗会”第七辑作品选评

      第七期诗会作品题材丰富,精彩纷呈。本期选评除了点评12首作品之外,特摘录18位作者的句子进行品读,希望大家喜欢:

春  来

野士

消息从梅问,行踪至雪寻。

果然芽若若,已破岁之襟。

英子点评:

      如何知春信?当问“东风第一枝”——梅花。在雪里寻找梅花的踪迹,诗人惊喜地发现:果然芽若若,已破岁之襟。结句的拟人手法极具想象张力,“破”道出一种“急不可待”的态势,春天已经呼之欲出,“岁之襟”用语新颖。全诗流畅自如,各环节衔接紧密无缝,融情于事,得绝句之章法。

己亥遣怀

巫资华

江湖辽落事如烟,雨雪风霜五十年。

留取心头方寸绿,笔端流淌大春天。

英子点评:

     诗人辽落江湖五十年,往事已随烟而去,人生路上的雨雪风霜亦是司空见惯,然未曾离去的是心头的那一寸绿地,在这片心灵净土上,诗人勤奋耕耘,笔端时常流淌出“大春天”,足见作者健康阳光的心态。这,才是诗人所要“留取”的!转结用笔大气浑然,“方寸绿”与“大春天”的鲜明对比,足见作者之气魄。正应了“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那句话,作者亦如是说:给我一寸绿地,我的诗笔就能“种出”一个大春天!

冰糖葫芦

邹积慧

浑如火把闹严冬,映带冰城百里红。

为给游人添暖意,声声叫卖漾春风。

英子点评:

      这是作者《哈尔滨之冬》组诗中的一首。如何表现哈尔滨的冬天特征,作者触摸到了冰糖葫芦在哈尔滨冬天里的一把热情,这份火热的情怀映红了百里冰城。转句虽平实普通,却以拟人手法将冰糖葫芦给人温暖的温馨情怀表现了出来,从而抖落出“声声叫卖漾春风”之精彩结句:叫卖声中的春风温暖了游人的心,尤以“漾”字充满动感。

自  遣

野鹤

去岁新梅小院栽,枝头也学老梅开。

休言花嫩无香味,淡淡清馨傲雪来。

英子点评:

      题为“自遣”,实为自我写照。作者巧以新梅自喻,即便是稚嫩的花骨朵儿,也在枝头学着老梅开放,不卑不亢的姿态自然显现。转结足见“新梅”之骨:因“花嫩”,尚无馥郁之香味,可是淡淡的清馨傲然地在雪中散发开来。正如清代诗人袁牧的《苔》所写的:“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即使是“新梅”一朵,也要自豪地开放,绽放出生命的美丽,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立的!

次韵王安石《元日》(新韵)

蒋小华

有加有减有乘除,一叶一花一复苏。

客旅人生随处景,高山低谷尽音符。

英子点评:

     此绝善于布局,起承巧以加减乘除、花叶复苏暗喻人生,转句进行概括:人生就如一场旅行,随处都是风景。结句顺着人生风景道出自我对人生的注解:高山低谷尽音符。人生又是一首歌,而人生中的“高山”与“低谷”则是这首歌的不同音符,共同演绎精彩的人生。人生之歌有“高音部”与“低音部”,才会更加动听。

重访载酒堂

董永宁

书院频频入梦魂,只缘堂有梦中春。

虔诚我步千年迹,欲觅东坡旧屐痕。

英子点评:

      此绝的中心在于“虔诚”二字,虔诚到何种程度?那是对东坡书院载酒堂的魂牵梦绕;是对东坡千年足迹的寻寻觅觅。载酒堂是东坡贬谪海南儋州期间传经授道的地方,为海南带来了诗词的春天,这也就是诗人对东坡书院魂牵梦绕的缘由,从中道出了诗人对东坡的敬仰之情。

江岸偶感

海空

忍看残花付水流,浮生恰似一孤舟。

江边绿柳依然在,只是罗郎已白头。

英子点评:

      此绝由残花付水而流联想到人生,并以孤舟喻指浮生,伤感之情溢于其间。转结自嘲,巧以江边绿柳与自身对比,“绿”与“白”不仅是颜色上的反差,更是生命力的反差,从而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对人生的不尽感慨。

再到惠济桥

星汉

多少繁华梦,重来问玉梁。

风吹车辙古,日挂柳丝长。

船缆牵天下,帆樯接水乡。

石狮犹识我,开口索诗章。

英子点评:

     惠济桥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曾一度繁荣,文化积淀深厚。诗人“重来问玉梁”,再探其繁华之梦,自是感慨良多,但见“风吹车辙古,日挂柳丝长”,以景溯古,虚实相生,想象奇特而新颖。颈联继续推进,尤以“船缆牵天下”想落天外,既紧扣惠济桥景点之特色,又深化其内蕴。尾联与石狮对话,回扣首联。由诗人“问玉梁”到石狮“索诗章”,已然巧妙地完成了一首诗。

庚子元旦感赋

岩石劲松

吹尽葭灰又一年,园梅竟夕独争妍。

云团雪锦霜风软,海托晴阳玉露圆。

努力已成新气候,怡心且向好山川。

坐观松影摇窗日,许是春来粤岭先。

英子点评:

      此律既有古韵,又有新声。首联由“吹尽葭灰”而报元旦节至,“吹尽”暗示一年已终,对句以“园梅”绽放写出此节候的特色。颔联用词准确,尤以动词“团”“托”与形容词“软”“圆”用得精到,虚实相生,给人联想。颈联足见情怀,上分句尤佳,彰显出诗人新年的新面貌。尾联情景交融,虽说结得平实了些,但整首诗的结构与遣词均可圈可点。

踏莎行·童年的“小人书”

风清

     画里山河,指间人物。摊开记忆穷搜括。微风吹过那时人,童声丽影难湮没。

     世界斑斓,光阴飘忽。翻成旧梦添香屑。少年故事去难寻,月边来补心之阕。

英子点评:

      此词的题目很抓眼,从中可见作者善于从小处选材,然落笔写好是不易的。作者力避贫乏无味的叙述,上片以记忆搜索“小人书”里的“画里山河,指间人物”。虽然那时人物已随风而去,然“童声丽影难湮没”,道出词人对童年的留恋。过片自然,少年故事不再,唯有望月回味。

浣溪沙·梅唤春归

林玲

     十里风摇梦不追,一庭明月数枝梅。疏狂每醉冷香随。

     瘦影冲寒拈蕊动,晴光趁雪掠枝回。浣溪沙里唤春归。

英子点评:

       此词善以虚写实,飘逸空灵,得词之章法。开拍即以情贯入,“一庭明月数枝梅”疏笔勾勒,拓开联想空间,“疏狂每醉冷香随”情景互现,见梅之个性。过片对句用词精细,足见词人观察之细腻。结巧嵌词牌,读来韵味绵长。

临江仙·“诗警印象”文化墙落成

楚成(武汉)

     营内诗墙营外警,江城初夏风清。归来漫步望湖亭。两三丛翠竹,四五只黄莺。

     已是黄昏明月上,休论圆缺阴晴。平安但守恨何生。年年风雨里,又向虎山行。

英子点评:

     此词无取巧之句,情出自然,借“诗警印象”文化墙落成之际抒发一位诗警的情怀。上片写“诗警印象”文化墙的位置与环境;下片由此生发感怀,尤以结拍有劲道。平安但守恨何生,哪管月之阴晴圆缺。这,就是一位诗警的职责。全词结构合理,朴实无华。

东西一条线,穿过万山青。

——吴宗绩《车驶万洋高速公路》

英子点评:

       高速公路既是连接东西的一条线,又是思维的线索,穿越万山,撷来绿意。想象与夸张的巧妙运用,给人以惊奇。

老梅不忘屠城恨,从此开花带血痕。

——韩开景《南京以梅为市花有感》

英子点评:

     以梅之血色表现那一场屠城之恨,拟人与借物抒怀的手法新颖独到。

无聊要数林中鸟,抢我风头话语多。

——李恒生《岁末入山得句》

英子点评:

     由鸟之“叽喳”联想到“抢话”,谐趣顿生。

东君当在云深处,正寄梅花一树来。

——童心《登楼望春》

英子点评:

     拟人得法,情深意笃,韵味悠长。

霜花开在睫毛上,犹似报春崖畔梅。

——邹积慧《冰糖葫芦》

英子点评:

     想象出奇,比喻新颖。

谦谦最是真君子,出得油锅还鞠躬。

——王健强《虾》

英子点评:

     摹物形象生动,喻人得体,道人所未道。

风云十万踏平后,回首涛声是掌声。

——张孝华《次韵英子<写作即兴>》

英子点评:

      风云漫卷是涛声,没有人生的搏击就不会有掌声,掌声是前进的动力。涛声即掌声,互文相映,蕴理深刻。

何羡阳春登大雅,巴人也要发心声。

——雷胜龙《步韵张金英老师<写作即兴>》

英子点评:

     语言朴实,如巴人语,然发自内心。

冬花信比春花美,合是冰心赢我心。

——张栋《落雪》

英子点评:

     互文与对比的运用,既有循环复沓之美,又彰显自身的价值取向。

雪花怜我推敲苦,着意送来诗几行。

——王贞友《迎春觅句逢雪》

英子点评:

     雪花是诗人的知音,懂得诗人所求;雪花又是诗人眼中的诗。巧用拟人,暗用借喻,犹有诗味。

惟君独敢寒中俏,未负林公一片心。

——苏子门生《咏梅》

英子点评:

     “女为所悦者容”,故“梅妻”为林公俏也,从而博得林公之心。

古调人犹唱,新楼云半埋。

——星汉《三汇镇采风作》

英子点评:

     以“云半埋”衬托出楼之高,“埋”用得巧妙,给人联想。以物衬物之手法运用自如。

放走时间撕日历,挽留梦境写诗篇。

——杨逸明《元旦晨起试笔》

英子点评:

      “放走”“挽留”将无形的“时间”与“梦境”化为有形可触,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此生不作婆娑态,笑共西风舞一场。

——张治龙《题重阳树步廖老韵》

英子点评:

     形象贴切,借物喻人,彰显气骨。

独放空灵如有契,再裁三叠写天真。

——田幸云《问梅》 

英子点评:

     有梅之空灵,方能道天真之语。

 三千字系春秋影,敢对穷愁笑一场。

——王柳华《接句张雅文退休后》

英子点评:

     笑傲文字,不惧穷愁,精神至上。

苍天布下红黄计,只待风来香满晨。

——张幼鸣《寻梅》

英子点评:

     想象奇特,如此咏梅,实不多见。

窈窕青峰出翠台,绿风绾上白云钗。

——范诗银《浣溪沙·南宁之玉林道中》 

英子点评:

     青峰之窈窕,曼妙多姿;绿风与白云,浪漫多情。由“出”到“上”,绿意漫天,拟人形象,想象奇特。

评者简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倾心诗词创作与评论,多次获奖,经常担任全国诗赛评委并点评获奖作品,创办《英子评诗》公众平台,担任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华诗词》《诗刊》特约评论员、海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兼会刊《琼苑》执行主编。

《英子评诗》微刊第三十七期

撰稿、编审、制作:张金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