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航班上钟南山院士紧急施救,这病儿童常见,发作起来可轻可重!

 刘沟村图书馆 2020-01-22

8月31日,新加坡飞往广州的航班上,一9岁男孩突发过敏,全身红肿、发痒,肿块遍布脸、耳后、嘴巴、四肢、肚子……“孩子当时有点崩溃”,其父焦急万分。

万幸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就在飞机上,得知此事,他迅速来到孩子座位旁,仔细为孩子检查。

得知男孩上飞机前一天曾食用过新加坡当地食物,当时身上就出了一些红点,钟院士表示:看起来像食物过敏,从而引发的荨麻疹。

确认孩子没有危险,并向孩子父亲交代注意事项后,钟院士才安心离开。 

事件一出,

网友直呼:

小男孩运气爆棚,

挂上了超级专家号!

可是,在羡慕男孩的神仙运气之外,

我们也不禁感慨,这年头——

  吃个鸡蛋进医院  

五月天成员玛莎的儿子Luke,最近就因为鸡蛋过敏进了医院。3口蒸蛋下肚,小Luke开始大哭、抓耳、眼皮沉重。5分钟后全身突发红疹,接下来的26小时发高烧、皮肤红肿、又痒又腹泻。

  吃个桃子嘴肿了  

10岁女孩欣欣和妈妈、弟弟分吃了一个水蜜桃,没多久,欣欣告诉妈妈自己嘴唇不舒服、喝水喉咙口发紧。妈妈抬头一看,大吃一惊,女儿的嘴唇竟然肿得跟香肠一样。

这些事件早已见怪不怪。

北京中日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许鹏飞

每月要看1400个号,

都是慕名来治疗过敏的孩子。

其中食物过敏的孩子占10-15%,

至少有一半会反复发作。 

食物过敏的孩子越来越普遍,

却未必个个有幸在突发时遇到“钟南山们”,

关键时刻,靠神仙运气,

倒不如家长自己给力!

学会判断过敏症状的轻重

根据轻重症进行处理

 但是,说到底,

轻症重症,

发作后处理得再好,

孩子还是免不了遭个大罪。

况且,过敏无法“治愈”,

这次缓解了,下次该过敏还是过敏。

最好的做法是——

目前,“避食”,

即不再吃引起过敏的食物,

是全世界对于过敏的首选方法。

说到避食,问题来了

像Luke、欣欣,

发作一次,

就能明确知道过敏食物的孩子

是幸运的。 

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是啥食物过敏。

家长会想,

这有啥,过敏原一查就清楚了。

坏就坏在过敏原检测准确性真心不高。

美国免疫学学会:

IgE过敏原检测,无论是皮肤还是血液测试,都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美国儿科学会:

皮肤或血液测试呈阳性并不足以诊断食物过敏。

TIPS

过敏原检测是用来配合“食物排除测试”的,仅根据检测结果,就说孩子对某种食物过敏,可能会误诊,还可能让不过敏的东西被禁食,人为造成偏食、营养摄入不足。

那咋办呐?

这里有个老母亲的“笨办法”很值得借鉴。

医学不能做到的事情,

老母亲做到了

曾经一直到2岁,

我都认为这个孩子我可能养不活。

动动妈说这句话时,动动4岁了。

动动,是个特别的孩子。出生至今,她能吃的食物只有5种:牛肉泥、青菜泥、玉米泥、氨基酸米糊和一种带着“臭鸡蛋、鱼腥味”的氨基酸奶粉。

此外的任何一种食物,都会让她严重过敏,频繁呕吐、腹泻、便秘和哭闹让她的生长发育几乎停滞。

可这些,动动妈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的。最初,崩溃的她带着女儿走遍全国各大公私立医院,特需儿科专家看了个遍,却始终无法查出过敏原。

在专家的建议下,她开始记录动动过敏发作时的全部信息:天气、环境、日常活动、接触的物体、摄入食物种类分量,时间精细到了分钟。

这样的病史,她写了几万字,这才发现了孩子所有不能吃的食物,并淘出了开头的5种食物。

严格控制后,动动开始快速成长发育,呕吐等反应也大大减轻。

找出过敏食物,

父母要这样做

孩子降临人世,

是不自带使用说明书的。

很多日常喂养,

需要父母耐心学习、尝试、观察分析,

才能准确判断。

过敏儿童尤其如此,

除了避食,疫苗接种也是很大的问题。

食物过敏,能否接种疫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