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更好发展孩子的兴趣?应用良好匹配模型,父母更好引导孩子

 格格育儿 2020-01-22

《叶问4:完结篇》是甄子丹最后一部功夫片,也是近期一部评分非常高的片子。在这部影片中,叶问和华人总商会会长万宗华,虽然在对中华武术的态度是有所区别,但是他们都是父母,而且都是为了孩子不服从自己的安排而苦恼的父母,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很多我们父母的身影。我们总是认为应该引领孩子走向我们认为正确的道路。这样的安排是真的是正确的吗?

如何更好发展孩子的兴趣?应用良好匹配模型,父母更好引导孩子

叶问想让自己的儿子叶正好好学习,孩子说,我不是读书的料,我想练武,你不是也是教人武术的吗?他没有想到,自己言传身教,给孩子的熏陶就是武术。

而华人总商会会长万宗华,一心想让自己的女儿若男学武术,接他的班,孩子却去学什么啦啦队,把他气个半死。

如何更好发展孩子的兴趣?应用良好匹配模型,父母更好引导孩子

同学也对我说过,孩子不愿意奥数,喜欢看书,她有时也感觉到挺苦恼的。

当叶问在美国听到会长女儿不愿意学武,很苦恼,向他倾述时,他也觉得很不好意思,因为他也是那个勉强孩子的人,孩子不喜欢念书,他却偏让孩子念书,这次还是到美国来为孩子找学校的。

从这个女孩的口中,他了解到了,孩子真正的兴趣如果没有得到尊重,是多么难过的一件事。所以等他回到了香港,对自己的儿子说,你还是做你想做的事吧,我来教你练武。叶问这时候才学会了,不是从自己的角度,而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如何更好发展孩子的兴趣?应用良好匹配模型,父母更好引导孩子

01什么是兴趣?什么是志愿,两者有什么关系。

说到兴趣,我们不得不想到志愿这个词,不知道为什么,志愿总是会站在兴趣的对立面。

兴趣是一个孩子感兴趣的一个技能和爱好。志愿是孩子选择以后要从事的行业,比如说高考志愿,是选择医生,老师,还是金融。

兴趣可以是志愿,但志愿不一定是兴趣。

比如学音乐的人孩子很多,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能力和决心去从事音乐专业,出来后当一个音乐老师或者音乐从业者。但是志愿不妨碍孩子去从事会计师、律师或者医生行业,业余爱好是音乐。

我们的孩子选择志愿,也不一定会是从兴趣角度出发,比如别人说会计好就业,孩子学习了会计专业,但孩子对数字真的不一定有兴趣。我就是拿过会计证的人,但是一次也没有用过,因为自己对数字完全不敏感,做事非常不细心,性格非常不适合当会计。叶问让孩子选择的是志愿,他认为好好学习才是正道,但是孩子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成绩也很差。

如何更好发展孩子的兴趣?应用良好匹配模型,父母更好引导孩子

在从前的生活中,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生涯规划的概念,所以选择什么都是糊里糊涂,随机性很强,医生世家都是医生,老师世家都是老师,演员世家都是演员。很多人过了半辈子,甚至一辈子,都没有明白,自己到底是适合什么,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那么希望我们父母能够帮助今天的孩子,从小就能够想清楚这一点。

比尔盖茨从13岁时就开始对编程表现出极度的热情,沉迷其中,到后来18岁创立了微软公司,全球最大的的电脑软件供应商。把兴趣变成了自己终生的事业。而巴菲特从小就对投资表现出了天赋和强大的兴趣,他这一辈子都在思考着如何投资收益最大化,大脑运行达到了投资机器化的程度,每天坚持5小时研究各种报表和投资报告,乐此不疲。能够用自己的兴趣过一生,既能谋生,又能开心,玩着玩着就把事业做成了,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做父母的需要从小就要善于发展好孩子的兴趣,尽量帮助孩子把兴趣发展成志愿。但是很多父母没有这样的意识,有一些不太适合的做法。

如何更好发展孩子的兴趣?应用良好匹配模型,父母更好引导孩子

02父母在孩子的兴趣和志愿上有哪些错误的做法需要避免?

1,父母从自身出发,而不是从孩子的特点和意愿出发,给孩子选择兴趣和志愿。

一般我们父母也是因为对专业的东西不够了解,都是人云亦云,喜欢跟风。人家学钢琴,我们也学钢琴,人家学网球,我家也学网球,反正绝不落后于人,甚至我们家孩子都影响了身边不少孩子学习钢琴和网球。

只不过面对这么多兴趣,孩子为什么学一下就放弃了,根本无法形成真正的兴趣,其实还是有孩子自身兴趣和自身条件适合不适合的原因,我们后面会详细谈到良好匹配模型这个概念。我家孩子钢琴和网球都不是太适合,所以在坚持钢琴7年,网球3年的情况下,选择放弃了,我们也尊重孩子的选择。只有真正从孩子的特点出发,孩子才有可能坚持。只有孩子的自身条件不断符合兴趣的发展,孩子才有可能坚持得下去。

如何更好发展孩子的兴趣?应用良好匹配模型,父母更好引导孩子

2,父母漫无目的,听任孩子选择,从不引导孩子。

兴趣是可以引导的,客观条件也是可以创造的。有的父母觉得孩子爱学就学,不学就不学,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其实这也是一种溺爱。孩子毕竟还小,听之任之也是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孩子在小的时候还不具备自己选择的能力,父母有意识地正向引导太重要了。

兴趣在孩子选择之前也没有培养意识,在孩子坚持不下去时也没有做到充分陪伴,不断引导孩子,让孩子真正听从内心的选择,导致孩子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在选择兴趣和爱好以前,我们是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孩子擅长的方面,提前熏陶和引导,比如学习钢琴可以先多听音乐会,学习网球可以先看一些网球赛事。

以上两个作法希望大家能够避免,那么,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的兴趣和志愿?良好匹配模型了解一下。

如何更好发展孩子的兴趣?应用良好匹配模型,父母更好引导孩子

03了解良好匹配模型,更好地引导孩子的兴趣和志愿。

美国心理学家汤姆斯·切斯提出了“良好匹配模型”,意思是孩子的表现是和他周围的环境是不是适合他的个性特征,比如能力,特性,行为风格有关的。如果周围提供的支持环境越适合孩子的个性,孩子在属于他天性发展的道路上发展得越好。所以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兴趣,一定要和孩子和性格和能力相匹配。

那么,如何应用好良好匹配模型,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天命所在?

1,兴趣要与孩子的能力和天赋相匹配。

一个孩子的兴趣为什么会坚持下去?一个是因为他真的喜爱这个兴趣带来的原动力,另外一个是他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收到的正面反馈,让孩子发现,自己是真的很适合做这一件事,这一件事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孩子的长处,做起来很舒服,他就会一点也不排斥。

我家孩子学画画8年,这是唯一一件不用催促她,放任她自由探索的事情,她也总是被人表扬画画画得好。她自然而然沉迷于其中,最期待的是画画课,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画画和手工上,每天的手机时间是在手机上画画,看的视频也是做手工的。回想一下在她的其它爱好上,舞蹈和围棋是她放弃最早的两个爱好,到后来是坚持了3年的网球和坚持了7年的钢琴,她发现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不愿意上课,不愿意练习,所以虽然练习了很长时间也放弃了。

钢琴比舞蹈好一些,因为她是能够坐得住的孩子,与舞蹈相比,她更喜欢静不喜欢动。钢琴不需要动,她会更喜欢一些。而当时同是和她一起学舞蹈的孩子,有一些孩子就立即表现出天赋来,压腿,一字马,做得特别好。这一些她做不来,也就没有兴趣了。

但是钢琴练习的过程太过于枯燥,需要数年如一日的练习,她在练习过程中也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天赋,她收到的正面反馈越来越少,慢慢的也就不太喜欢了,特别是练琴特别抵触。她知道学钢琴很好,因为也曾因为表演钢琴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羡慕的眼光,但是坚持到五年级,她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学了7年的爱好,要放弃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我们也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

关于天赋的事,我在3年前看到过的一篇文章中的文字与大家分享,考上我们深圳最好的中学,最好的班的孩子,升学率非常高,60%能够升上四大,深圳最好的四所中学。但是,在这个最好的班里,还是会有40%的孩子,考不上四大。

这些考不上的孩子,原来可也是全市排名拔尖的前128名,才能够进入这个最好的班,这是为什么考不上四大呢?那就是因为,孩子懂事听话照做,靠培训刷题来考上的,但孩子本身没有奥数天赋,进入深圳中学3+2班后就掉队了,所以没有能够考上四大。所以如果孩子没有天赋,就是逼着努力着上了全深圳最好的班,也是跟不上的。所以奥数为什么是选拔优等生的最佳工具?因为数学思维不好的孩子,学不懂就是学不懂,是拉开距离的最好工具,没有之一。

这就是没有尊重孩子的良好匹配模型而造成的结果。当看到成千上万的家长带着孩子为了128个名额奋力征战时,而我也可能是其中的一员,孩子不喜欢奥数,也要逼她奋斗吗?让她经常面临“习得性无助”。一个让她总感觉受挫感太强的科目,孩子怎么会有兴趣学习呢?孩子还有可能会因此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在陈忻博士的《养育的选择》里,她提到,我们要给孩子全面的自信,就算是奥数不好,孩子并不是就完了,孩子还是会有其它的优势,我们需要帮助孩子看到这一点。

了解孩子的能力和天赋,才能够因势利导,让孩子找到真正的兴趣并坚持下去。

如何更好发展孩子的兴趣?应用良好匹配模型,父母更好引导孩子

2,兴趣要和孩子特性相匹配。

特性是每个孩子不同于别的孩子特殊的品质,有一天帮助孩子科学考前复习时,资料上有一句话,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两个人。”不是有双胞胎吗?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连双胞胎都不是长得完全一模一样的呢,所以每个孩子的特性是唯一无二的,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有另外一个人与你一模一样。

每一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气质,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父母不同的养育风格的影响下,呈现了与众不同的特质。所以正因为孩子特性都不同,当然能够坚持的兴趣类型也会不同了,我们从良好匹配模型的理论角度上,需要找到与孩子特性匹配的兴趣。有一些孩子是快熟型的,争强好胜,就像叶问中的男孩,喜欢练习武术,有一些孩子,比如万会长的女儿若男,从骨子里是喜欢拉拉队舞蹈的。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外向的好动的孩子坐在那里整天学习,也不能要求一个好静的孩子去学习他并不喜欢的武术。

比如我家孩子,原来是偏外向型的孩子,主动和陌生人交谈,在电影院里会问旁边的阿姨,阿姨,是我妈带我来看电影的,你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而在五年级以后,这种变化挺大的,变得越来越宅,原来感兴趣的东西完成不感兴趣了。特性在变,兴趣也在变。我们怎么可能要求孩子只对于一种兴趣,坚持下去。

了解孩子的特性,适合孩子的兴趣学得快,不断收到正面反馈,对于兴趣学习是事半功倍。

如何更好发展孩子的兴趣?应用良好匹配模型,父母更好引导孩子

3,兴趣要和孩子的行为风格相匹配。

孩子和孩子的行为风格是不一样,一般有分析型,推动型,表现型和温和型。

良好匹配模型就是从孩子的行为和语言,了解孩子的特征,采取与之对应的应对方式 。没有不好的兴趣,只有适合不适合的兴趣,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兴趣选择。因为他会在兴趣中找到自我,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找到自己的能力所在。

比如分析型的孩子,会对一切需要推理分析的学科,比如数学比较感兴趣,他喜欢思考问题,对死记硬背的英语和语文课目表示排斥。而不具备数理逻辑的孩子,往往觉得英语和语文学习起来特别轻松,让他做数学题,真是太难了。

又比如表现型的孩子上课发言特别积极,会因为老师不点他的名而感到伤心难过。他特别喜欢说话,没有人听他说话就感到难过,兴趣特别适合主持人之类的兴趣,让他发挥他的兴趣特长,他会感到非常开心。

了解孩子的行为风格,才能够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兴趣,不然,哪怕他暂时选择了一种兴趣,还是会放弃的,无法坚持。

如何更好发展孩子的兴趣?应用良好匹配模型,父母更好引导孩子

当叶问的儿子叶正练习武术时,当万会长的女儿若男练习啦啦队舞蹈时,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孩子眼神里焕发出来的光,那就是属于他们真正的兴趣和爱好的光。我们愿做孩子生命中的光,在孩子兴趣和志愿上,运用良好匹配模型,选择适合孩子的兴趣,陪伴孩子坚持下去,点燃孩子生命中的激情,为孩子的发展点亮更多的可能性。

兴趣和志愿,本来并不用割裂。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够成为他们想要成为的样子,凭自己的兴趣过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