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始书法之前的毛笔确认技巧

 脩心 2020-01-22


毛笔书法虽然只是属于个人爱好的事情,但是可以看出来的情况还真是不少,书法者能把毛笔书法的事情给弄好了,很多的人生的事情也能顺溜许多,个别的“高人”能够根据一个人的字体预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可能依据的就是这些“蛛丝马迹”推断出来的。

跟中国人很早就发明毛笔不同,西方人很长的历史上都是用的芦苇笔和鹅毛笔,由于芦苇和鹅毛的中间部分是空的,所以能够储存一些墨水,大致原理还是类似于今天的钢笔的原理,如果从书法的角度来说,相当于是硬笔书法了。毛笔就不一样了,毛笔的笔毫(笔头上的毛,下文同)是相对于芦苇和鹅毛的笔头要软很多,跟毛笔笔杆配合在一起就是一刚一柔,笔杆子是硬的刚,笔毫是软的柔,所以书法的难度也要大一些,还有墨水问题,钢笔上一次墨水可以用好长时间,芦苇笔和鹅毛笔也只要轻轻蘸一下就行了,毛笔呢?要蘸墨、舔墨、刮毛等等一系列动作,因此也就更能考验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展现出个人性格特征,就象一位厨师一样,心情不好的时候做的菜不好吃,心情好身体状况优良的时候做的菜特别好吃,写毛笔字也有这种现象,身体舒服心情开朗时写的毛笔字也很好看,人不高兴身体不舒服时,写的毛笔字自己越看越讨厌它们。

毛笔的笔毫写的线条比芦苇、鹅毛、钢笔等硬笔写的线条要复杂得多,艺术表现形式方面更加丰富多彩,所以根据书写要求的情况来挑选合适的毛笔很重要,否则写的线条会不“配套”,写对联一类的大一些的字体,毛笔也要挑选稍微大一些的毛笔,勉强用小号毛笔去“对付”,写的字体会有些别扭的;书写小一点的书本字体例如家谱之类的,最好挑选小一点的毛笔,否则会很难控制笔锋和运笔的,就象一个大人要穿一双很小的鞋子走路那样难受的,所以很多书法高手有一套大小不一的毛笔,为的就是对付各种各样的情况的。

书写要求的字体,也要配合挑选“配套”的毛笔,写篆书和隶书字体,最好挑选硬毫比较好一些,最少也要是兼毫,千万不要挑选软毫,原因就是篆书和隶书的线条比较修长和均匀对称,硬毫和兼毫比较容易控制一些,书写这类线条比较容易和好看一些;写楷书和行书,最好挑选兼毫比较好一些,这种兼毫软硬适中、刚柔相济,弹性也比较好,写出楷书和行书的线条来比较活泼和生动,硬毫写的线条艺术表现力又差了一些,软毫写起来又太难以控制了,所以写楷书和行书建议挑选兼毫类型的毛笔;写草书因为难度比较大,简直就象是在画画,细微之处太多了,选用软毫比较好一些,最少也要是兼毫,如果挑选了硬毫,怎样能表现出草书的那种潦草和浪漫呢?也有写行书的书法家喜爱使用软毫,这个就是要根据各人所爱来挑选了。

搞清楚了这种细节的毛笔匹配情况后,我们的书法水平无形中就又前进了一大步了。由于篇幅所限,不能更加详尽地为大家作整体介绍,为了避免出现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