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鼠年说鼠:长期背负“骂名”的老鼠,被人称赞的一面却鲜为人知

 chy随和 2020-01-22

庚子迎新,鼠年纳福。2020新的一年的到来,意味着新一轮十二生肖的循环。属鼠的人具有机敏活泼,适应性强,警惕性高等特征,正因如此,生肖鼠收获拥趸众多。十二生肖中,由一只神兽、六只家畜、一只家禽和四只野兽组成,唯独鼠占据了第一位。它为什么如此受到重视呢?

生肖居首 并非偶然

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了一批先秦竹简,其中的《日说》中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的记载,说明春秋时期就有生肖文化了。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物势》中提出:“子,鼠刀。”这是最早将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完整配属的文献资料,确立了鼠首的地位。

《类经图翼》中称:“子者阳生之初。”子时是十二时辰中第一个时辰。按照传统的阴阳理论,子时处于“阴极而阳始”之际,人们根据动物足趾的奇偶数决定它们的阴阳属性,只有鼠前足四趾,后足五趾,人们认为老鼠是阴阳合体的产物,契合了子时的精髓,因此,鼠排在了生肖的首位。

形象丰富 神化多元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有《三戒·咏某氏之鼠》的寓言,说的是有一个子年出生的永州人,认为“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其实,子时是老鼠最为活跃的时段,被奉为“子神”恰如其分。在二十八星宿中,虚日鼠以慈祥端庄、温柔秀丽的年轻女性形象位列其中。

古代的典当业存在着一条潜规则。由于行业特殊,典当的货物最忌火灾和鼠咬,因此,当铺的神龛上必定供奉火神和号神(老鼠又称耗子,耗和号同音),老鼠成了典当业的行业神。古代北京还流传着顺口溜《祭号神》:“初二十六祭号神,一股高香酒一樽,寄情糕点花生豆,上供人吃徒众分。”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记载了于阗祭祀鼠神的传说。于阗都城附近有一处名为“鼠壤坟”的小丘,有一只比刺猬还大的鼠王“每出穴游止,则群鼠为从。”有一年,数十万匈奴驻军鼠壤坟,意图合并于阗。国王自知不敌,“焚香请鼠。冀其有灵”。鼠王当晚托梦国王,约他明日出战。

第二天一早,国王听从鼠王的安排,率军反击,匈奴“马鞍、人服、弓弦、甲縺,凡厥带系,鼠皆啮断。兵寇既临,面缚受戮。于是杀其将,虏其兵。”国王获胜后,为了感谢鼠王,修建祠堂,奉为神鼠,每年设供祭拜。

上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在新疆和田的丹丹乌里克废墟发现了《鼠神图》木板画,画中主角鼠头人身,头戴王冠,光环笼罩,端坐在两位仆人之间。当地人甚至还向斯坦因指出了鼠壤坟的具体位置。这一画作的出现,印证了玄奘记述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老鼠嫁女 年俗文化

每逢过年,我国很多地区流行着“老鼠嫁女”的年俗。人们用剪纸窗花、供奉食物、提前熄灯等形式,表达对新的一年美好祝愿,尽管各地在老鼠嫁女的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但它增强了春节的节日气氛。

老鼠嫁女有着正面的象征意义。它的繁殖速度很快,一只雌鼠一年能产下44.5只幼鼠。据测算,一对成年鼠一年后会有1.5万只后代,妥妥的“十代同堂”。俗语说“一公加一母,三年二百五。”由此,人们将老鼠作为古代的生育图腾进行崇拜。《孟子》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传统孝道中,结婚没有子嗣视为最大的不孝。人们通过对老鼠膜拜,希望家庭和睦、子孙兴旺。

另外,猖獗的鼠害也困扰着人们。春节正值老鼠的繁殖季,人们通过老鼠嫁女的习俗,期待来年远离鼠害,减轻老鼠对生活和农业的影响,由此可见,“老鼠嫁女”既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又体现了人们对待老鼠的矛盾心态。

机智狡猾 生存力强

经过漫长的进化,老鼠有着相当于八岁的儿童的智商。它起源于距今5600万年前的副鼠,全世界约有480种老鼠。动物专家认为老鼠能听懂人类、猫和狗等天敌的语言。北宋文豪苏轼就曾被老鼠戏弄过。一天晚上,苏轼被老鼠的叫声吵醒,他和童子“举烛而索”,发现布袋“中有死鼠”,童子诧异,死鼠怎么会叫。突然,老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原来它受困于布袋,用叫声引起苏轼注意,然后用装死迷惑童子,最终得以脱身。苏轼在《黠鼠赋》,感叹:“异哉,是鼠之黠也!”

动物学家发现老鼠还很狡猾。当它遇到食物,先微吃一口,转身离开。如果没有不适,它才会返回享用食物。在现实中,老鼠不吃苦味的食物,它意识到苦味往往意味着带有毒性,因此,苦味食物不是老鼠的菜。

老鼠具有很强的团队意识。法国巴黎曾在下水道投毒,试图进行大规模灭鼠。然而,除了少量老鼠被毒死,收效甚微。动物学家推测老鼠死时,可能会释放某种信号,告诫同伴引以为戒,切莫轻意尝试。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很多人因受到核辐射而丧命,唯独老鼠依然如故。高智商的老鼠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

诗歌名著 深入人心

文学作品中,少不了老鼠的身影。《诗经》中的《硕鼠》知名度最高,“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整首诗控诉了剥削者不劳而获,表达了底层大众的愤怒和不满。《全唐诗》中含有“鼠”字的诗共有193首,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夜半》:“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这首诗很有画面感,令人身临其境。

古代名著中,老鼠也是常客。《西游记》二十回,唐僧遭遇了黄风怪,原是灵山脚下偷吃琉璃盏内的清油的黄毛貂鼠。八十三回,欲与唐僧婚配的半截观音,是在灵山偷吃香花宝烛

的金鼻白毛老鼠精。《聊斋志异》有《阿阡》和《鼠戏》分别以老鼠为主角。武侠小说《三侠五义》“五鼠”个个肝胆相照,身怀绝技。鼠年出生的齐白石,善于画鼠,被人戏称为“鼠画家”。

《说文解字》注释:“鼠,穴虫之总名也,象形。”长久以来背负着“人人喊打”的名声。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老鼠的认识也有所改观。每年科学实验消耗的小白鼠约有数千万只。仓鼠、竹鼠等品种成为新兴宠物。以鼠为首的十二生肖萌芽至今,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由此衍生出的鼠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计白当黑

参考文献:《说文解字》《夜半》《诗经》《大唐西域记》《三戒·咏某氏之鼠》《日说》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