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思归,是每个在外游子的心声。回家路上的你,想到即将和久别的家人重逢,会是什么心情呢。想到一进家门那扑面而来的暖意,是不是所有的疲惫都没有了呢。想到和家人围座一起边吃边聊,有说有笑,是不是脚下的步伐更加有力了呢。 大部分朋友都能赶在除夕夜之前回到家中,可能有些朋友,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除夕夜还在回家的路上。相信这样的情况不少,也会让朋友们心中变得落寞和惆怅。 今天就和朋友们分享一首唐朝诗人戴叔伦的诗。有一年除夕,诗人正在归家的途中,晚上他只能孤独地对着寒灯思念家人。他这一首诗,既是写自己,同时也写出了那些除夕夜不能和家人团聚的人的心声。 除夜宿石头驿 (唐 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当时作者为抚州(今属江西)刺史。这一年他从任上回故乡金坛(今属江苏)过年,但却未能赶在除夕夜之前到家,途中住在石头驿,并在此度过一个难眠的除夕之夜。 诗意:除夕之夜住在旅馆里,没有亲人和朋友来看望我,只有寒冷的孤灯和我相对。旧的一年就在今晚结束了,而我还在万里以外的路上奔波,不能与家人团聚。想到往事历历在目,多年辛苦并没能把理想变成现实,而今只是苦笑自己落得如此窘迫。在这家家团圆的日子里,我却只能在旅馆的寒灯下痛苦地回忆和思念。可怜这愁苦的容颜和衰老的苍鬓,明天又要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欣赏:这首诗的题目告诉读者,这是作者除夕之夜住在驿馆中所写的诗,看到题目就容易让人感到失落。诗的第一联,用寒与独两个字,写出作者此时心情悲伤而倍感孤独。第二联既是点题,也是解释原因。因为此时是家家都团圆的时刻,而我却还一个人在离家万里之遥的回家路上。第三联进一步渲染作者悲伤的心情,如此辛苦的付出,却没有满意的结果,一切都是徒劳的,自己都认为自己很可笑。第四联作者抒发感慨,世事的不如意让他忧愁,岁月让他衰老,而时光的脚步从没有停止,明天又将是一个新的春天,一个新的开始。 诗的第二联,作者化用了梁武帝萧衍《冬歌》中的一句: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化用是诗人常用的手法,如闲石以前文章中提到的:一片伤心画不成。此句出现在清朝词人纳兰性德《南乡子 为亡妇题照》中 ,而此句则是出自唐朝诗人高蟾的诗《金陵晚望》: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作者没有像纳兰性德那样,一字不差的引用,而是巧妙地改了句式结构,一是让这两句符合五律的平仄格式要求,二是改变了表达的重点,突出了除夕夜和人在旅途。这两句也使除夕夜不能回家的人,尤其是和作者一样住旅店或是正在赶路的人,穿越时空的隔阂产生情感的碰撞。 作者含蓄蕴藉的表达,让读者看到一个孤独、无助的老人,于除夕之夜在清冷的旅馆里,对着寒灯黯然神伤。读者感受到在他心中对家人的思念,对人生失意的无奈,对时光流逝的不舍。在诗的最后,作者感慨年华已去,日渐衰老,而随着此夜的消逝,又新春将至。 很多人都认为第二联是名句,此诗也因此而成为为佳作。这第二联确实写出了人们共同的情感,千百年来都是奔波之人的辛酸写照。不过,这诗的最后一联也写得深沉隽永,意味悠长。句中愁、衰二字与春相对,写出亘古不变的人生无奈,这无奈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也有对自己人生未得志的无奈。 感悟:春去春回,花开花落,总是让人产生无限的感慨。可正如另外一首诗中所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当作者想到明天将迎来新的春天,而自己却已青春不再,更不可能让时光倒流。对于悲观消极的人来说,此诗读到这里,心中会更加落寞。若对于乐观的人来说,想到新春的到来将会带来新的生机,心中则会充满希望和喜悦。 所有的过往,都是人生的财富,不论成功还是失败。每个人都希望成功永远青睐自己,但是好运不会总伴随一个人。因为成功的因素很多,而我们自己能掌控的又太少。只要自己认真付出,做到无悔无怨就好,不必强求达到理想中的完美。 春天快要到了,一切又将恢复生机。冬去春来是大自然的规律,任何人都无法阻止时间的前行,而衰老也是任何人都要面对的。正如宋朝陆游所说: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对于任何人来说,除了坦然面对,欣然接受,其他都是徒劳。需要我们面对与接受的,当然不止是岁月流逝,还有人世沧桑。失意与如意相随,成功与失败并存,这才是真实的生活。而悲观的人在希望中看到的是落寞,乐观的人在落寞中看到的是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