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猪母菜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山水书阁 2020-01-22

        中医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不同药材的搭配有着不同的功效,白猪母菜作为中药的一种,多生于水边及潮湿处。那么这种中草药都有哪些药用价值?在我们生活中它又有哪些应用?看看下面的介绍想必大家一定清楚。

  【药材名称】白猪母菜。

  【拼音】Bái Zhū Mǔ Cài。

  【别名】对主从神仙、六月雪、白胶墙、母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陌上菜的全草。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陌上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 procudens(Drock.) Philcox[Anagalloides procumbens Kroc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直立草本,高5-20cm。根细密成丛。茎基部多分枝,无毛。叶对生;无柄;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多少带棱形,长1-2.5cm,宽0.6-1.2cm,先端钝至圆头,全缘或有钝齿,两面元毛,掌状脉3-5条。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纤细,比叶长,无毛;萼5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长约4mm,外面微被短毛;花冠粉红色或紫色,长5-7mm,管长约3.5mm,向上渐扩大,上唇短,2浅裂,下唇开展,3裂,侧裂片较小,椭圆形,中裂片圆形,向前突出;雄蕊4,全育,前方2枚雄蕊的附属物腺体状而短小,花药基部微凹;柱头2裂。蒴果球形,与萼近等长或略长,室间2裂。种子多数,有格纹。花期7-10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水边及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生态环境:生于水边及潮湿处

  【性味】味淡;微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湿热泻痢;目赤肿痛;尿血;痔疮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本段单方验方

  1、治结膜炎:白猪母菜、叶下红、白花彭蜞草各30克,水煎,冲红糖服。

  2、治赤白痢疾:白猪母菜60克,水煎,冲红糖;或冲蜜服。或白猪母菜60克,凤尾荖、鸟踏麻各30克,水煎,冲蜜服。

  3、治皮肤红肿热毒:白猪母菜适量,捶红糖贴患处。

  4、治痔疮肿痛:白猪母菜90克,水煎熏洗患处。

  5、治大便秘结:白猪母菜60克,水煎,冲蜜服。本品内服常用量生品30-90克。外用适量。胃肠虚寒者忌服。孕妇慎用。

  结语:上面就是有关白猪母菜的相关介绍,想必大家对于其药用特性已经了如指掌,用水煎服不经能够清热解毒,还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对于痔疮肿痛也有奇效,如果这秘方中加入一点红糖,不紧口感好,还更利于身体吸收,这么好的药方赶紧收下吧。

(2016-04-05  来源: 民福康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