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最好命的诗人白居易,他荣耀背后,是你望尘莫及的拼命与自律

 行走与写作 2020-01-22

成功,从来都不靠聪明与好命

 ◎◎————————《一》————————◎◎

前言

公元847年,唐朝第十八代皇帝唐宣宗李忱即位后,发生一件震惊朝野也震惊诗坛的大事,他决定任用75岁高龄的白居易为宰相,在下诏时得知白居易已经去世8个月,不禁为痛失良才悲伤不已,还写下《吊白居易》一诗,表达自己深深的怀念之情。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子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贵为天子,却为一个诗人作悼亡诗,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白居易能获此殊荣,可谓荣耀至极,因此成为唐朝最好命的诗人。

成功和荣耀总是被耀眼的光环笼罩,这夺目的光芒,往往掩盖了所有的艰辛与不易。其实,每个人成功和荣耀的背后,都是别人望尘莫及的拼命与自律,白居易的成功和荣耀也不例外。

◎◎————————《二》————————◎◎

白居易的聪明和好命,简直是马太效应的神奇体现

诗魔白居易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并称唐代诗歌的三大巅峰,其成就尽人皆知。

→→白居易自幼聪明绝顶,异于常人。

据史料记载,他认字比说话还早,母亲在他六七个月还不会说话时,常常抱着他指着字读,等再问这个字时,他就能用小手指出来,其聪明程度简直让人吃惊。

五岁就能作诗,十来岁已是文采斐然,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堪称神童。一次,他和几个好友去野炊,大家提议对对子,谁对不上来,就让谁烧火。白居易先出了个顺读倒读都可以的上联:水水山山处处分明秀秀,小伙伴们捧着脑袋绞尽脑汁,都摇摇头说不会。白居易自己对出了下联:奇奇好好不时雨雨晴晴”,理所当然就不必烧火了。

16岁时白居易就名声大震。他拿着自己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到长安参见著名诗人,当时任著作佐郎的顾况。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门庭若市的顾况根本不把16岁的白居易放在眼里,听说他名字叫白居易,还嘲笑说:“居在长安,达官如云,大众如蚁,柴贵米也贵,居大不易啊。”可读了他的诗后,大为惊叹,想不到他小小年纪,竟写出这样赋有哲理性的诗句,就连连点头说:“你有这样的才思,居长安也不难了。”从此名声大震。

27岁,白居易高中进士,是全国考取进士的17个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他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

→→白居易仕途顺畅,好命程度让人羡慕。

白居易28岁起踏入仕途,一路高歌猛进。

从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京兆府户部参军、太子左赞善大夫、中书舍人、杭州刺史、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苏州刺史、秘书监、刑部侍郎、太子宾客分司、河南尹、同州刺史,一直到太子少傅,最后封冯翊县侯,留在洛阳,死后赠尚书右仆射,得皇帝亲自撰写吊诗的殊荣。

白居易一生共经历了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9位皇帝。为官40余年,帝王青睐,百姓爱戴,真是功德圆满。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诗仙李白穷其一生只做到右拾遗的小官,62岁时穷困潦倒,居无定所,最后独自一人寄居在族叔李阳冰家病逝。诗圣杜甫更惨,忧国忧民的他不但只做到左拾遗的小官,59岁时依然四处漂泊,最后死在一条小船上。可见,白居易的命有多好,多么的让人羡慕。

白居易这种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优秀,官越来越大,命越来也好的人生经历,简直就是马太效应的神奇体现。

看看,马太效应的关键是要“好”,要“有”,就像白居易,首先要聪明,要尽力让自己优秀,才能更聪明更优秀;首先要做官,要尽力让自己做好官,才能做更大的官有更好的命。

◎◎————————《三》————————◎◎

白居易的聪明与好命背后,是鲜为人知、自虐般的拼命与自律

世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天才,所有聪明、优秀和好命的背后,都是自虐般的拼命和自律。

自律是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是一个人走向成功最必备的优秀品质,比他律重要一百倍。康德哲学认为:

自律:即支配人的道德行为的道德意志纯由自己的理性所决定,而不受制于外部必然性。也就是没有别人的监督下,在学习上、工作上和品行上,能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他律:即支配道德行为的道德意志受制于外部必然性而非由理性自身决定。也就是由外界的法规、法律准则来约束自己,管理自己。

白居易不论在学习上、为官上还是在写诗上,都拥有着高度自虐般的自律与拼命,这是他聪明和好命的不二法则。

→→学习上自虐般的痴

很认同这句话:最可怕的不是笨,而是比你聪明一百倍的人,还比你努力一千倍。

白居易自小就聪明异于常人,但更让人吃惊的是,他勤奋好学的程度也远非常人可及,用两个字形容是“自虐”,用一个字形容是“痴”

据他的《与元九书》记载,他白天学习写字作赋,写得手和肘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夜里如饥似渴地读书,读得磨破了嘴皮,口舌生了很多疮。由于睡觉的时间很少,他的眸子里总是一晃一晃的,好象飞着数以万计的珠光,年纪轻轻的头发就全都白了。

如果我们都有白居易这样的勤奋刻苦,那还有什么是学不会的!

→→工作上玩命般的狂

白居易为官40余载,无论在朝廷谏言,还是在州郡治理一方,都刚正不阿、恪尽职守、尽职尽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哪怕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堪称一个字“狂”

在朝廷担任谏言的左拾遗时,年轻气盛、豪情满怀的白居易可是将工作责任发挥到极致,频繁上书言事,希望皇帝以此补察时政,甚至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让皇帝下不了台,你看他谏言有多疯狂。好在广开言路的皇帝唐宪宗,对白居易谏言多方接纳,但是对他言事的直接和犀利,也感到不快,常向宰相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李绛没有落井下石,还以白居易是“一片忠心”来劝谏唐宪宗。

 皇帝青睐,宰相信任,白居易还真是幸运。要是在现在,你一天到晚在领导面前行使你的监督、谏言权力,指责领导的种种不足和弱项,早就玩完了。

→→写诗上着邪般的入魔

慈心的“总有一天,你的日积月累,会变成他人的望尘莫及”,这句话,用来形容白居易对写诗着邪般的入魔,是在恰当不过。

白居易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常常一事吟一诗,写诗、诵诗、改诗,已经达到如痴如狂的走火入魔境界,被称为唐朝的诗魔!他自己的诗“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就是形象的写照。

他每写好一首诗,都要反复诵读给身边的人听,反复修改,直到别人一听就明白为止,就如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诗描述的“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一样的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白居易一生留下作品3800余首,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真是像有些人评价的一样,拓展了唐诗的广度。

这样多首诗,在今天看来,都是写作狂魔,白居易被称为诗魔,也不足为奇了。

 ◎◎————————《四》————————◎◎

白居易的人生智慧,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闪耀着儒家入世和道家出世的思想,是他一生聪明和好命的思想根源 
  
白居易一生都在遵循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而且对自己的这种人生观直言不讳。他在《与元九书》中写到: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志在兼济,行在独善。

    他为官的时候,就是尽力践行着“兼济天下”的人生信条,在朝廷时建言献策,为老百姓发声;任地方官是,帮助当地百姓疏通河道、修筑堤坝、兴修水利......他还考虑周全地把治水的经验等工作方法,写下来刻在石头上让后人参考借鉴,可谓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晚年的时候,白居易践行着“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他在洛阳买了一套私人住宅用来安享晚年。吟诗作赋、写书作画、赏花拼命、饮酒唱酬,不亦乐乎。

成功,从来都不靠聪明与好命。白居易聪明绝顶,好命如潮,著作等身,他的成功和荣耀,皆是别人望尘莫及的拼命与自律的结果,是进退自如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一人生智慧应用自如的结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