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钱学森的侄子,2008年获得诺奖,坦言自己不是中国科学家!

 老黄说史 2020-01-22

他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伯父叫钱学森,却一辈子生活在美国!他是钱学森的侄子,2008年获得诺奖,坦言自己不是中国科学家!

1

作为吴越王钱镠之后的杭州钱氏家族,除了铸造了历史的辉煌外,在近代也是人才辈出。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当数大家所熟悉的钱学森。钱学森为钱镠第33世孙,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钱学禁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4年,钱学森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后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并于1935年前往美国,入读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毕业后,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在祖的感召下,冲破重重阻力,于1955年回到中国。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鲜为人知的是,与钱学森一同(晚一年)赴美留学的,还有他的堂弟钱学榘。钱学榘是钱学森大伯之子,小他3岁。钱学森的祖父为钱承磁,钱承磁生有二子,长子钱泽夫(钱家润),次子钱均夫(钱家治)。钱泽夫有一子一女,即钱学榘和钱学仁;钱均夫唯有一子,即钱学森。

后来,钱学榘家道中途没落,作为叔叔,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负担起了钱学榘姐弟的学费。钱学榘于1936年赴美,跟钱学森一样,也是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兄弟俩在同一个名校同一个系,传为美谈。钱学榘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博士学位后,一直在美国从事航空研究,成为美国波音公司高级工程顾问。

2

钱学榘的夫人李懿颖,是他一生至交好友李耀滋的亲妹妹。钱学榘与李耀滋同龄,都是1914年生人,两人的相识相知,也是非常有趣的。钱学森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时,钱学榘也从交通大学毕业,并在清华大学谋得一份助教的工作。叔叔钱均夫却对钱学榘说:“你在清华教书当然不错,可是学森到美国留学了,想要为国家做大贡献,你应该也要去留学。”钱学榘听从了叔叔叔的建议,报考了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而且同样报考航空专业。

当时,钱学榘与李耀滋的分数相同,而航空专业留美公费生只招一名。钱学榘已经发表论文七八篇,而李耀滋的论文比他少两三篇,于是钱学榘被录取。经此“一战”,钱学榘与李耀滋竟结为终生好友。李耀滋于翌年再考,终于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并获博士学位。

说起李耀滋,虽然知之者甚少,但是,简要了解一下他的事迹,人们就会有丰较为感性的认识了。李耀滋是杰出的美籍华人科学家,著名流体力学专家。祖籍福建闽侯,1914年出生于北京。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曾任麻省理工学院航天系教授。其后,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全美华人协会主席。生前为中美的航空事业作出很大贡献:他曾主持建造了中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首创麻省理工学院发明创新中心,亲自担任中心主任;他还曾担任美国华人协会主席,热心促进海峡两岸统一大业和中美之间友好交往,是“一国两制”方针提出的历史见证人之一。

3

钱学榘与夫人李懿颖共同育有三子,即钱永佑、钱永乐、钱永健。钱学榘的三子钱永健,是著名的美籍华裔生物化学家,2008年,与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两名科学家以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1952年,钱永健出生于美国纽约,由于父亲与舅舅都是著名教授与工程师,受其影响,童年时代的钱永健就显露出科学天赋。由于儿时患有哮喘,钱永健不得不尽量避免室外运动,他经常花上数小时在地下实验室中做化学实验。实验产生的鲜艳色彩让他着迷。

16岁那年,凭借一个金属易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调查项目,钱永健在美国全国性奖项“西屋科学人才选拔赛”中获一等奖。这项比赛现名“英特尔科学人才选拔赛”,是美国历史最久、最具声望的科学竞赛,参赛者以高中生为主,又称“少年诺贝尔奖”。

1968年,拿了美国优秀学生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1972年,年仅20岁的钱永健就得了获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学士学位。其后,又入英国剑桥大学读研究生。学校给他指派的导师,是理查德·阿德里安。当时,钱永健的大哥钱永佑刚好从英国牛津返回(后来,钱永健的哥哥钱永佑也成为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曾任斯坦福大学生理系主任,并且和钱永健一样成为了美国科学院院士)。钱永佑告诉弟弟,阿德里安是一位研究肌肉的电生理学家。钱永健顿时愣住了,因为那时他想研究的是大脑。

不过,阿德里安给了钱永健极大的自由度,钱永健开始研究如何观察大脑的神经信号网络。1980年,钱永健发明出检测钙离子浓度的染料分子。钙离子是生物体内的重要信号分子,因此,钱永健的这一发明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体内成像技术。很长一段时期,生物学家们忽视了钙离子的化学问题,化学家不了解钙离子信号的生物意义。兼具化学和生物背景的钱永健,则在多次失败之后有所斩获。

4

1981年,钱永健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在这里工作8年,成为大学教授。1989年,钱永健将他的实验室搬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现在他是该校的药理学教授以及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

1991年,帕萨诺基金青年科学家奖;1995年,当选美国医学研究院院士,比利时阿图瓦-巴耶-拉图尔健康奖,盖尔德纳基金国际奖,美国心脏学会基础研究奖;1998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94年起,钱永健开始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简称GFP)。绿色荧光蛋白是一个由约23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从蓝光到紫外线都能使其激发,发出绿色萤光。虽然许多其他海洋生物也有类似的绿色荧光蛋白,但传统上,绿色荧光蛋白(GFP)指首先从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中分离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最早是由下村修等人在1962年在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中发现。这个发光的过程中还需要冷光蛋白质水母素的帮助,且这个冷光蛋白质与钙离子可产生交互作用。

钱永健的研究方向为,改进GFP的发光强度,发光颜色(发明变种,多种不同颜色),发明更多应用方法,阐明发光原理。世界上应用的FP,多半是他发明的变种。他的专利有很多人用,有公司销售。

钱永健的工作,从八十年代一开始就引人瞩目。他可能是世界上被邀请给学术报告最多的科学家,因为化学和生物都要听他的报告,既有技术应用、也有一些很有趣的现象。因为钱永健在世界讲坛的高密度亮相,所以,很多年前很多人都认为他会得诺贝尔奖,可以是化学、也可以是生理奖。

众人的预言果然应验,2008年10月8日,钱永健和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因为发现和改造绿色荧光蛋白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5

2009年,获得诺奖后的钱永健,被香港中文大学颁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在颁授仪式上,钱永健说:“我在美国出生、成长,我不太会说中文,我是美国科学家,这一点很确定,我不是中国科学家。血统出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身分,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必出于一个开放的社会,自由的环境是培育科学家的要件。”

钱永健的这段话虽然让人听得有些刺耳,甚至还遭到许多人的吐糟,但是,他说得也算实情。作为一个科学家,不管他身处哪里,只要所做出的贡献是有益于人类的,是都可以让人理解和接受的。

其实,钱永健也曾有机会成为一位中国科学家的,只是,这个机会被他的父亲给弄丢了。

与他的伯父钱学森一样,他的父亲钱学榘也是出色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并拥有许多航空技术专利。在1939年曾经回国,抗战期间,钱学榘曾携夫人一同回国效力,进入位于贵州飞机发动机厂任总工程师,为抗战制造飞机。当时,飞机发动机厂属军队编制,他被授予上校军衔。他们的长子钱永佑,就出生在抗战的大后方贵州。

1943年委派至印度,组织运回了大量制造器材。曾参加设计出4吨载重货车、小马力航空发动机,为抗战期间大后方的机械制造工业、抗战的设施保障做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钱学榘赴美定居。曾担任美国波音公司工程师,长期致力于航空工程研究。

1949年,钱学森曾经劝说钱永健的父亲钱学榘回到中国,但是,钱学榘因顾虑到自己曾有过国军上校的一段“灰色历史”,担心回国会遭遇不公平的待遇,所以才决定加入美国国籍。因而,钱永健一出生就是个“美国人”,从而让中国科学界痛失了一位中国籍的诺奖获得者。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