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敬瑭丢掉燕云十六州真的对中国历史影响很大吗?

 不沉俾斯麦 2020-01-23

这是最近读史想到的,用不同历史时段来对比引出一点想法:
事实上,中原王朝的边疆地区丢失次数,那是数不胜数的,石敬瑭那一次,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但是在很多人眼里,那一次丢失似乎影响重大,果真如此吗?判断一件事情是否重要,我们可以放到不同的环境去对比一下:
如果汉朝的时候,某个藩王或者是起义军头领向匈奴献上燕云十六州,结果会如何?很明显的,匈奴根本不敢要,要了也保不住,以当时匈奴军队的战斗力,和汉军比其实相差悬殊,如果匈奴真收了汉朝边境领土,那汉军就不用深入大漠了。

▲五代十国时期燕云十六州

历史也是如此,西汉初年韩王信献出了晋阳,汉高大军一到,匈奴除了跑路一直退到平城搞诱敌深入外其实没啥办法,就是诱敌深入,还是吃不掉刘邦带的先头部队。如果匈奴真能吃掉刘邦,以冒顿的枭雄心态,怎么可能因为某个女人进言放刘邦跑路?
之后刘邦怀疑燕王造反,派大军讨伐之,这时候如果燕王学石敬瑭就能当皇帝,我相信谁也不会拒绝这种好事,可是显然,当时燕王也好,匈奴也好,都没这自信。所以匈奴根本没敢来,燕王跑路了。
东汉初年,卢芳占据边境几个州,彭啥啥也曾割据幽州,他们也都匈奴求救过,不过匈奴也丝毫不能阻止东汉大军收复失地。这个时段,燕云十六州重要吗?并不重要,就是送给当时匈奴,匈奴也守不住。大家实力悬殊。

如果五胡乱华的时候,某个将领或者藩王向慕容或者拓拔或者某族显出燕云十六州,结果会如何?很明显的,通常是两种情况,如果中原并未大乱,如石虎或者苻坚时期,那送了也没用,根本不敢收。如果是中原乱成一锅粥的时候,那送了只会让慕容或者拓拔进军更快一点,历史上没人送,也没能阻止他们先后拿下这一带然后继续南下华北。有人送,也无法阻止他们继续南下。
如果北周末年到唐初,某个失败者或者起义军首领向突厥献上燕云十六州,结果会如何?突厥不会要。历史上,这一时期,边境割据的那是多了,如高宝宁,如刘武周,如罗艺如梁师都,这些人都曾经投靠匈奴换个XX可汗的称呼,如果匈奴真想去拿下边疆大一块地盘,那是没人能阻止的,但是突厥始终就没这个想法,主要是,突厥政权内部凝聚力差,部落各怀心思,而且突厥后方漠北又有新部族产生,而且突厥军队战斗力不强,部族多而军队无纪律,装备又差。
这种情况下,突厥根本不可能动员全力集中整个草原的力量南下夺取中原或者和中原王朝展开长期对峙。既然如此,把燕云十六州送给突厥,突厥也不会收。收了也守不住,高宝宁、刘武周、梁师都,杨政道的下场很明显了。
再往下推论,如果元末明初,或者明末清初的时候元朝把燕云十六州给北方草原蒙古人或者明朝末年某人把这里给满清,结果会如何?估计是,元末给了也守不住,而明朝末年送给满清,能阻止满清继续南下夺取华北乃至中国吗?阻止不了,满清只要打败了李自成的大军,那绝不会满足于这里,反之如果李自成打赢了,满清也守不住这里。
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从上面分析来看,其实燕云十六州重要吗?根本不重要,只要换个时代,就算同样给了,历史绝不会是同样的结果,或者北方胡人根本不敢收,或者不愿意收,或者就算送了,想当儿皇帝也是做梦。为什么?其实军事要地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军队,如果你有足够强大的军队,那你自然可以夺取军事要地,反过来如果你军队很弱,那就算守着军事要地,那能守得住吗?

▲燕云十六州

类似的案例实在太多了,比如辽国和金国末年也是在宋朝这个大历史时段,他们都完全掌握着燕云十六州的险要,但是在新兴的北方女真和蒙古的进攻面前,完全是不堪一击,那燕山天险对他们来说有什么用?险要都控制着,根本守不住吗。
也因此从历史看,北宋和契丹的对峙只是这个特殊时段的特殊情况,其关键并不在燕云十六州的得失上,换到西汉初年东汉初年,就算北方胡人拿下燕云十六州,甚至如元朝末年完全掌握燕云十六州,那又怎么样?胡汉力量对比悬殊,胡人有马又如何?当时的匈奴以及元朝能挡得住当时的汉军和明军吗?
换了隋末唐初,就算突厥在边疆拿下燕云十六州,封了一堆代理人当小可汗那又怎么样?当时那种脆弱的突厥政权能旷日持久的阻止隋军唐军北上收复失地?南北朝时期中原到处是荒地,到处可以养马,你占据边疆养马地又如何?武器不行,内部组织不行,你马再多又如何?
反过来,南北形式北方处于绝对优势的时候,比如五胡乱华拓拔慕容杀进中原的时候,比如女真蒙古大举南下的时候,比如满清南下的时候,就是把燕云十六州送了,就能让其为自己所用了?人家有能力拿下华北甚至天下,为什么要为了那么一小块地盘帮你打天下呢?
所以,类似石敬瑭出卖燕云十六州换取契丹支持,以及之后北宋和契丹辽对峙的情况,之所以形成,根本原因并不在燕云十六州的归属上,而是在于南北双方综合组织、生产力、军力等等,恰好处在一个均势上,大家军力不相上下谁也吃不掉谁(如果军力悬殊,那优势一方可以快速席卷,根本形不成对峙,要形成均势需要双方都很强大),而且大家都有比较稳定的组织(不至于如五胡乱华那会中原动不动就天下大乱,或者如突厥那样动不动就崩溃),谁都能整合举国力量对抗,而且可以长期对峙,而不是轻易被一场内乱给击垮。而且大家都处在强盛时期,而不是衰亡期,因此可以长期僵持。这一切构成了北宋初年和北方长达百年的对峙,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一旦出现也绝不会因为一个战略要地的得失而快速改变。

从这点来说,石敬瑭丢掉燕云十六州重要吗?一点都不重要!如果契丹实力不够,就是送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契丹也不敢收不愿意收,收了也会被秒杀,根本守不住。如果契丹实力太强,那能自己拿下中原,为什么要给石敬瑭?恰恰是契丹有能力拿下并守住燕云十六州,但是无力拿下整个华北,才会出现历史的局面,而既然力量对比如此,没有石敬瑭,也有赵敬瑭,就算都没有,契丹迟早能凭自己的力量拿下燕云十六州,至少是拿下一大部分,事实上,在丢掉燕云十六州之前,燕山渝关一线的天险已经丢了,而且无力收复,这就说明了,这种对峙由于力量对比恰好,注定是长期的。
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重要吗?以当时的力量对比,就算北宋能利用辽国的错误通过一次不大(决定性的根本没这个力量)的军事胜利夺取了幽州又如何?接下来北宋有能力在辽国的大规模全面进攻下守住燕云十六州全部天险甚至北伐吗?在力量均势的情况下根本不具备这种实力,就算拿下幽州有养马地又如何?宋初北宋内陆养马也有20万匹,但是北宋骑兵还是打不过辽国骑兵。
而就算没有燕云十六州,以辽国的国力,至少可以保证让这一地区处在争夺状态成为双方缓冲区,而不可能让北宋充分利用之。以北宋初年之后的官僚作风,就算有幽州,北宋牧马业就真能大发展了?发展的牧马业就能组建超越辽国骑兵了?汉武帝对匈奴的优势可并不只是经过几十年休息多养了不少马匹,而是整体的国力军力优势啊。

而且辽国没有燕云十六州也有辽西辽东农业区,有渤海的农业区,甚至潢水地区都有一定农业,契丹的政府组织已经完善,绝不是没有燕云十六州就维持不了长期对峙的。同样的,历史的北宋宋徽宗时期的状况,就算之前长期占据燕云,真的就能挡得住女真大举南下吗?如果北宋还具备开国初年的军队战斗力和国防能力,那就算没有燕云十六州,难道就无法挡住女真?
总之,对一场战争,一个战略要地可能很重要,但是对两个国家的兴衰,那重要的并不是一块战略要地,而是当时双方的国力军力综合状况以及社会形势。是双方力量对比决定了战略要地的归属,而不是战略要地的归属决定了双方的力量对比。石敬瑭固然无耻,但是这并不是决定性的,柴荣就算睡王真的继续睡,通过闪电战拿下幽州,结果只会更早开始南北大战,拿下也未必守得住。而宋太宗也是如此,重要的不是战略要地,不是骑兵优势劣势,而是当时辽宋综合对抗,恰好在这里形成均势,如此而已。
经过网友反复讨论和质疑,写了个长篇大论的补充,诠释下我的想法:
一些传统的历史观念:
石敬瑭对契丹出卖燕云十六州,影响巨大,是南北关系的转折点之一。燕云十六州把握燕山险要,一旦被长城外势力占据河北平原就无险可守,而且这里是重要牧马地,一旦丢失,中原王朝则骑兵不振,另外这里人口和财力对辽国意义重大,对辽国成为长期稳固的体制有大贡献。由此,燕云十六州归辽国,注定了北宋的不振。
这种观念到底有多少人支持不好说,但是确实有,如果没有,请勿对号入座哈。我这个贴就是通过回顾历史背景来质疑这个观点。
首先,历史上首先是刘氏父子占据幽州,然后刘氏父子被李亚子所灭,后唐遂有幽州。这时候燕云十六州大部分还是在后唐中原势力控制下。但是即便是后唐在李亚子和后唐明宗的全盛时期,也无力把契丹势力从这一地区全面驱逐。如曹操伐乌桓,高齐伐契丹柔然突厥等。而且哪怕没占据燕云十六州,契丹和契丹的皇权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如灭渤海对契丹的意义个人觉得至少不下于夺取燕云。

▲五代十国后唐时期地图

问题在于契丹的崛起让南北力量对比大大拉平。契丹的文明程度大大高于之前的长城外各族。尔后后唐自己内乱,石敬瑭自己给契丹人的,只是大同盆地的山后各州,这些地盘归属契丹人,山西还有雁门之险要,并非无险可守,而山前各州,是赵氏军阀送给契丹的,并非石敬瑭送的。
过去我很不理解赵氏军阀的行为,正如史书借着契丹太后的嘴说的,对耶律德光:如果地方占据了渝关险要,那你就速回。对赵氏军阀:你就算要称帝,先击退契丹再南下不迟。可是我后来阅读了一些史料,特别是在梁晋争霸后期,和后唐庄宗明宗时期和契丹较量交涉的记录和背景,我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
事实是,华北王朝当时一直无力把契丹从整个燕云地域驱逐出去,燕山之险要,并未能彻底巩固。渝关这个险要其实没能恢复巩固。整体来说,当时大家处在对抗拉锯状态,这时候中原内战,局面一下子失衡,不仅仅是燕云十六州的问题,而是契丹是否能长驱直入中原的问题。
赵氏军阀也许算错了局面,但是他也是乱世出来的人,力量对比大小强弱他还是看得出来的,如果契丹真的弱不禁风,那他早就把契丹从山前地域完全驱逐出去,甚至打过燕山继续北上了,既然他在后唐一统稳固全国支持的情况下都做不到这点,现在后唐内战,他孤立无援,靠他自己能否挡得住契丹举国而来呢?就算挡得住,结果只是自己实力消耗殆尽,彻底无足轻重,作为一个藩镇,最大的利益自然是自保和地位,赵彻底投靠契丹的原因,明显是因为力量悬殊,如果力量真的没那么悬殊,那就算赵要投降,整个幽州藩镇的将士也不会支持他啊。
如果双方力量对比差距不大,幽州军队已经把契丹从整个地域驱逐出去,能够付出不大的代价就占据渝关险要,以此让契丹举国之兵无功而回,那赵氏就算自己看不清局面,总不能他身边将领们都看不清局面吧?五代可是藩镇将士逐帅的时代啊。结论是,并不是石敬瑭把一块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地盘白白的送给了契丹人,让契丹人做大。而是在激烈的对抗和斗争中,契丹成功占据了(武力威慑下的不战而胜)燕云十六州。而且这段历史充分说明了契丹体制的稳固,不是契丹如传统游牧民族那样内乱瓦解,而是中原王朝内战,契丹大举进攻,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在夺取燕云十六州之前和之后很长时间,契丹国势不断上升,皇权更加巩固。而且一直到北宋末年为止,国内无大规模内战和内乱。

▲后晋石敬瑭向耶律德光献上燕云十六州

而契丹当然不会以拿下燕云十六州作为满足,只是石敬瑭还有力量,中原藩镇还有力量,因此契丹满足于册封后晋当儿皇帝,但是哪怕在石敬瑭时期,后晋对契丹也并不是那么驯服的。而到石重贵上台,南北全面战争,一般都归咎为石重贵胡搞,但是契丹也想南下中原也是重要原因。从开战到石晋灭亡,到契丹立足不住撤退回家。整个战争过程证明,中原藩镇有能力阻止契丹南下,如果不是石晋自己内乱,契丹是无力南下的,历史哪怕后晋内乱之下, 契丹进了中原,都站不住脚。还有就是五代的藩镇体制,固然没有文官牵制碍事,但是这种体制无可避免的不断内乱。
之后后周周世宗北伐也证明了南北均势大致形成,契丹能够拿下并守住燕云十六州,但是无力继续南下夺取整个中原,而中原王朝有能力阻止契丹南下,但是无力把契丹从边境地域整个驱逐出去。柴荣固然是英年早逝,但是当时宋太祖可是随行的,如果大家判断当时军事形势,都认为契丹可伐,功败垂成,那没什么能阻止宋太祖上台把同样事情再做一遍把契丹人赶出幽州地区,事实上如果契丹真的很弱可以进攻,那从后唐一直到后晋到后周到宋太祖时期,早应该进攻契丹多少次了。他们不这么做,显然是认为,当时无力做到。

▲后周世宗柴荣

宋太祖认为必须统一四方,先消灭弱小敌人,积累财富和军力,才能和契丹一战。北宋大致统一了南方,消灭了北汉,疆域人口财富空前增长,兵力大大增强。于是到宋太宗时期双方再次激烈较量,这种较量到宋真宗时期才结束。宋太宗军事上可能不如宋太祖,但是他带的基本还是宋太祖手下那批宿将和百战精兵。如果说一次是偶然,两次三次多次较量的结果,再次证明了南北均势,契丹能够拿下并守住燕云十六州,但是无力继续南下夺取整个中原,而中原王朝有能力阻止契丹南下,但是无力把契丹从边境地域整个驱逐出去。契丹稳固占据燕云十六州就是长期斗争反复较量形成的这个均势的必然结果。
那么可以下结论了。首先,并不是石敬瑭对契丹出卖燕云十六州,而是随着长城外地域的崛起,作为这块地域势力代表的契丹人,必然南下,燕云十六州被占领,是一种必然,而不是出卖的结果。
燕云十六州确实把握燕山险要,一旦被长城外势力占据河北平原就无险可守,但是燕山上有太多可以南下的通道。并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历史事实是,就算南方占据燕山之险计算在力量对比范围内,当时华北王朝也无力阻止北方越过燕山南下。
燕云十六州这里也许是重要的牧马地,但是考虑到后唐的马匹数量和北宋初年的马匹数量,应该看到,在中原纷扰的情况下,就算幽州在手,中原王朝也不可能建立强大骑兵。汉唐初年历史也都证明了这一点。而随着中原的统一发展,就算没有幽州,到北宋前提,其马匹数量和骑兵数量都大大高于拥有幽州的后唐时期。

北宋牧马业最终能发展到什么高度,北宋骑兵能否超过辽国,是中原和长城北势力的社会状况和综合国力发展和对比共同决定的,正如燕云十六州是否能够被中原王朝控制,是中原和长城北势力反复较量近百年的结果一样。我们不能无视当时长期历史较量的结果,幻想燕云十六州归属北宋,北宋就此国力大增打垮辽国,重振汉唐雄风。正如我们不能幻想北宋中原有足够的牧马地,北宋体制能够高效率的保持和发展强大牧马业和骑兵一样。这都是当时现实的状况和较量的结果,无视现实那是YY。
燕云十六州在当时归属契丹,是当时长城以北地域发展和当地势力崛起的必然结果。燕云十六州的人口和财力肯定增强了辽国的国力,但是没有燕云十六州的时候,契丹也是社会不断发展,皇权不断巩固的。契丹不是一个蛮族利用中原势力脑残获得一个大金矿一步登天,而是自然的崛起发展,经过和中原王朝反复长期的较量,夺取并稳固的占据了燕云十六州,这种长期反复较量的结果应该说是一种必然。
由此,不是燕云十六州归辽国,注定了北宋的不振。而是当时历史出现了长城以北地域发展和当地势力崛起这个新的要素,这就必然导致局面和之前没有这个要素时候,大不相同。
类似的案例我们可以看看吐蕃的兴衰,在吐蕃崛起前和衰落后,青藏高原都再没有出现过强大的势力。但是恰恰是吐蕃盛衰的这200年和唐相始终,让唐受制于吐蕃的存在,导致其西部形势对比大大不如两汉,和之后的北宋(西夏的崛起和吐蕃密切相关,而西夏对北宋的威胁,远不能和吐蕃对唐比)。
但是这恰恰是当时历史环境的一个必然,而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一种现实过去不存在,现在存在了,你就不可能不考虑这个要素而空谈如果没这要素,我们能够如何如何。

YY北宋拿下燕云十六州就能如何如何的,可以看看辽金元的历史,女真人崛起的地域,远在汉代长城之外,蒙古人崛起的地域,也远在汉代长城之外,而且他们社会发展的程度都超越了历史的北方诸族。这恰恰是一种必然而不是偶然。如果说真如某些人臆想的那样,北宋有了燕云十六州,就能消除北方诸族的威胁,阻止北方诸族的崛起,改变靖康耻和蒙古入侵,那最简单的事情就是看看这个时期燕云十六州的主人。

辽国掌握着燕云十六州,辽国在长城外占据的地域和势力都远超过汉唐,辽国骑兵远超过北宋,但是辽国既没能阻止女真人的崛起,也没能阻止女真人的南下,反而被女真所灭。换了北宋掌握燕云十六州,以北宋社会面对女真崛起时候的状况,真的能靠险要加成就挡得住女真大军?宋徽宗北伐还打不过燕云十六州的辽人,而燕云十六州的辽人在女真进攻面前一触即溃,换宋人去守渝关和居庸关就能坚不可摧了?看看金人进攻面前的北宋一一陷落的城池不就很明显了?

金人入主中原,也是对北方诸族十分警惕,打草谷云云,多次派兵北伐,各种分而治之分化瓦解,这些用的并不少,可以说虽然金人没有南方,但是金人的体制并不亚于宋朝,军事体制可能比宋朝更有效率。而且金人彻底完全的占据着燕云十六州,而且在这之外更修了长城,金人在东北占据的领土之广更远远超过汉唐。
但是金人就是有天险地利加成,也既没能阻止大漠南北统一,又没能阻止蒙古南下,反而被蒙古所灭。换了北宋就真的能不一样吗?历史不能假设,历史的结果是诸多人群诸多势力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反复较量反复博弈的结果,认为一些偶然性就导致整个世界长期反复较量的结果彻底翻盘改变,这实在太不客观了。
就地利问题写两个再补充和诠释,这篇文章算是把自己想到的问题叙述的比较完整了。

▲靖康之变

重新诠释一下:
强调力量比险要更重要走过头了。首先,地利之险是力量对比的一个重要砝码,即使不能翻盘,至少可以延缓力量天平倾斜的速度,这是对的。在一次战役中,地形的优势,确实举足轻重,在一次战争中,一个战略要地的归属,确实举足轻重。
我说的无足轻重,应该是说在决定国家兴亡的长期较量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某块战略要地的归属,而是国家的社会状况,国家实力,国家体质这些因素。只有在这种规模的长期较量中,和社会状况,国家实力,国家体质这些因素相比,地利因素才是其中无足轻重的。
认为在决定国运的两大势力长期斗争中,地利会是压倒天平的稻草,我完全不赞同。纵观宋朝300年历史,我确实没看出地利就是压倒天平的一根稻草。如果是强弱悬殊,那直接碾压过去就可以了,有地利加成,就算能节约一些兵力和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一样会被碾碎。
如果是势均力敌,那地利到底归属谁,那是双方激烈斗争的结果,实际上纵观历史,那种势均力敌的长期较量,重大战略要地归谁,总是在反复争夺和反复易手后,归属在这个区域力量发挥更强的一方。这种势均力敌的长期较量,重大战略要地谁能稳固的拿在手里,本身就是双方实力对比的结果。
你的地理条件争夺这块地盘更有利一些,这本身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但是不要想有了一块地盘就能如何如何,因为除非强弱悬殊,否则你知道这块地方重要,人家也知道,你占据了,人家就会来争夺,能不能稳固占据,要看长期争夺的结果。
占据的一方确实能在短时间节约兵力和资源占据更大的地盘,但是长期较量你能否拿得住,那要看整体力量对比,整体力量对比不利,你就算有地利加成,一样会守不住,不是说敌手只有强弱悬殊才能拿下你的地利,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你坚守的地利是否适合坚守,双方能在这一地区投入的力量大小强弱等等,都决定了这块地方的归属。不考虑这个因素空谈这块地方形势有利,我占据了就能节约一大笔兵力和资源,甚至反过来击败敌人,只怕未必。
比如说比如周齐战争中的河阳要塞和潼关。前者可以说是北齐的国门,后者可以说是北周的国门,这两个要地一旦失守,双方都会在对方面前无险可守。但是,这绝不是说我具备优势,就可以占据这块地方。从理论来说,你占据敌人这个要地,退可以依托其坚固形势防御以少量兵力和资源掩护更大的地盘,进可以长驱而入灭亡敌国。但是如果你和敌国强弱悬殊,大军自然可以全力争夺敌人要地,一旦拿下可以长驱直入。
但是如果你和敌国势均力敌呢?那这个要地是好,但是属于敌方的最后一道防线,关系着敌国国运,对方一旦有失,会举国来争夺。而你既然不具备一举灭亡对手的优势,你就不可能同样动员举国力量和敌国来争夺这块要地,因为这是对手的国门不是你的国门要地,如果你在不具备灭亡对手的条件下投入举国力量和对手争夺在对手地盘的要地,那这是极为冒险的举动。在势均力敌的较量中,距离的远近,后勤的方便,能够投入力量的幅度,战斗的决心,这一样都是重要加成啊。
长期博弈下去,就算你暂时占据这块要地,你也不敢随便动员举国之力去和人家倾国之兵争夺敌人的国运要地。这块要地固然有防御加成,但是既然你能够投入的力量远低于敌国,那敌国的举国之力,一定会克服这个加成攻克这个要地。因此,在长期势均力敌的斗争中,一块要地的归属,从根本来说是看国力对比而不是说这里战略地利有利,我们就要拿下,这种扩张很容易演化为追求无限的安全,而这种追求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是很危险的。
优势者争夺棋子棋子当然有意义,这关系着彻底击败对手。势均力敌者争夺棋子当然也有意义,这关系着双方势力的消长。而等到双方内部状况发生重大改变,实力对比完全失衡,那时候,,就算败者手中的棋子再多也无法保全自身,甚至拖延一下时间都很困难的。
从来没听说优势的一方不尽力扩张自己的利益,直到再也吃不下更多的。从来没听说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不去争夺利益,那是寸土必争,直到反复较量证明了大家势力的划分线。但是,等子孙衰败了,什么样的山河之固也是守不住的,无论先辈为子孙争夺多少利益,也是守不住的。这是所有人都知道,但是明知道也不会放弃争夺的。
我并不反对趁国力强大的时候,建立自己的战略地理优势,我反对的是,认为只要有战略地理优势,国家就能强大了。而且很多人谈燕云十六州的意义,更是无视契丹和中原王朝反复较量的过程,空谈如果北宋某次战役打的好一些,就能夺取燕云十六州,甚至在这些人想象中,就此趁势把辽国灭了。
确实,如果有绝对优势的实力,自然可以碾压对手。但是既然没有这种实力,那战略地理优势就根本得不到。燕云十六州属于长城外势力本来就是长城内外势力反复较量的结果。你可以说这加强了契丹的力量,但是契丹本来就是靠自己力量夺取和守住了燕云,这种加强本身就是较量的结果,而不是说,契丹凭空空手套白狼拿下燕云这个大金矿,从此不可战胜,或者如果北宋一次偶然性军事胜利就能夺回燕云十六州,把辽国打回原型。
历史事实就是,当时那个时代,恰恰就是长城外势力不断崛起,一波接一波的南下,不但中原王朝逐步由盛转衰,就是长城外的固有势力,也是一个个的完蛋。
长城外的固有势力,在有战略地理优势(其优势程度远超过汉唐,更超过北宋最大的奢望)加成的情况下,在有远超过北宋的强大骑兵的情况下,在有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国家组织的情况下,在有当时延续千年的对北方各种分化遏制传统的情况下,在有当时世界第一流的守城技术的情况下,既无法阻止北方新兴势力崛起,又无法阻止新兴势力南下灭亡自身。
那么北宋拿下燕云十六州就能延缓自身的衰败 让没落期的子孙们,能在强敌手底下多苟延残喘几个回合了?这等于说一个被另一个高手打的鼻青脸肿,夺走了坚甲利兵的高手,看到另一个高手拿着夺下来的坚甲利兵,还是打不过新兴的高手,然后幻想如果自己还继续穿着坚甲利兵,有这个加成,就能如何如何了……
最后一次补充内容:
确实搞笑,不过并不符合我的观点,其实我觉得我之前最后说的够清楚了,黑色裂变估计理解不了短期和长期的分别,没兴趣看长篇大论,偏偏又太喜欢居高临下下结论。为了避免他误导别人,我只能重新解释一下:
从一场战役,一场战争的角度,地形的优势,确实举足轻重,一个战略要地的归属,确实举足轻重。我说的这种因素是无足轻重的,是说在决定国家兴亡的长期较量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某块战略要地的归属,而是国家的社会状况,国家实力,国家体质这些因素。只有在这种规模的长期较量中(而不是某一次战斗,某一场战役,某一次战争中),和社会状况,国家实力,国家体质这些因素相比,地利因素才是其中无足轻重的。
认为在决定国运的两大势力长期斗争中,地利会是压倒天平的稻草,我完全不赞同。纵观宋朝300年历史,我确实没看出地利就是压倒天平的一根稻草。如果是双方社会状况导致双方力量对比强弱悬殊,那直接碾压过去就可以了,有地利加成,就算能节约一些兵力和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一样会被碾碎。
如果是双方国力处于基本上一个级别势均力敌的状态,那地利到底归属谁,那是双方激烈斗争的结果。势均力敌的长期较量,重大战略要地归谁,并不一定是先控制这块要地的一方,更不会是在某个阶段拿下这块要地的一方。一块战略要地在这种级别的较量中归谁所有,通常总是在反复争夺和反复易手后,归属在这个区域力量发挥更强的一方。这种势均力敌的长期较量,重大战略要地谁能稳固的拿在手里,本身就是双方实力对比的结果。
除非强弱悬殊,否则你知道这块地方重要,人家也知道,你占据了,人家就会来争夺,反过来人家占据了,你也不会容许别人在这里安家。一个重要战略要地被其中一方稳固占据,或者双方谁也不能占据,成为双方缓冲区等不同的状态,要看国家的社会状况,国家实力,国家体质这些因素。而这些决定了长期争夺的结果。
占据一块战略要地的一方确实能在一次战斗,一场战役,一次战争中这种短时间状态里,获得节约兵力和资源地盘的地利的加成,但是长期较量你能否拿得住这块地盘,不取决于你这点加成,哪怕你占据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地。
而是要要看整体力量对比,整体力量对比不利,你就算有再好的地利加成,一样会守不住,不是说敌手只有强弱悬殊才能拿下你的战略要地,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你坚守的地利是否适合坚守,双方能在这一地区投入的力量大小强弱等等,都决定了这块地方的归属。不考虑这个因素空谈这块地方形势有利,我占据了就能节约一大笔兵力和资源,虚弱时候可以加成自身,有利时候可以反过来击败敌人,那是把短期战斗和长期较量混为一谈。
短期较量,你占据地利排除其他因素,当然有加成,长期整体较量,你有加成又如何?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十万夫开得了不?开不了我分兵包围你饿死你行不?你坚不可摧,我找内应收叛徒行不?再其次,我找机会奇袭行不?何况哪里的那么多一夫当关的要地?
短期较量,你先占据一块要地,就是力量加成就是一个筹码,但是长期较量,你先占据某块战略要地,这根本不值一提。我不用有绝对优势,有绝对优势我自然可以一举消灭你,不用谈某块要地了。哪怕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大家都会由力量对比和反复较量形成相对的均势,在均势之外,哪怕一块战略要地再好再重要,哪怕这块地盘是你先占据了,和整体力量对比相比,根本毫无意义。
我并不反对趁国力强大的时候,建立自己的战略地理优势。我反对的是,认为只要有战略地理优势,国家就能强大了。你短期来说,你有实力,占据一块要地或者险要地形当屏障,当然有利。就算别的都无视,这块地盘归你,本身就是加成。但是从长期来说,你没有实力,这点加成根本毫无意义。我甚至不需要建立对你的绝对优势,只要我持续投入的力量比你高,建立持续的相对优势就足够了。你再坚固的要地也迟早守不住的。迟早被迫或者主动放弃和我争夺这块要地。
因此在这种长期斗争中,一旦均势形成,大家甚至会主动的放弃一些距离敌人太近,而距离自己太远,或者更利于敌方投送力量,而不利于自己投送力量的战略要地,哪怕这地方再重要,哪怕这地方形势再好也一样。
很多人谈燕云十六州的意义,是单纯谈这地方占据了多有利,无视契丹和中原王朝反复较量的过程,空谈如果北宋某次战役打的好一些,就能夺取燕云十六州,甚至在这些人想象中,凭着这个加成,就此可以趁势把辽国灭了,或者让辽国就此衰弱。
燕云十六州属于长城外势力本来就是长城内外势力反复较量的结果。你可以说这加强了契丹的力量,但是契丹本来就是靠自己力量夺取和守住了燕云,这种加强本身就是较量的结果。而不是说,契丹凭空空手套白狼拿下燕云这个大金矿,从此不可战胜,或者如果北宋一次偶然性军事胜利就能夺回燕云十六州,把辽国打回原型。
确实,如果有绝对优势的实力,自然可以碾压对手。但是既然没有这种实力,那战略地理优势在这种长期反复的较量中,你就根本得不到,得到了也守不住,甚至不该守不能守。守住一块要地固然重要,如果坚守这个要地会耗尽自身国力,那应该坚守吗?最好的例子,就是明末的山海关外的宁锦走廊,这里单就地理看,占据了确实是加成,毕竟是块位置重要的要地。但是在明末那种战略态势下,真的应该坚守吗?
历史事实就是,当时那个时代,恰恰就是长城外势力不断崛起,一波接一波的南下,不但中原王朝逐步由盛转衰,就是长城外的固有势力,也是一个个的完蛋。
长城外的固有势力,在有战略地理优势(其优势程度远超过汉唐,更超过北宋最大的奢望)加成的情况下,在有远超过北宋的强大骑兵的情况下,在有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国家组织的情况下,在有当时延续千年的对北方各种分化遏制传统的情况下,在有当时世界第一流的守城技术的情况下,既无法阻止北方新兴势力崛起,又无法阻止新兴势力南下灭亡自身。
那么北宋拿下燕云十六州就能延缓自身的衰败,让没落期的子孙们,能在强敌手底下多苟延残喘几个回合了?这等于说一个被另一个高手打的鼻青脸肿,夺走了坚甲利兵的高手,看到另一个高手拿着夺下来的坚甲利兵,还是打不过新兴的高手,然后幻想如果自己还继续穿着坚甲利兵,有这个加成,就能如何如何了……
我说的再直白一点,如果战前让宋太宗知道自己争夺燕云十六州的过程和后果,让他对辽宋双方军力和能做到的水平有个清晰的认识,他真的会再去全力和契丹争夺这块地盘吗?哪怕这块地盘对契丹如何重要,获取这块地盘对北宋如何有利?宋太宗自己战后发誓再不伐辽的表态就很明显了。
这块地盘再好凭你现在的力量和与敌人力量的对比也拿不下,拿下也守不住,那你拼命去夺取干什么?嫌自己军队太多,物资储备太丰富要打打败仗消耗点?反之对敌人也是一样。河北不好吗?中原不好吗?如果辽国能够占据河北占据中原辽国会因为拿下了燕云就不继续南下了?为什么宋辽能达成和平?因为大家都通过长期较量认识到,继续打下去,根本不可能再获得更多了,拿下也守不住,这才是和平的原因:两个国家的长期较量决定因素不是地利,而是双方综合的力量对比。
具体案例分析:周齐战争中的河阳要塞和潼关。前者可以说是北齐的国门,后者可以说是北周的国门,这两个要地一旦失守,双方都会在对方面前无险可守。但是,这绝不是说我具备优势,就可以占据这块地方。从理论来说,你占据敌人这个要地,退可以依托其坚固形势防御以少量兵力和资源掩护更大的地盘,进可以长驱而入灭亡敌国。但是如果你和敌国强弱悬殊,大军自然可以全力争夺敌人要地,一旦拿下可以长驱直入。
但是如果你和敌国势均力敌呢?那这个要地是好,但是属于敌方的最后一道防线,关系着敌国国运,对方一旦有失,会举国来争夺。而你既然不具备一举灭亡对手的优势,你就不可能同样动员举国力量和敌国来争夺这块要地,因为这是对手的国门不是你的国门要地,如果你在不具备灭亡对手的条件下投入举国力量和对手争夺在对手地盘的要地,那这是极为冒险的举动。在势均力敌的较量中,距离的远近,后勤的方便,能够投入力量的幅度,战斗的决心,这一样都是重要加成啊。
长期博弈下去,就算你暂时占据这块要地,你也不敢随便动员举国之力去和人家倾国之兵争夺敌人的国运要地。这块要地固然有防御加成,但是既然你能够投入的力量远低于敌国,那敌国的举国之力,一定会克服这个加成攻克这个要地。因此,在长期势均力敌的斗争中,一块要地的归属,从根本来说是看国力对比而不是说这里战略地利有利,我们就要拿下,这种扩张很容易演化为追求无限的安全,而这种追求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是很危险的。
优势者争夺棋子棋子当然有意义,这关系着彻底击败对手。势均力敌者争夺棋子当然也有意义,这关系着双方势力的消长。而等到双方内部状况发生重大改变,实力对比完全失衡,那时候,就算败者手中的棋子再多也无法保全自身,甚至拖延一下时间都很困难的。
当然,力量均势既可能事先有一个估计,既常说的天然疆域,也可能是打出来的结果。优势的一方往往尽力扩张自己的利益,直到再也吃不下更多的。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大家也往往寸土必争,直到反复较量证明了大家势力对比的结果。但是,等子孙衰败了,什么样的山河之固也是守不住的,无论先辈为子孙争夺多少利益,也是守不住的。到时候决定命运的,不是你之前为子孙捞了多少家业,而是子孙到时候的状况如何,还有没有生机和活力,如果还有一些,那可能会丢掉之前很多利益,但是还能剩下一次。如果完全没有,就算你先前攒的家业再多也禁不住败的,靖康的北宋和明末的不同结果就说明了这一点,朱元璋给子孙留下的家业肯定多过宋太祖太宗给子孙留的,但是恰恰是后者败了个彻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