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二十九 ,蒸馒头”

 藏书胜似藏金 2020-01-23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腊月二十九的馒头一定要蒸好,这可是代表着人们各家的“面子”。人们会把馒头做成不同的形状,如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精心准备好的馒头,等到大年初一要摆上供桌,有人拜年时,就会对着馒头“品头论足”,因此,腊月二十九的馒头一定要做得又好看又好吃,这才有面子,也才吉利,更会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渐渐地,随着风俗习惯的演变,目前,蒸馒头已只是单单为了一个“蒸”字,寓意蒸蒸日上。

在我国春节的民俗中,在这天要把已经发好的白面蒸成馒头,谁家的馒头蒸得大、蒸得好,在新的一年里,谁家就会蒸蒸日上,讨个好彩头。虽然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居民家里用大锅蒸馒头的情景,但人们讨吉利的习俗依旧未变,腊月二十九这天,超市、市场里的大馒头还是很受欢迎的。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早在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夕,即小年夜;

腊月二十九日,俗称“小除夕”。家中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且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也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

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不仅仅是向祖先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感恩与思念。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庄重和重要。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清晨请祖,少数地区在除夕日下午到黄昏时请祖。

二十九,去打酒

在新年大餐中,酒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腊月二十九,称作“二十九去打酒”。中国人还会准备些酒。可以看到是“打酒”,不是“买酒”。因为在旧时代,人们买不起瓶装酒。他们用自己的瓶子或坛子等器具去买酒放在一个大容器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