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出名了!常熟又惊动了央视...

 張惠軍 2020-01-23

昨晚(1月22日),央视4套

《远方的家》第94期《常来常熟》

40多分钟专篇报道了常熟。

《远方的家》

是央视一档大型日播旅游栏目,

览长城内外、行江河万里、阅百山百川,

这次,终于走进了常熟,

是寻一碗蕈油面的鲜而至?

还是为着虞山尚湖的风光?

点击下方视频,

小编给你录全啦~

 第一站:虞山脚下 尝一碗蕈油面

常熟人早餐爱吃面,其中尤爱用野生蕈做浇头的蕈油面。松树蕈是常熟虞山的一种特产,以前只有在每年的五月和十月才有,现在基本上每个季节都可以吃到,用蕈油做成浇头的蕈油面鲜美异常。

蕈油面味道好的关键在浇头蕈油,常熟人熬制蕈油通常只用菜籽油,将葱姜爆炒出香味后加入野生蕈翻炒,只用盐和酱油调味,最后放入足够的汤,熬煮上十几分钟就可以出锅。

蕈油面配上焖肉、炸鱼、素鸡以及腌制过的香椿等浇头,吃的时候再辅以姜丝和香菜,又有一番独特的味道。

饥饿和寒冷一扫而空,这个面吃起来味道特别香,既有野生菌的植物的芳香,面的表面有蕈油的包裹,面又变得非常润滑,它的口感和味道都非常好,而且不油腻。


孙亚鹏

央视记者

蕈油面汤看似浓稠,却并不觉得厚重,蕈的口感润滑厚实,汤也格外清甜,甜美。

早饭在虞山脚下吃一碗蕈油面,吃完定要去兴福寺走上一圈。


 第二站:湖甸烟雨 赏江南写意山水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是明代诗人沈玄《过海虞》中的诗句,它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常熟城依山而建、水网密布的特点。

摄制组来到虞山南麓的尚湖,在这里,他们感叹:好一幅湖甸烟雨的泼墨山水画。而这一切,都归结于常熟人痛定思痛的生态修复。

三十多年来,从原来的围湖造田到后来的退田还湖,尚湖的生态恢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变的过程,从干涸到烟波飘渺,从荒芜到鸟语花香,尚湖终于找回了自己最初的面貌。

干涸的尚湖终于又和长江连通在了一起,重新呈现千顷碧波的美景,生态修复改变的不仅是水土气候,也改变着人的观念。

现在,常熟全市已经修复了沙家浜、南湖荡、昆承湖等湿地湖泊,全市湿地面积为33.7万亩,有人把常熟称作是一座漂浮在湿地上的城市。2018年10月,常熟被评为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之一。


 第三站:常熟特色美食 一品锅

常熟蒸菜是常熟菜肴中间的一个品牌菜,是常熟菜的招牌。常熟蒸菜历史久远,过去常熟人习惯在煮米饭的时候将菜肴放在竹蒸格里一同蒸,饭香菜鲜,还节省了时间和燃料,到了清朝末年,才渐渐形成了如今的常熟蒸菜。

常熟一品锅,是常熟蒸菜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道,鸡肉、冬笋、火腿、虎皮肉、炸鱼、鸽子蛋、蛋饺等食材,经过粗加工后,把所有食材放在一个平锅里蒸,待所有原本的鲜味沉淀下来,整个汤怎一个“鲜”字了得。

要知道,常熟蒸菜单就一个“蒸”字就有干蒸、汤蒸、粉蒸、熟蒸、生蒸五大类。


 第四站:无人驾驶 感受滨江新动力

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智能车辆系统、车辆自动操作系统、动力传动总成等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摄制组来到滨江,体验了北理慧动和苏州金龙海格客车联合开发的无人驾驶电动大客车,据了解,光是这辆车上应用的就有八项专利发明。

目前,无人驾驶客车的努力方向是缩短车辆对周边环境的判断时间,并快速给予车辆准确信号,做出更加灵敏的反应。


其实,

科技创新在常熟并不是新鲜事,

自古以来,

这里的人闯劲十足,

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创造着梦想的生活,

就像常熟所处的这片长江三角洲一样,

年轻,并充满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