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鼠献瑞,百花迎春!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中国绿色时报副刊恭祝全国各地的读者朋友庚子年新春愉快,阖家欢乐! “子鼠神破混玄,天开;从警,戒身以平安;从捷,迅足以登先;应万物之灵,吐物华天宝之兽。”在李长卿的《松霞馆赘言》中,鼠被称为开天辟地的神兽。 传说天地之初,混沌未开。鼠勇敢地把天咬开一个洞,太阳的光芒终于出现,阴阳就此分开,万物开始自然生长,民间俗称“鼠咬天开”。中国古代学者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释说,黑天苟地,混沌一片,鼠,时近夜半之际出来活动,将天地间的混沌状态咬出缝隙。鼠也成为开天辟地的英雄。鼠的图腾,象征着对太阳的崇拜、对光明的追求,因此人们也把它当作一种子神来崇拜。 鼠很早就进入了我们的文化视野中。《山海经》当中就记有“有兽焉,其状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獋犬,以其尾飞,名曰耳鼠......”。 而鼠的这些特质,在我们的文化中也有所体现。在中国传统的国画中,鼠总是和各类植物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幸福观念和生态观念。 在传统的国画中,有一个常见的题材,就是松鼠与葡萄。一枝叶,一只鼠,将自然的魅力完美展现。 大自然中的松鼠,奔跳于树枝之间,对人畜庄稼不构成伤害,加之活泼灵动,常摇动着一条蓬松的大尾巴,世人多喜爱,也是画家最喜描绘的小动物之一。松鼠与葡萄都意味着多子多福,此外,鼠谐音数字的数,还是富贵绵延的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生命观和生态观。 著名画家齐白石就曾画过一副《葡萄松鼠》。在画面中所绘粗壮的松树下,葡萄藤缠蔓绕,果实累累,墨笔画出的几片巨大葡萄叶,蓬勃的葡萄叶间,龙蛇般穿插的是蜿蜒曲折的葡萄藤,或浓或淡,藤叶以书法入画,如行草般纵横挥写,一大串成熟饱满的紫色葡萄,从叶子后直直垂下,笔致写意却又晶莹如生。 松鼠葡萄图 齐白石作 而松鼠葡萄加上长寿的松树,题材寓意多子多福,生生不息。葡萄架下两只可爱的松鼠,正翘着蓬松的尾巴,各自低头抱着一颗葡萄,大啖不止。几颗已熟透的葡萄散落在地上,对面的松鼠则趴在地上,翘着蓬松的尾巴,用渴望的眼神一动不动地紧盯住同伴。 此外,他还绘制了《鼠樱图》《鼠桃图》《丰年图》等。这些国画融合了动物和植物,毫无违和而且怡然自得,体现出一种自然和谐之美。 《食荔图》为一帧团扇,其构思与《菖蒲鼠荔图》大致接近。画中老鼠偷食苦瓜及红荔饶有趣味,画家将老鼠的憨态与顽皮神态鲜活地表现出来。所写为一只白鼠啃食三只荔枝,荔壳散落于地,另有三片绿色的荔叶陪衬。由于此画写在瓷青纸万年蓝上,故老鼠的 “白” 与荔枝的 “红” 在蓝色底纸的衬托下,显得尤为抢眼。而在画作中,“荔枝” 有语带双关之意,“红荔” 与 “红利” 谐音,而 “荔枝” 又有 “一本万利” 之义,故老鼠啃食荔枝,具有吉祥寓意,其画中的内涵,已然超越了画作本身。 菖蒲鼠荔图 朱瞻基作 纵观这些画作,既有林间之鼠,也有草地的鼠。鼠的一大特点就是机敏伶俐,包括它的机灵和性能通灵两个方面。鼠嗅觉敏感,身体十分灵巧,穿墙越壁,奔行如飞。民间还认为鼠性通灵,能预知吉凶灾祸。鼠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对自然界将要发生的不测如地震、水灾、旱灾、蝗灾等做出一定的反应。因此在古代,鼠在人类心目中变成了通灵的神物。鼠还有极强的生命力,它的繁殖力强,成活率高,这也奠定了它在自然界中成为数量最多的动物之一。 鼠通常会与蝙蝠、石榴、葡萄、瓜子、寿桃、桂花、鲢鱼、白菜等动植物组合,利用谐音和象征手法创造了多子多福、福鼠临门、灵鼠闹春、禄鼠高晋、寿鼠延年、财鼠兴旺、瑞鼠顶桂、鼠年有余、鼠满粮仓等年俗文化。这些绘画艺术也为我们勾勒描绘出鼠这一物种在中国文化中的丰富内涵和独特意义,也让我们从中感受到鼠文化的多彩精深。 ![]() ![]() |
|
来自: mengk4fz0yyf5h > 《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