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涮羊肉▲ 【涮羊肉】汉、满、回等族传统菜肴。亦称“羊肉火锅”。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作法是:选用内蒙古集宁绵羊,用“小三岔”部位冷冻后,以弯刀切成薄片,用筷子夹到火锅内滚汤中涮熟。另配有芝麻酱、酱豆腐汁、韭菜花、卤虾油、辣椒油、酱油、芝麻油、糖蒜等为佐料蘸食。火锅中放口蘑汤,另备白菜、粉丝等,以调腻口。主食则多用小烧饼。涮羊肉起源于火锅食法。早在1400年前,即有铜火锅。17世纪中叶,涮肉火锅成为清宫冬令佳肴。从此流行开来。北京则成为涮羊肉的盛行之地。 涮羊肉 “锅底” “小料” 基础版:芝麻酱(分生熟,基本都是二八酱,两分花生酱,八分芝麻酱)+韭菜花+酱豆腐 升级版:醋、酱油、现炸辣椒油、卤虾油、香油、葱末(葱白为佳)、香菜末和(黄酒)分开上桌,自行搭配。 “羊肉” 羊肉的八大部位。 ![]() 大三叉:后腿上部,非常肥,口感肥嫩。 ![]() 羊筋肉:靠近肋骨的腰窝肉,五成肥,口感脆香。 ![]() 羊上脑:脖子附近,三成肥,口感嫩嫩的。 ![]() 羊磨裆:位于臀部,二成肥,肥瘦相间。 ![]() 羊里脊:脊椎附近,纯瘦。 ![]() 羊腱子:小腿肉,纯瘦,口感脆嫩。 ![]() 一头沉:后腿外侧,偏瘦。 ![]() 黄瓜条:后腿内侧,肥瘦相间,最柔嫩的地方。 ![]() ![]() “涮品” 除了鲜羊肉,还有百叶、白菜、粉丝、酸菜和粉丝等涮品。配以糖醋蒜、芝麻烧饼和杂面,都是相当接地气儿的东西,但是也就是这些接地气儿的东西做出了最烟火气的味道。 ![]() ![]() ![]() ![]() “入锅顺序” 吃之前要先涮几片羊尾油,肥肥锅儿,这样涮出来的羊肉,油润鲜嫩不发柴。 ![]() 先肉后菜,夹起一片肉在锅中来来回回涮几次,略带粉嫩时口感最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