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就十二个字

 安麓散人 2020-01-24

来源:物道精致生活(ID:wudaojieqi)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孔子曾与弟子有过这么一段对话:

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 

子贡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 

颜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三子所持各异,问于夫子。夫子曰:“由之所持,蛮貊之言也。赐之所言,朋友之言也。回之所言,亲属之言也。

这是中国传统对人际关系的伦理态度大观。

亲属之言是对亲人的态度,即无条件奉献自己的爱。朋友之言则是有条件的爱。而蛮貊之言是对陌生人的态度,即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对这三者,儒家的态度更像我们传统认知里的:“亲人要亲,熟人要熟,生人要生。

但马未都曾说过:“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

简言之,对亲人要亲而有度,对生人要生但良善,对熟人是熟能交心。

私以为,这是现代人最好的人际关系。

亲人要生

社会学家费孝通这么比较中西亲密关系:

西方的家庭如一捆柴,几把困成一束,各司其职,界限分明;而中国家庭如石子投入水中形成的波纹,以一个人为中心,一圈扣着一圈,相互联系,含糊不清。

极目所见,我们常看到父母对子女的过分保护和干预,看到婆媳之间不冒硝烟的战火,看到亲人们黏糊的人情。

只因我们是亲人,便可不分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便对吗?

周国平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而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界限。

人与人之间有条隐形的线,我们精心维护着独立性和空间性,使之成为自己。妄图冲破防线,如洪流决堤。

所以亲人最好的关系,是有适当距离的亲密,一种亲而不密的陌生感。

这距离是一种尊重,一种界限感,我们老话常说:“与父母保持一碗汤的距离。”便是子女端着热汤送到父母家时,刚好不冷不烫,恰到好处。

有了距离,别人收获了尊重和空间,我们得到了从容与余地。

它还是一种陌生感。终其一生,我们都无法真正认识父母,是因为我们早已带着“作为儿女”的角色认知先入为主去认识他们。

当亲人变生,我们重新拥有一种陌生感时,会发现,在他们漫漫几十年的时间里,会感知到岁月在他们身上镌刻下的痕迹,认识到他们从少年到老年的人生轨迹。

他们坚定的眼神也曾在年轻时迷惘过,坚实的臂弯也曾有过脆弱的时刻,一头白发里也藏着一段帅气美丽的青春。

亲人要生,能认知彼此的人生。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而这必定有一条清晰的界限。

在这条界限内这边,我们风雨同路,彼此包容;在界限另一边,我们坚守内心,彼此尊重。

生人要熟

城市间林立的钢筋水泥,人群中匆匆的冷漠面庞。陌生与淡漠,如今成为了我们不得不接纳的人际现状。

如今人与人之间,多了几分戾气,少了几分善意;冷漠弥漫其中,真诚淡然无踪。

所以谈生人要熟,有人就会疑惑,面对一个热情的陌生人,要防备他有什么企图。

生人要熟,是指面对陌生人的一种善意。

作者:物道,来源:物道精致生活。每晚7点,用文字诉说美好生活方式,为你搜罗全世界匠心好物。跟着物道,把日子过成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