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唐韦庄诗人用《世说新语》典故:多了一分平和与乐观

 寥斋 2020-01-24

提及韦庄,似乎大家想起的皆是他的词,但其诗歌更是拔于流俗的唐诗余响。韦庄在其诗歌《乞彩笺歌》中说:

'我有歌诗一千首,磨砻山岳罗星斗'

可见他是晚唐时期一位多产的诗人。

他多感时伤逝、咏史怀古、羁旅行役的作品,不同题材的诗歌在用典方面亦是不同。他的诗歌以艺术成就颇高而见长。

其中,典故的运用更是新奇可爱。一些统计数据表明,韦庄的诗歌引用《世说新语》典故率最高,这样的诗歌占其在《全唐诗》及其外编补编中现存诗歌总量的 8%。用典因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不同而不同,浅显明了,通俗易懂。

接下来本文以韦庄为例,简单分析一下诗人用《世说新语》典故的用典类型特征及其用典时的文人心态。

一、用典特色分析

韦庄诗方面,今传《浣花集》十卷,其中所录皆为古近体诗。纵观韦庄现存诗歌用典情况,其所引典故的类型大致有神话故事传说、历史人物轶事和著名篇章美句三类典故,典故来源亦相对较集中,大都来源于《庄子》、《史记》、《汉书》、《老子》、《楚辞》、《世说新语》等,其中除《史记》典故外,数《世说新语》典故比重最大,其诗多用魏晋之际名人隐士的典故。

韦庄所使用的《世说新语》典故涉及言语、任诞、容止、识鉴、文学、纰漏、赏誉、栖逸、雅量、德行、术解 11 门。其中言语、任诞 2 门最多,他是涉及门类相对较少的一位诗人,偏爱使用'莼鲈之思'、'海上狎鸥'、'阮籍途穷'、'竹林七贤'、'殷师牛斗'。韦庄诗歌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每一题材的用典皆有其鲜明的特色。

韦庄擅长使用历史人物故事典故,用典特点则是将历史人物直接引用到其诗歌之中。他经历了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四朝,他亲眼目睹了唐王朝走上了土崩瓦解的道路,最终被后梁灭朝。他的悲惨遭遇与身处乱世的魏晋士人颇为相同,尤其在'士人命运'方面,遂而感同身受。

晚唐韦庄诗人用《世说新语》典故:多了一分平和与乐观

'安史之乱'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历史问题导致晚唐时期各种大规模的冲突不断,战乱频发,大厦将倾,无时无刻影响着文人的命运。他们希望能进士及第获得功名,但由于社会矛盾激化,科举弊端突显,致使文人难以取第,很多文人长期被困考场,或被情状所伤终身不仕,韦庄则是最典型的代表。

故而韦庄在其酬唱赠答题材类的诗歌中多用'阮籍途穷'典故,以此自伤或伤友,悲叹自己及友人陷入仕途困境的状态。社稷混乱致使文人四处飘零,他们绝望于仕途,因此为了明哲保身而到处漂泊,寻求新的生活方式。

韦庄也曾有为躲避战乱而四次漂泊江南的经历,而飘零之际所作诗歌多用思乡类典故,如王粲思乡之典、张翰思乡之典。这种思乡不同于仕宦出游、行役离家,而是将'家乡之思'与'故国之思'联系在一起的思念,里面夹杂着些许国破家亡之痛、仕途不顺之悲。这也正是唯独韦庄诗歌使用'楚囚对泣'典故原因之所在。

感时伤逝之际,韦庄还在诗中表达了自内心浓厚的'致君'情节,提及自己的远大抱负,感时伤逝的英雄使命意识类典故悄然登场,如《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中'黑头公'典故的引用。

除了上述典故外,韦庄诗歌还有不少赞美人物风情类典故,如'瑶树'、'玉人'、'谢庭赏雪'、'披云乐镜'、'连璧'、'玉山倾颓'、'汤饼试平叔'、'碎金'等典故。这类典故大多和'阮籍途穷'典故一样出现在其酬唱赠答类诗歌中,而且大部分一诗多典,以此来重复强调友人及先辈不凡的风姿和高洁的品格。如《寄薛先辈》云:

'悬知回日彩衣荣,仙籍高标第一名。瑶树带风侵物冷,玉山和雨射人清。龙翻瀚海波涛壮,鹤出金笼燕雀惊。不说文章与门地,自然毛骨是公卿。'

颔联连用'瑶树'、'玉人'两典,说明其气度不凡,再有尾联两句,可见不必说薛先辈的文章与门第,单看气质、相貌即是公卿样。

总的来说,韦庄隶事用典,新奇可爱,浅显通俗,不仅完美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成就。

晚唐韦庄诗人用《世说新语》典故:多了一分平和与乐观

二、用典文人心态分析

纵观韦庄的一生,其大半辈子都处于四处漂泊的状态,一则因为晚唐时期藩镇割据、战争频发,社会混乱不堪;二则由于仕途困顿,为明哲保身而四处漂泊,寻求新的生存、发展方式,有人最终选择不营物务、恣意山林,有人则走上了背逆朝廷而仕强藩的道路。

韦庄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加之自身的悲惨境遇,其作品大多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晚唐时期的时代特征。

在韦庄诗集中,其忧时伤乱作品中先描述社会现状,有的甚至连带分析原因,如其诗《洛阳吟》:

'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宫官试马游三市, 舞女乘舟上九天。胡骑北来空进主,汉皇西去竟升仙。如今父老偏垂泪,不见承平四十年。'

可以看出韦庄对藩镇割据及帝王对此状态无动于衷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其原因即为统治阶级'游三市'、'观舞女',荒淫无度,致使各藩镇乘虚而入,引发战乱,遂而有《闻官军继至未睹凯旋》中:

'嫖姚何日破重围,秋草深来战马肥。已有孔明传将略,更闻王导得神机。阵前鼙鼓晴应响,城上乌鸢饱不飞。何事小臣偏注目,帝乡遥羡白云归。'

在此诗中用'楚囚对泣'典故,表达对国土沦丧,朝廷却按兵不动的悲痛。悲痛之际,依然对自己的远大抱负寄予厚望,虽然自己重病缠身,却依然勉励自己尽早建功立事,这种使命感让韦庄更具紧迫感,以免年华老去,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而悲,这就是韦庄使用'楚囚对泣'、'黑头公'、'阮籍途穷'、'殷师牛斗'典故背后的文人心态。

韦庄是晚唐时期除陆龟蒙、皮日休、杜荀鹤三位以外,隐逸诗最多的一位诗人。与其他诗人不同的是,韦庄隐逸诗中多描写自然风光与田园生活,使二者与隐逸思想完美契合,加之对'莼鲈之思'、'海上狎鸥'典故的引用,进一步的表述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对于漂泊江南的韦庄来说,江南的青山绿水、闲云野鹤的环境即是他隐逸避世、抒发苦闷心情的最佳之地。

他在悠游闲赏之中'感悟寓意',抒发情志,以此表现自己不屑于物务而心神超远的名士风度。如其《桐庐县作》: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白羽鸟飞严子濑,绿蓑人钓季鹰鱼。潭心倒影时开合,谷口闲云自卷舒。此境只应词客爱,投文空吊木玄虚。'

诗中所描绘的青山绿水,云卷云舒,身披蓑衣的垂钓人,贴湖飞行的白羽鸟,无疑是对闲适生活向往的写照,'莼鲈之思'典故的使用更是锦上添花,将自己的隐逸之思诉诸读者。除此之外《含香》、《江边吟》、《江行西望》、《村居书事》、《婺州水馆重阳日作》等诗亦是如此。

晚唐韦庄诗人用《世说新语》典故:多了一分平和与乐观

期间也不乏与志同道合的有志之贤士宴游唱和、借酒消愁,因此亦有多篇为记事所作诗歌,这些诗不仅以魏晋名士比拟友人,而且借拟魏晋饮酒放诞之举隐藏自己的痛苦忧愁。

此外,韦庄善用王粲思乡之典、张翰思乡之典来表达他的思乡漂泊之苦。在外漂泊了大半辈子,偶尔因迹回家却满是伤感。'旧里若为归去好,子期凋谢吕安亡'(《思归》)、'却到山阳事事非,谷云溪鸟尚相依。阮咸贫去田园尽,向秀归来父老稀'(《鄠杜旧居二首》其一)等诗,韦庄恰以'竹林七贤'成员向秀归乡后,因物是人非而伤感之事来表达自己漂泊过后重返故乡的悲伤。

总结

综上可见,对魏晋之际的历史人物典故的直接引入为韦庄诗歌的情感表达增添了不少色彩,也通过极具深刻含义的先贤古人增强了诗歌的文化意蕴,以贴切典故把自己的人生境遇展现给读者,文从字顺,情致意达,在晚唐时期颇具特色。

除韦庄外,杜牧的用典特征及用典时的文人心态与韦庄极其相似,他们对时代的痛心,以及对自身的勉励是晚唐其他诗人无法比拟的,与魏晋名士在不经意间产生了共鸣。他们毫无矫揉造作之态,将个人、社会及命运的关系处理地极为妥帖,为求自适,不强求,将'经世教化'的志向转化为'全身远祸'的心态,因此他们在隐居遁世的态度上与魏晋名士表现的一样决绝。

除此之外,在趋近灭亡的时期,李商隐、温庭筠则偏重感叹人生的短暂以及生命的脆弱、命运的曲折,他们为个人的无能为力而忧伤,因此表现为及时行乐、沉迷声色,以此表现出对人生、命运的超脱态度,在精神上获得宽慰与释然,这也无不是一种旷达,而这种旷达的背后却隐藏着浓浓的酸楚。但比起阮籍等魏晋名士的任诞和悲哀,晚唐诗人却多了一分平和与乐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