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僧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却依靠一首诗载入诗史,而且我们都会背

 幽坐竹篁里 2020-01-25

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习语文课文,对朱自清的《春》印象很深刻。朱自清的散文,有着特有的文人气息,从《匆匆》到《背影》,再到《春》,无一不是娓娓道来。讲述的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说明的也都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是却也最贴近我们生活的。

尤其是《春》,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也预示着我们当年正处在一生当中最好的时光,代表着活力,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未来。尤其是作者在这篇课文当中引入的一个侍僧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更是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而且这句古诗,激起了我们了解全诗的渴望。且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绝句》,作者是南宋诗僧志南。志南是这个僧人的法号,他的真实姓名没有流传下来。不仅如此,他的生卒年月以及人生经历,历史上都是一无所知。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个侍僧青史留名,哪怕是用他的法号。

作者一开篇就写出春光的美好,“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大地回春,天气转暖,作者在高大的树荫下拴好了小船,手持拐杖,慢悠悠的走过小桥,欣赏这美丽的春天景色。

这两句古诗虽然只是在交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场景,但是却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流动的画卷。一个僧人,一艘小船,春风,柳树,拐杖,背影……这是春天独有的景色,是其他任何季节都无法比拟的美丽。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两句写春雨,“无边丝雨细如愁”,春天的雨水就是如此,淅淅沥沥,却滋润着世间万物,让万物得以生长。春雨打湿了诗人的衣衫,也打湿了在路旁开放的杏花。杏花得到春雨的滋润,开放的更加鲜艳,更加娇嫩。

伴随着春风,春雨也打湿了诗人的脸庞。虽然有一丝的凉意,但是却也不让人感觉到寒冷,和秋雨、冬雪打在人脸上的感觉完全不同。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柳树枝发芽长出了嫩绿细长的柳条,更为这春天增添了一份绿色。

诗僧志南的这首诗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名气,虽然这个诗人的真实姓名都没有流传下来,但是这首诗却使得他在诗歌史上名垂千古。因为朱自清的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这首诗,这个诗人。也因为这首诗通俗易懂,用字畅达明快,我们当年很快就背过去了。如今时隔多年,我们依然能咏出“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来,可见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