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年初一,这样才有年味!

 源源不断 2020-01-25

盘瓠辞岁去,金鼠送福来

大年初一

红色联盟给您拜年啦!

金鼠报喜,四海同春

恭贺大家

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今天,春节

又叫“年节”、“大年”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年末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

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它是人们增深感情的重要节日,是个欢乐祥和、亲朋好友欢聚的传统佳节。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每到大年初一

王安石的这首《元日》都非常应景

在乍暖还寒的春风中,鞭炮声声作响

旧年过去,新岁到来

火红的春联寄托着人们

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自古以来

过年就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

有着专属的仪式感

和各种独具特色的年俗

神州大地到处喜气洋洋

欢声笑语

大年初一

门上春联火红

亲邻彼此拜年

吉祥又亲热

其中

更有一项大家喜闻乐见的传统

压岁钱

“压祟驱邪”

压岁钱寄托了人们

朴素的念想

说起来

压岁钱特别考验人的“演技”

这样的戏码成了过年“标配”

“拿着拿着……”

“不要不要……”

然而

嘴上说着不要

身体却很诚实

现在常常有人说

年味变淡了

以前

我们跟长辈拜年后

迫不及待地找个角落偷偷拆开心心念念的红包

现在

包红包、拆红包

都少了当初的那点味道

其实,当我们怀念年味时

我们怀念的终究是人情味

春节总有扰攘的人群

相互拜访

用形形色色的口音传递祝福

春节总有眼花缭乱的色彩

鲜红的灯笼、春联、剪纸

在漆黑的夜空里绽放的金色烟花

揭开蒸锅,在寒冷冬日里腾起的一团白汽

共同组成节日的光影

春节总有满满的仪式感

繁复的习俗

连接起天南海北每个家庭的全部温情

如今,习俗变了,习惯变了

但只要人情味在,年味就在

我们怀念的春节就在

即使相隔再远、许久不见

只要带着感恩的心道一声

新年好!

彼此间的情感便会在瞬间交融

最真挚的祝福一说出口

这个年便有了温度

这是春节里最温暖的仪式感

一家人欢聚

便是春节里最好的礼物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年末岁首,凛冬已过

日月星辰轮换回原点

春节的热闹

唤醒人间的生机勃勃

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无论生活清苦还是充裕

只要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

春天就永远在你身旁!

新的一年

祝你

全家“福安”

一生“长乐”!

愿你

不负春光

不负自己



编辑制作:红色联盟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