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厉害的人,很少参加饭局

 攒破烂儿的 2020-01-25

真正的聪明人,从来不去社交 From 有书 11:18

文 | 有书夕夕酱 · 主播 | 一凡

作家晚情说:

“如果能力和自身的资源不行,拥有再强大的人脉也没用。

因为,这些人脉迟早还得失去。”

人脉,从来都不是靠多出席几次酒局,多参加几次应酬,就能够获得。

社交上,匹配很重要。

你实力的上限,决定了交际圈的上限。

你是什么层次的人,自然会结交到什么层次的人。

而想要进入更高端的圈子,就得让自己成为更厉害的人。

就如亦舒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归宿。”

真正的聪明人,从来不去社交。

因为他们知道,让自己变得更好,是最好的社交捷径。

你自己没能力,认识再多的人都是没用的。

在一档情感节目中,有一对情侣闹分手,原因是,女生受不了男朋友所谓的人脉管理。

男生是个社交狂。

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是稍微有点交集的人,他都喜欢干一件事:交换手机号码。

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我手机里有好多大人物的电话,有什么事一个电话就能搞定。”

去逛街,女友在挑衣服,他却只顾在一旁和店面经理寒暄客套,然后称兄道弟地说自己也有服装生意,以后可以合作;

去吃饭,还没吃完,就放下碗筷去找饭店老板聊天,说自己有朋友也在做餐饮,可以介绍他们互相认识;

去陪女友报英语班,他虽不会英语,也硬着头皮去跟人家老师套近乎。

就这样,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加微信、记电话的机会。

本以为是积累了人脉,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他打电话给商场,让人优惠100块;

给饭店,让人免去包厢费用;

给英语老师,让人赠送几节课程……

结果,统统被拒。

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苦心经营的人脉,到头来却成了一场空。

其实,认识的人多,并不等于人脉广。

友谊确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但如果没有自身实力作为基础,那些所谓的友谊,也不过是经不起推敲的泛泛之交。

当代成年人,有个残酷的社交真相:

很多关系都是建立在“有用”的基础上,当你“没用”的时候,认识任何人都没用,也没人愿意认识你。

当你“没用”的时候,躺在微信列表里的好友,可能不是人脉,只是个人名;

存在通讯录里的电话,可能不是人脉,只是个号码。

这样苦心经营的交情,其实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唯有让自己变得强大,才能获得有效的人脉。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看过一个故事:

有个年轻人去买碗。

来到店里,他随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

碗与碗相碰时,立刻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

他有些失望,摇了摇头,紧接着去试下一只碗。

可是,他几乎试遍了店里所有的碗,也没有一只称心的。

老板有些不解,问他缘由。

他得意地说,这是一位长者告诉他的挑碗诀窍。

如果一只碗与另一只碗相碰时,能够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就说明是只好碗。

老板恍然大悟,重新递给年轻人一只碗,笑着说:

“小伙子,你拿这只碗去试试,肯定能挑中令你满意的碗。”

他半信半疑地照做了。

果然,他手中所拿的每一只碗,都在轻轻碰撞后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他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向老板请教。

老板笑着说:

“道理很简单,你一开始拿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件次品。

你用它试碗,得到的声音必定浑浊。

你想得到一只好碗,前提是,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好碗。”

人和人也是如此。

你总是遇人不淑,往往是因为自己不够好;

当你足够优秀,身边便总会有精英环绕。

电视剧《欢乐颂》里的安迪和樊胜美,虽然同住在“欢乐颂”小区22楼,可两人在生活中的处境,却截然不同。

毕业于名校,在美国华尔街投行工作多年的安迪,有着超高的学识和出众的能力。

回国后,她的周围精英环绕,时常收到高端人士的邀约,商业大鳄的请柬,备受上流社会的青睐。

而被家庭拖累的樊胜美,来大城市打拼多年,却表现平平。

她一心想挤进上流社会,希望能钓到金龟婿。

可每当她盛装打扮,想方设法进入各种高档酒席、宴会时,却常常不受待见,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被冷落。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

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有时候,不是优秀的人不合群,而是你不在他的圈子里。

我们遇不到更好的人,或许是因为,我们还没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

你才是自己最大的贵人,努力提升自己。

三十多年前,周润发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擦车小弟。

有一次,在给一辆劳斯莱斯洗车时,出于好奇,周润发摸了一下那辆车的方向盘。

哪知,车主发现后十分生气,不由分说地扇了他一个耳光,而老板也紧跟着踹了他一脚,骂道:

“你是什么东西,这辆车你八辈子也买不起!”

也是从那时开始,周润发第一次萌生了要挣大钱的想法,他想改变自己的人生。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TVB的一个艺员培训班。

但加入培训班,只是个开始。

舞蹈课上,他因不知手脚如何摆放,被骂“木讷”;

因为在戏中哭不出来,被骂“笨蛋”。

总而言之,周润发的日常生活,就是被各种批评嘲讽所占据。

面对种种打击,他没有放弃,而是拼命地学习。

一年后,周润发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他抓住一切机会,最拼的时候,一年拍了十几部电影。

即使戏份要求他一口气生吞12个鸡蛋,跳进满是粪便、蛆虫、蟑螂的茅坑,他也一一照做,而且惟妙惟肖。

从龙套到配角,再到主角,再到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周润发在一步步前进。

如今,华语影视圈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所有人都尊称他一声“发哥”。

而当年那个被骂买不起劳斯莱斯的他,也早已坐拥6辆劳斯莱斯。

其实,别人如何看待你,生活如何对待你,都取决于你自己。

你若强大,世界都对你和颜悦色;你若落魄,到哪都遇人不淑。

作家陈阿咪说:

“一个人的实力,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一个人能够活得如鱼得水,不是因为他能说会道,而是因为他足够优秀;

一个人能够过得风生水起,不是因为他巧舌如簧,而是因为他实力超群。

最大的贵人,不是别人,是你自己。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与其靠别人的灯,不如发自己的光。

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去结交别人,倒不如努力提升自己。

当你做出成绩来,人脉便会不请自来。

聪明的人,从来不去社交。

看过这么一句话:

“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

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去社交。

因为他知道,人脉不在别人身上,而在自己身上。

其实,人脉不是靠追求来的,而是靠吸引来的。

你的层次,往往决定了你所处圈子的层次。

没有以实力为基础的社交,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会长久。

而那些你煞费苦心的交际和应酬,都会变成吃力不讨好的无效社交。

就如作家程志丹所说:

“社交关系本身就是量体裁衣,有多大的本事就进多大的圈子。

当你的本事越大,愿意和你打交道的人就越多,社交半径也就越大。

毕竟,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魅力吸引来的朋友才是永久的。

余生,丰富自己,远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

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