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触碰人性之恶的点,皆源于自己的锋芒

 饮膳道人 2020-01-25

道德经:收敛锋芒,避免触碰人性的恶,就是处世最好的智慧。

人心有善,但是人性有恶,而触碰人性之恶的点,就是在于自己的锋芒。

因为人心有嫉妒心,有排他性,因为这些嫉妒心而驱使的状态,就是在俗世之中常见的看不得别人好,不允许身边的人比自己更优秀等劣根性。

所以在生活中,甚至你无意之间展露出来的一个舒适的状态,都会触碰了别人的可怜的自尊,而人性的恶从此开始施展。

其实人,从来没有学会怎么去应对人性的恶。

所以,导致生活中经常有人因为不懂得把握人性恶的分界点,而触碰了违规线,惹致祸端,甚至丢掉姓名,古代的杨修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曹操修一个大门的时候,杨修跑到那里看到曹操写的一个“活”字,就命人把门拆掉,说是曹操嫌门宽了。

有人给曹操献了一杯类似于乳酪的东西,曹操吃了一口,在盖子上面写了一个“合”字,拿给其他人看,其他人不知其意,但是杨修却说:“曹公让人一人各吃一口,因为‘合’字就是一人一口,这还是有什么好质疑的呢?”

后来杨修随着曹操经过曹娥碑,背面写着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你能看出来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吗?”

杨修非常自信的说:“能。”

曹操想了一下,就说:“你先别说出来,我先想想。”

走了三十里之后,曹操才把这句话中包含的意思想出来,和杨修对照之后,发现两个人的答案相同,于是曹操感叹的说:“我的智慧与你相差三十里。”

杨修的优秀并没有错,但错就错在了触碰了曹操的自尊心,未曾意识到自己只言片语展露的锋芒,会触碰别人内心的恶,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深知自己的刚强,反而要安守柔弱,甘为天下的溪涧,这是道的智慧,更是我们处世的最佳指导标准。

即便深知自己的优秀,也要藏起自己的锋芒,以清静无为养自己的内心,修正自己的生存技巧和策略。

把自己的高明隐藏起来,不是刻意的假装软弱与愚笨,而是避其锋芒,这才是真正处事的智慧,否则过于强壮,即便居于高位,刻意炫耀的行为都会让自己岌岌可危。

《菜根谭》说:

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稍变其操守,亦不可露其锋芒。

志向淡薄的人必然会受到热衷名利的人怀疑,生活简朴谨慎的人大多会被行为放荡的人嫉妒。一个坚守正道的君子,不应该被外界声音左右内心的中正之道,但是也不能过于的展露锋芒。

所以学会应对人生的恶,是处事最高的一个境界,以清静无为的智慧来养自己的内心,来塑造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个状态,才是真正的君子应该做的事情。

在秦始皇兵马俑的博物馆里,只有一个跪射俑保存完整,被奉为镇馆之宝。

他之所以能够保存完整的原因,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他的姿势是呈左腿蹲曲,右腿跪地状,他的整个身体比其他的兵马俑要低好几十公分,只有120厘米。

正所谓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兵马俑坑上面一层棚顶,因为时间过久发生塌陷时,被其他的兵马俑顶住了,而跪射俑因为是跪着的姿态,不但避免受到压迫,还因自己跪着的状态而增强了稳定性。

一个人处事之中的标准,在这个跪射俑中就能找到一个很好的答案,以低姿态处事为人,不但能避免锋芒毕露,还会因为自己的低姿态让自己的人生更完美。

低姿态的人生心态必然平和,因为心态平和,不会因为刻意炫耀而招致小人的恶,也不会因为心态激进而让自己的决定有失偏颇,一切更稳更祥和,这样的人生能够在平稳的过程中收获和悦和幸福,这就是智慧。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