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次看起来没有输赢的“暗战”

 karlinms 2021-03-02

上卷 第二十九回 节:

【原文】

贾珍到贾母跟前,控身陪笑说:“这张爷爷进来请安。”贾母听了,忙道:“搀他来。”贾珍忙去搀了过来.那张道士先哈哈笑道:“无量寿佛!老祖宗一向福寿安康?众位奶奶小姐纳福?一向没到府里请安,老太太气色越发好了”贾母笑道:“老神仙,你好?"张道士笑道:“托老太太万福万寿,小道也还康健.别的倒罢,只记挂着哥儿,一向身上好?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人也来的少,东西也很干净,我说请哥儿来逛逛,怎么说不在家?"贾母说道:“果真不在家。”一面回头叫宝玉.谁知宝玉解手去了才来,忙上前问:“张爷爷好?"张道士忙抱住问了好,又向贾母笑道:“哥儿越发发福了."贾母道:“他外头好,里头弱.又搭着他老子逼着他念书,生生的把个孩子逼出病来了."张道士道:“前日我在好几处看见哥儿写的字,作的诗,都好的了不得,怎么老爷还抱怨说哥儿不大喜欢念书呢?依小道看来,也就罢了。”又叹道:“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说着两眼流下泪来.贾母听说,也由不得满脸泪痕,说道:“正是呢,我养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

那张道士又向贾珍道:“当日国公爷的模样儿,爷们一辈的不用说,自然没赶上,大约连大老爷,二老爷也记不清楚了。”说毕呵呵又一大笑,道: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说。”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说毕,只见凤姐儿笑道:“张爷爷,我们丫头的寄名符儿你也不换去.前儿亏你还有那么大脸,打发人和我要鹅黄缎子去!要不给你,又恐怕你那老脸上过不去。”张道士呵呵大笑道:“你瞧,我眼花了,也没看见奶奶在这里,也没道多谢.符早已有了,前日原要送去的,不指望娘娘来作好事,就混忘了,还在佛前镇着.待我取来。”说着跑到大殿上去,一时拿了一个茶盘,搭着大红蟒缎经袱子,托出符来.大姐儿的奶子接了符.张道士方欲抱过大姐儿来,只见凤姐笑道:“你就手里拿出来罢了,又用个盘子托着”张道士道:“手里不干不净,怎么拿,用盘子洁净些。”凤姐儿笑道:“你只顾拿出盘子来,倒唬我一跳.我不说你是为送符,倒象是和我们化布施来了”众人听说,哄然一笑,连贾珍也掌不住笑了.贾母回头道:“猴儿猴儿,你不怕下割舌头地狱"凤姐儿笑道:“我们爷儿们不相干.他怎么常常的说我该积阴骘,迟了就短命呢!”

【端木持易见解】

这一段话,云里雾里,针锋相对,刀光剑影,但彼此都点到为止,给对方留点面子。

我梳理了一下,4月26日,这是阴历。因为这一天正好是芒种节,芒种按照阳历来确定的,是固定的,每年的6月5日左右。端午节呢?是每年阴历的六月初五,这是按阴历来算,也是固定的。

这一天发生了很多事情,诸位姑娘祭祀花神,黛玉哭泣,宝玉哭泣,后又在王夫人处吃饭,宝玉撒谎,王熙凤替他圆谎。然后王熙凤让宝玉记账大红妆缎四十匹,蟒缎四十匹,上用纱各色一百匹,金项圈四个”之后他被喊到冯紫英家喝酒。

当时宝玉不知道王熙凤写这些做什么,王熙凤也没说。但结合此处王熙凤的话,打发人和我要鹅黄缎子”,另外张道士“一时拿了一个茶盘,搭着大红蟒缎经袱子”,可以综合分析出,元春托张道士说媒,张道士就拿这事儿找王熙凤“化缘”,要东西。王熙凤估计顺带让他办一张“寄名符”,他也不好拒绝。

这里王熙凤也使了手段,因为按照常规,让张道士办寄名符,是要单独给东西的。但王熙凤借机办事,自然省了这笔费用。所以张道士也讥讽她手里不干不净”。更扩展开来说,元春让王熙凤给张道士的辛苦费,估计还不止那些,但估计被王熙凤私吞了不少。元春给辛苦费,自然是开个单子给张道士,让张道士去王熙凤那里领。王熙凤克扣,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当然,元春给出的单子,也不过是转手而已,大概率是薛宝钗家拿出来的。哪好让元春办事儿,还让她自己贴钱的?

这事儿转一圈,大家就明白了他们说话的内涵。薛家拿了银票给元春,元春安排人采办的端午节礼,顺带让凤姐不记账,另外置办一份说媒礼给张道士。张道士消息广,自然知道凤姐从中克扣。

张道士要治凤姐,就故意不把寄名符送过去,她要是来取,自然不好空手。凤姐聪明,反借出行这次机会,当众索要,弄的张道士也不好不给。所以,张道士讽刺说你瞧,我眼花了,也没看见奶奶在这里,也没道多谢”,这话说的可真是圆满。就相当于骂王熙凤,不向他表示道谢。所以,凤姐自然也生气,想要钱,没门。

这些不上台面的手腕,你看不经意间,已经好几个来回了。

凤姐手脚不干净,老道士靠嘴乞讨化缘。自然是谁也看不上谁。

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什么套路门清,凤姐对张道士自然毫无神圣感,哪还相信什么地狱天堂之类的鬼话。

张道士那些套路,在凤姐这里都不好使了。凤姐的厉害,就在这里。贾母怕的神仙,她不怕;贾母不敢不恭敬的,她敢。

当然,张道士这个人,也是厉害的很。说话,办事儿,拿捏的很准,很懂得分寸,而且不卑不亢,很有神仙范。不仅气势上不输,关键是会表演,那眼泪说来就来,需要笑的时候,马上能止住眼泪,呵呵又一大笑”,悲喜之间,从容切换,无缝转化,这真是非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可见其能作为荣国公的的替身,曾经一定是千挑万选,精挑细选过的。又能得“先皇御口亲呼为"大幻仙人",如今现掌"道录司"印,又是当今封为"终了真人",现今王公藩镇都称他为"神仙"”,这都在情理之中了。

王熙凤有眼不识泰山,真人面前说瞎话,恐怕才是她“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原因吧!

反正本节,凤姐和张道士,那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谁也不输谁。

但诸位,平衡永远都是暂时的。看起来没有输赢的“斗争”,其实早就已经为下一场争斗埋下了伏笔。楚河汉界,重庆谈判,和平协议,贸易协定等等,都不过是短暂的妥协,都不过是为了下一次更大的争斗而临时的喘息。这才是历史规律。

后面张道士还有更加精彩的做法,由不得你不服。服不服,都稍待耐心,咱们下节再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