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宅家过年也能用美照惊艳朋友圈?这份后期教程你必须要收下!

 虎晟 2020-01-25
大家过年好啊!

肺炎来袭,撞上过年,可以说打破了不少人的计划——过年全家出游?取消!外出吃年夜饭?取消!大年初一电影院约个新春贺岁档?取消!

没事儿少出门,宅家保命,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原本安排好的“朋友圈晒图套餐”这下没机会了,先别顾着难受,没有外面的华灯美景,家里过年,朋友圈也能晒出高大上的年味儿美照!

这时候你需要的当然是一份能把普通照片变大片的手机后期教程!

拍照水平不是一天练成,后期却能帮你救救急,如此关键时刻,手机后期教程自然要紧跟脚步!这不就来了!

说到用手机给照片做后期,简单的,大家会想到手机相册的编辑页面就能做一些基础调节;复杂的,可以运用各色各样的p图app。

然而装备相同,手不同!同样是这几个p图软件,有的人可以做出大片感,有的人一动就废。

今天呢,就来教大家几个简单的手机后期技巧,让你的朋友圈照片发出高级感!

(友情提示,想直接看万能公式,文章末尾见。)

基础调整也有技巧可言!

我们打开手机相册查看照片时,点击照片,可以在下方找到【编辑】,


点击进入【增强】页面(有的手机叫【调整】,手机品牌型号不同,称呼不同):



这里能看到各种“度”,亮度、饱和度、对比度......



这些是手机后期里最简单、也是最常用、最好用的工具。

别看这些“度”这么常见,不知道它怎么回事儿或者一知半解的大有人在!

你只有搞懂他们有什么用,才能有目的、有办法往自己想要的效果靠拢。

那么这些“度”到底是什么?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1.亮度:调整画面的总曝光量,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整体亮度。

当亮度数值由负数变为正数,照片整体的亮度由暗变亮,画面整体由趋向于暗黑变为趋向于亮白。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照片并不是越亮越好看。


照片越亮,画面的细节丧失越多↓亮度过亮,画面主体大叔的衣服花纹、背后的景物都因过曝而不清晰,缺乏细节。


同样的,也并不是越暗越好↓虽然照片暗,画面细节得以显现,但如果亮度过暗,画面虽然细节丰富,但给人的观感不舒服,黑乎乎的。


选择合适的亮度非常重要,我们在对亮度进行调整时应当兼顾细节展现和整体观感。

2.饱和度:调整画面整体色彩浓郁程度。


饱和度听起来专业,实际上很好理解:饱和度高,色彩艳丽饱满;饱和度低,色彩素净发灰。

说的更简单一点,拉高饱和度能让红色更鲜红,拉低饱和度再艳丽的颜色也变得灰蒙蒙。

强调!饱和度数值的变化对彩色的影响更加显著,而对黑白灰的影响相对较弱。

直男注意:一般我们说的荧光色、辣眼睛的死亡芭比粉等绝大多数灾难颜色,都是饱和度高的颜色,而饱和度低的颜色普遍更受女孩子喜欢。

如图所示,当我们调整拉低饱和度时,宝蓝色的衣服、橘色的棚伞、紫红色的食物就像蒙了一层灰,迅速褪色:

拉到最低,图片变成灰白黑照片:


而拉高饱和度时,衣服更蓝更亮,棚伞的橘色也更加醒目,食物的色泽更加诱人,画面的色彩变得格外浓郁。


从上面的对比中想必大家不难看出,高饱和度的照片非常适合美食照。

不错,那些色泽鲜亮的美食广告里都提过饱和度的!它能迅速让你的食物看起来更加诱人可口。

3.对比度:调整画面中各个物体、各个颜色之间的对比程度。

对比度高,加深阴影,亮处提亮,深色系更深,浅色系更浅,彩色整体对比鲜明,层次感强烈↓



对比度低,阴影、亮光对比减弱,画面颜色看起来整体变浅,趋于一致,画面蒙灰↓


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会有疑问,前面提到的饱和度和对比度似乎很类似,拉高颜色都能变鲜艳,拉低画面都会变灰,这有什么区别?

我们可以把两者简单地区分为,饱和度的影响偏重于整体颜色的浓郁鲜亮,画面里所有颜色都在变浓郁变显眼,彼此的步调还是比较一致的;

而对比度的影响偏重于你我分明,对比明确,光影分明带来的颜色观感清晰地区分了不同色彩,深的更深,浅的更浅,步调不一致,大深大浅统一于画面。

高对比度的照片多见于港风人像。

4.锐度/锐化:调整清晰度。

锐化程度越高,照片中的小细节越得以强调,被摄物的轮廓、明暗,交界处都趋于分明。

↑原图,经过锐化处理后↓我们放大局部看,锐化后的大叔衣服上的花纹、手臂上的字,都比原图更加清晰,线条根根分明。


如果你拍摄的物体线条纹路比较多,后期提升锐度非常有必要,能让照片看起来更加有质感。

5.色温:调整画面整体色彩。

色温数值低,画面偏冷,色彩偏蓝;


色温数值高,画面偏暖,色彩偏黄。

色温的调整应用很广:夕阳日落,拉高色温数值,可以让云彩变得绚丽,海边拍人、蓝天下拍人,照片适当调低色温值,能让画面更加纯净清新。

滤镜的正确使用办法

滤镜,说到底就是以各种“度”为依据调出来的万用公式。

虽然说很方便,但用多了难免显得千篇一律,好看的滤镜总是少了点。如果你有这样的困扰,两点建议给你!

1.根据照片风格选择合适的滤镜。

这一点不用多说,相信不少修图app常客都懂。

很多APP都把滤镜进行了一个大致分类,美食、人像、日系、欧美、电影等等,这在告诉我们这个类目下的滤镜比较适合的照片类型,你想要什么样的类型,可以优先在这个分类下面找。

滤镜的封面一般都是该滤镜的运用效果预览,你可以根据这个预览来迅速选择与照片风格合适的滤镜。

这里需要说的是大家在选择滤镜的时候不要局限于APP的分类,多试试惊喜随时等着你,就算你把相机里的滤镜挨个儿点一遍也费不了多久。

2.现有滤镜浓度可调节!

很多人选滤镜只选种类,不选浓度,这就让照片后期的可能空间大大缩小。划重点!很多APP的滤镜是可以调整滤镜浓度的!看图!



选择一款滤镜觉得它过于浓郁或者寡淡,先别忙着pass掉,试试调整滤镜浓度,很多时候你缺的只是这点小改变。

不仅是浓度,滤镜的分布也是可以选择的。以天天p图为例,调整浓度的左边有一个圆内切正方形的图标,我们可以点击这里切换滤镜分布规律。

虚线圆内切正方形,表示滤镜在整个画面均匀分布↓

实线圆内切正方形,表示滤镜在整个画面以中心淡四角浓的状态分布↓

正方形的肆角填满,表示滤镜在画面四角的滤镜进一步加浓↓

关于滤镜,这里有个小技巧:

不少滤镜的效果都可以在上面讲到的各种“度”里结合调整出来,可替代性很强,并且能调整地更加细致,更合心意。

在这里我们也给出一些常见后期“公式”以供大家参考:

大多数美食类滤镜,比如说过年拍年夜饭的照片,你可以通过增加饱和度、色温来代替,让你的照片看起来更有食欲。


风景照,我们首先增加对比度,突出层次感。如需要展示其浓郁的色彩,比如日落晚霞照片,则拉高色温,适当拉高饱和度;

云海日出则调低色温,突出蓝调,着重表现清晨高处清冷的意境。


而小清新人像,照片风格决定了色彩清淡,我们选择降低对比度、饱和度,适当增加亮度,以求更加清透的画面效果。

当对画面中有强烈颜色对比的照片进行后期处理时,比如说大雪中的红色“福”字窗花,为了突出“福”字的鲜红,我们可以适当增加对比度。

在调整夜景照片的时候,比如说大年三十夜幕下的万家灯火,适当提高色温、对比度、压暗亮度,能让画面看起来更加温暖,亮光处更亮。

小动物类的照片,想要表现它很可爱,毛茸茸的,适当拉高色温值。


除了自己在基础页面调滤镜,不少APP也有专门的自调滤镜功能,可选择性更多,值得尝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