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大师徐悲鸿:教你画马(第二部分)

 摩羯天尘 2020-01-25
古今字画 1月2日

悲鸿马注重解剖:徐悲鸿早期画马有过大量速写素描写生稿,对马的结构了如指掌,通过研究马的解剖学,熟知马的骨骼,所以,悲鸿马不管哪个角度、哪种动态都生动自然。

马的颈部是由七块骨骼组成的,与头连接的第一块骨骼称为环椎,其与头连接的面呈平面状,可使头左右运动,颈椎骨可以上下运动,由此构成了头部的回环运动。

从下面的写生图中可以感受到悲鸿先生是如何通过解剖关系与实践来把握马体颈部运动规律的。

焦点透视的引入,彻底改变了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从而使马画更加科学,马体更加具有立体感,画面更具现实意识,也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悲鸿马注重立体效果

用中国画的造型语言,来表达素描关系,是悲鸿马造型的主要特色,马体的任何部位皆按照素描的思路去刻画,形成了强烈的立体效果,这一点我们无论是从唐宋还是明清画家的马作中是寻找不到的。↓↓↓

下图为唐人《百马图》局部及清人《骄嘶图》,给人的感觉就是平面效果,与悲鸿马形成反差。↓↓↓

(1)自然马体

依体态特征,马可以分为轻型马、重型马、小型马三大类型,悲鸿马显然是在轻型马的基础上加以变化的。↓↓↓

(2)悲鸿马与自然马颈部对比分析

高长型是徐悲鸿马的变型特点。

注意观察悲鸿马的颈部高度。重型马的颈厚而短。轻型马的颈长而薄,悲鸿马显然更加拉高了长度。从示范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头与背的相互位置,从中可以看到颈部的提升程度。↓↓↓

悲鸿马的颈部在正侧角度进是基本上不变型的。这个角度如同背面正面一样,拉长了颈部反觉不舒服,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所以说拉长与否,是以美为目的的。如左下图颈部拉长感觉不舒服。↓↓↓

悲鸿马的变型也是有一个演变过程的,从其早期的一些马画作品中,可以看到马的形体并没有离形走得过远,基本上属于写实状态。如著名的群马作品《九方皋》。画面上的马匹一望而知属于自然状态下的形体。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高长型”的样式。↓↓↓

悲鸿马夸张地拉长了腿部的长度。↓↓↓

四肢较正常马要长,这是悲鸿马的变形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