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这个功能,有点伟大

 天空勇者 2020-01-25

前段时间有张图,刷爆了机哥的朋友圈。
“我扫你?你扫我?”
这句来自日剧《深夜食堂》的台词,精准概括了当代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付款、乘车、交友、各类线下服务,万物皆可扫码


很多人觉得,扫码只是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让我们丢掉钱包,一台手机走天下。

但你仔细想想,扫码还影响着人们的思考方式
机哥就举一个非常小的例子:单车租赁。
多年以前,人们做“单车租赁”,只能固定站点,设立一车一桩。
你想借车、还车必须跑到它的点,还得办卡充钱。
因为技术限制,它无法脱离“网点思维”的禁锢。
后来,单车租赁摇身一变,升级为“共享单车”
有扫码的加持,单车不必再有固定桩。
街上任意地点,看到一台扫码走人,骑到哪儿停到哪儿。
由此类推,这些年出现的很多互联网新模式,都离不开“扫码”的帮助。
那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优秀的发明,到底是怎么来的?
机哥今天跟大家好好说说。
二维码
有些朋友可能听说过,这项技术最初来源于日本。
没错,二维码由日本 Denso Wave 公司在 1994 年发明。
1994 年……就是这么古老。
Denso Wave 当年是日本电装公司的子公司,汽车爱好者们应该知道,后者是世界著名的汽车零件供应商。
虽然我们天天叫着“二维码”,但这项技术原本的名字,其实是 QR 码。
所谓 QR,就是 Quick Response,意为快速反应
也就是说当机器扫过它时,能迅速反应读取出里面的信息。
根据 Denso Wave 的公开资料显示,这项技术会被发明,最初的由头是“为减轻超市收款员的负担”
以前的超市,收银员要一个一个手动输入商品的价格。
长年累月保持这个姿势,很容易换上腱鞘炎。
于是,人们发明了条形码
也就是我们在商品包装上,都会看见的那个竖线组成的条码。
比如这个
从此,店员只要拿着扫描枪扫一下,就能识别出商品。
但人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条形码虽好,但容量实在太小(也就能容纳几十个英文或数字)
于是,Denso Wave 的工程师原昌宏,带领团队开始攻克难关。
原昌宏
当时的人们很容易想到,要容纳更多的信息,码的形式得变。
自然而然的,一维被扩充到了二维(横向纵向都能存储信息)
可麻烦之处在于,二维化之后,码的复杂程度大大提升,快速辨识成了新的难点。
原昌宏的解决方案是:在二维码上加入一段“此处有编码”的信息。
不知道你们注意过没有,每个二维码上,都有三个很显眼的“回”字符号。
这三个“回”,既能告诉扫码机器“此处有码”。
又能让机器分辨出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扫,都能正确辨识。
而且,这三个“回”也不是瞎 J8 定的。
原昌宏调研了大量广告单、杂志、纸板,发现印刷品中最不常见的图案比例,是 1:1:3:1:1。
用这种比例画出的定位符号,最不容易被混淆。
QR Code 的另一个优点,是容错率极高
因为要用在各类印刷品上,难免会遇到褶皱、残缺、遮挡。
所以二维码在编码时,会用到诸如 Reed-Solomon 码之类的纠错机制。
原理咱不必深究,反正大多数二维码即便不完整,一样可以读出完整的信息。
就比如这个: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研发,原昌宏终于打造出,能容纳 7000 个数字,支持汉字、假名,响应速度极快的 QR Code。
后来,QR Code 被应用在日本电装公司的零件信息追踪上,大大提升管理效率。
原昌宏也因此被称为“二维码之父”
原昌宏和 Denso Wave 公司,为 QR Code 做的最大贡献,并非发明它。
即便没有 QR Code,其他公司也一定会发明类似的东西。
就像当年的微软也有类似的产品。
Denso Wave 公司的伟大之处在于:开放标准,大家想用就用,不收任何专利费。
Denso Wave的官网写着“每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它”
讲到这里,二维码的发展才刚刚开始。
在原昌宏之后,二维码在中国其实还有好多位重要人物。
第一位是“中国二维码之父”——王越
2001 年,彼时还在日本工作的王越,在一家软件公司担任技术总监的职位。
机缘巧合,一个工作项目,让他看到二维码在医院药品管理上的应用。
他望见二维码的巨大前景,也嗅到了商机。
经过 15 天的思考,王越决定回国创业。
2002 年 7 月,王越的二维码应用开发公司在中关村成立。
在这之后的很多年里,公司不断取得技术突破。
2003 年,他们开发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快速识读引擎》。
2005 年,王越的公司开发出汉信码,后来成为ISO国际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