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之际,探究春节中的元素符号

 nj200801 2020-01-26

导读:百节年为首,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是我们各民族团结一致的精神纽带,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显现,也是我们八方游子对于乡愁的感情寄托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悠悠历史,春节形成了一种元素符号,时刻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形象表达着我们炎黄子孙的理想愿望,坚守传递着我们乡里乡亲的亲情伦理。本文,作者将会从三个部分谈谈春节元素符号。

春节之际,探究春节中的元素符号

一、春节的历史发展

二、春节中的元素符号

三、春节元素符号带来的影响

一、春节的历史发展

春节本是上古时代祈年祭祀的一种形式,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当做岁首,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1. 春节的起源。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天地之中有很多神灵保护着生灵万物,尤其面对天灾的时候,人们更相信神灵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为此,他们会通过祭祀的方式来请求神灵的帮助,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答谢神灵。就像公元前2000多年,舜继承天子位,他带领着人们祭拜天地众神,感谢祖先的恩德,祈求风调雨顺,这一天,人们就称为“岁首”,这也标志着新一年的开端。

春节之际,探究春节中的元素符号

2. 春节的时间演变。到了夏朝,以春节一月为正月,正月初一的这一天,人们杀猪宰羊,祈求国泰民安。到了殷朝,大概是觉得建立了新王朝,需要提前庆祝,所以,就提前了一个月,将十二月作为了正月;到了周朝,又提前了一个月,改为十一月即是正月。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认为秦朝的功绩很大,更应该提前庆祝,于是,又提前一个月,将十月作为了正月,这也就是颛顼历法。

“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后来,刘邦经过楚汉之争,建立了大汉王朝,还是沿用秦朝的颛顼历,以十月为正月,但是,到了汉武帝就不一样了,汉武帝这个人很有个性,他总觉着以十月为正月,也就是新一年的开始,然后,再是十一月和十二月,这样很别扭,于是,他就安排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在夏历的基础上,制订《太初历》,同时将干支历中的节气吸收进来,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就这样重新确定一月为正月,也就是岁首。

春节之际,探究春节中的元素符号

到了王莽时期以及后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将正月改回了十二月,甚至到了唐朝的武则天时期,还发明了周正,但是,后来又改回了夏正,也就是,又恢复了一月为正月,直到大清末期,还是用的这套历法。

3. 春节的名称确定。在古代是没有春节这一说法的,历史上称为岁首、新禧、年节新年、大年等;1913年,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批准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1914年就开始实行了这一规定,同时,中华民国北洋政府还引进了公历,将农历作为了指导农事的标准。

二、春节中的元素符号种类

在历史长河中,春节杂糅了多种、多样、多地、多民族的风俗习惯,最后形成了固定的民俗特色,每逢春节之时,就会开展同样的民俗仪式欢度春节,可以说这就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说,这就是一种春节元素符号。

下面,我们将这种元素符号分为5大类:

1. 文化类的元素符号。春节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说法一点儿也不稀奇。就像我们的贴年红,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基础。

春节之际,探究春节中的元素符号

年红,是春联、门神、横批、年画和福字的统称,是一种喜庆的红色元素,每逢年二十八、二十九或者年三十这一天,人们都会在家中贴上年红,一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二来表达着人们对新年美好的期盼,寄予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春联为例,它是我们国家独特的文学形式,一般分为门心、框对、横批等,在古代基本上是用毛笔手工书写的,现在有很多是电脑排版、机器打印。上下两联用工整、对偶、简洁的技巧来书写美好的愿望和殷切的期盼。

春联又分为上联和下联。一般情况下,最后一个字是上声、去声及入声为上联,平声为下联。上下联字数相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对等排列语法结构相同平仄关系相调

因此,可以说春联是一种新文体,它不同于古代的骈体文,也不同于诗歌,但是,又与骈体文和诗歌具有相似之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双成对,内容上相互照应,结构上完整统一,语言上鲜明简洁。再加上具有画龙点睛作用的横披,更能让春联锦上添花,内容升华。

如:

上联:天和人和全家和

下联:福多财多喜庆多

春节之际,探究春节中的元素符号

至于在哪里贴春联,更为讲究。家门口要贴,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鸡棚鸭舍要贴,意味着六畜兴旺;粮仓上要贴,意味着五谷丰登;堂屋门上要贴,意味着平安健康;厨房门上要贴,意味着年年有余;灶王爷两边要贴,意味着祈福纳吉;车辆上要贴,意味着出入平安。总之,红底黑字或者红底金字的春联,不仅可以渲染出红红火火过大年的融洽氛围,更能表达出人们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说到这里就要说说上联贴在哪边,下联贴在哪边。一般情况下,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但是,新中国建立后,横披改为了由右向左书写,这时,上联在左,下联在右,也就是横披如果是由左向右书写时,上联就在左,下联就在右,反之,亦然。

2. 团圆类的元素符号。团圆是他乡游子不远千里回家过年的满怀期望;团圆是除夕一家人和气融融的年夜饭;团圆是大年初一走亲串友的嘘寒问暖。

总之,春节就是团圆的一种元素,就是回家的一种符号。

春节之际,探究春节中的元素符号

春运。“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离家多远,远方的游子都会尽量在除夕之前赶回家里,与家人团聚,共度新春,于是,早在1980年,就出现了“春运”一词,这是我国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交通运输现象,以春节为中心,大约40天左右的时间,回家大军已成为每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年夜饭。这是每年年末最重要的一顿晚餐,也是一家老小共叙天伦最好的机会,这顿饭充满了喜悦、感激、尊老、爱幼、幸福之情,有些人迫于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交通压力,未能如愿回家,家人们便为他留出一个位子,留出一副碗筷,意味着与他团聚。

春节之际,探究春节中的元素符号

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重要的一种传统习俗。是人们走亲串友、联络感情、表达美好祝福的一种方式。在鲁西南地区,初一凌晨4点钟就起床,焚香祷告,磕头拜年,先是跪拜自己的祖先,然后跪拜父母和家中长辈,接着是跪拜乡里乡亲的祖先和长辈,围着村子走一圈,拜完年,这时,天刚蒙蒙亮,然后带上礼品赶往自己亲戚家中拜年,见面之后,先是嘘寒问暖,接着就是磕头作揖,跪下拜年。这种习俗虽然较为麻烦,但是,也是春节中的一种元素符号,一种团圆的象征。

春节之际,探究春节中的元素符号

3. 娱乐类的元素符号

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有很多。放鞭炮就是其中之一,这不仅是一种庆祝方式,也是一种娱乐活动。噼噼啪啪的一阵炮响,地上铺满了红灿灿的鞭炮纸屑,这不仅可以增添节日的喜悦气氛,更是寓意着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好运。

近年来,一年一度的春晚也成为了最主流的娱乐方式,除夕夜,一家人坐下来欣赏春晚中阿娜多姿的舞蹈、听着宛如天籁之音的歌曲、品着诙谐幽默的相声和小品,其乐融融,无比幸福,成为了春节中的高光时刻和心中难以抹去的美好回忆。

春节之际,探究春节中的元素符号

春节元素符号还有很多,象征着团聚合欢的饺子是我们必用的一种食物;寓意着“年高”的年糕是我们必备的食品;寄托着平安健康的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们的美好祝福;承载着兴旺发达的年画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这里,我们不再一一细说。

三、春节元素符号带来的影响

春节已成为一座五彩缤纷的文化殿堂,包罗万象,情感丰富;也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沉淀出许许多多的民族文化,进而形成一种元素符号,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1. 春节元素符号成为了我们抹不去的美好记忆。春节是最热闹的节日,从腊八粥到买年货,从贴春联到放鞭炮,从包水饺到年夜饭,从拜年到走亲戚,无不体现着大吉大利、红红火火的热闹氛围。这一幕幕成为了我们永恒的记忆,更是成为了许多人的乡愁,让我们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怀念青春。

春节之际,探究春节中的元素符号

2. 春节元素符号描绘的是我们的期盼。团团圆圆是我们过春节最大的期盼。就像歌词中写的那样:“老人不图儿女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不论高低贵贱,不论钱多钱少,都要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

门旁两边的春联代表着我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春运中的车厢内熙熙攘攘承载的是我们心中的挂念;噼里啪啦的连珠炮响呈现的是我们幸福的笑容。

春节元素符号就是我们的幸福密码,虽然多种多样,但是,生动形象的代表着我们心中那份永恒的牵挂,这对牵挂就是对家的美好期盼,对故乡的美好期盼,对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春节之际,探究春节中的元素符号

3. 春节元素符号代表着我们中华传统习俗。春节是中华传统习俗的集合体,涵盖了中华民族各式各样的村规民约,除了前面笔者介绍到的贴春联、磕头拜年、蒸年糕等,还包括扫尘、祭灶神、接玉皇、守岁、姑爷节、送穷鬼等习俗,可谓是丰富多彩,颇具文化气息。

春节中的传统习俗,除了辞旧迎新的含义之外,更能反映出人们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同时,表达出对国家的美好祝愿,强化我们的民族认同感。

无论是在神州大地,还是在异国他乡,炎黄子孙都会通过一些庆祝活动、传统庆典,来表达他们与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和美好祝福。

这些传统习俗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绘就最大的同心圆。

春节之际,探究春节中的元素符号

结语:经过千年的历史洗礼,春节元素符号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现着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延续着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血脉,传递着我们劳动人民的辛勤智慧,这些元素符号需要我们不断发扬和传承,用她照亮出更宽广的天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