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科学革命的趋势

 觅书时代 2020-01-26

科学日益功利化。由于科学研究沿原有路径继续延伸越来越难以取得进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转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或应用学科,以获得更高的边际报酬。早在20世纪中叶这种潮流就开始了,正如维纳那时指出的,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科学的边缘区域。维纳的控制论正是处于边缘区域。然而这只是现有范式下知识体系的补充完善工作,是范式进一步向科学研究周围和下游拓展的必然结果。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将科学研究的重心向下游应用端移动,应用科学研究活跃、竞争激烈。例如,量子力学竞争前沿是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生命科学走向精确化、可再造和可调控;信息科学成为众多领域创新的基础平台和核心引擎;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环境和工业等领域广泛应用;脑科学与数理、信息等学科结合,正在催生脑-机交互技术等等。我们似乎看到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到产业化的周期日益缩短、边界日趋模糊,许多成果尚处于实验室阶段时就已申请专利并很快应用于市场,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觉”,因为很多所谓的基础研究已经不是以前意义上的纯基础研究了,而是应用导向的更下游的研究。

诺贝尔奖越来越像应用科学奖或技术科学奖。刘则渊(2019)通过计量分析认为,21世纪以来的诺贝尔奖属于技术科学性质者:物理、化学和医学分别占4成、6成和7成;日本得奖属于技术科学性质者占8成(参见表1)。这些成就都是20世纪取得的,说明那个时候这种重心下移已经很显著了。也许将来哪一天会发现诺贝尔奖演变成为重大技术发明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