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备坚持伐吴到底是对是错?

 双飞金燕子 2020-01-26

曹操、刘备之所以建立霸业,就是因为他们都有强烈的赌徒意识。他们或许在具体问题上不如郭嘉、诸葛亮等人智计百出,但是他们最大的长处是敢于冒险,敢于死中求活。这正是领袖型人物和军师型人物的最大区别。

刘备坚持伐吴到底是对是错?

夷陵之战时,刘备集团从长江上流居高临下,顺流而下,占据地利优势;刘备经营荆州十余年,有很好的百姓基础,东吴刚夺取荆州统治并不稳固,而且当地的山夷洞蛮少数民族首领,都是支持刘备的,刘备军团人数约有八万人,东吴为了防备江北的曹军,陆逊军团只有约五万人,刘备也占据了人和。如果再等几年,东吴对荆州的统治完全稳定了蜀汉就更没有机会了。

刘备坚持伐吴到底是对是错?

夷陵之战最大的赢家是孙权,但最大的输家并不是刘备,而是曹丕。如果此时曹操仍在,东吴必亡,三国鼎立之势或许变成东西对峙之局,或许提前归于一统。

刘备坚持伐吴到底是对是错?

刘备在伐吴之前已经做了战略上的准备,借曹操去世之机,派人吊唁,“备闻曹公薨,遣掾韩冉奉书吊,并致赙赠之礼。文帝因其因丧求好,敕荆州刺史斩冉,绝使命。”“冉称疾,住上庸。上庸致其书,适会受终,有诏报答以引致之。备得报书,遂称制。”

刘备坚持伐吴到底是对是错?

曹操、刘备这样的高手,争夺的只是利益,并无个人恩怨,更不会有什么不共戴天的想法。既可以斗争,也可以合作。而且,刘备之所以坚持伐吴,并不是因为关羽之死,也不仅仅是为了荆州,而是他深知以曹魏之实力,无法一战击破,东吴则不然,如果与曹魏共分东吴之地,刘备占据西方和南方,就形成了当年刘邦与项羽相争之势。在西线,有蜀道之险,有攻无守;在南线,可攻可守,能形成两路夹攻的战略优势。

刘备最初的战略设想是借曹操之死,建立与曹魏的外交关系,再联手共灭东吴。此时,东吴为了迎击刘备,向曹丕称臣。曹魏很多老臣都深知孙权反复不可能真心称臣,又不送质子,故多建议与蜀汉联手攻取东吴。而曹丕想从中渔利,没有同意。事后后悔不已,既没有从东吴拿到实惠,又与蜀汉结了死仇,于是恼羞成怒,先后两次举兵伐吴。硬是把一步活棋做成了吴、蜀结盟的死局,终其一生无法弥补,丧失了最好的机会。

刘备坚持伐吴到底是对是错?

刘备的最大失误是战术上的,事后陆逊就说,他最怕的刘备水陆并进,以孤注一掷之势,直捣东吴腹地。而刘备考虑顺流而下,易发难收,不敢冒险,而采取从陆路攻城的占线,最终失败。

刘备这一生,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他总能屡败屡战,终成大业。他并不害怕再多这一次,只是天不假年,他不再年轻了,已经六十多岁的他,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振奋再起,只能把后事交给了诸葛亮。

刘备不死,诸葛亮无法独立治国,这对于蜀汉,不知是幸也?憾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