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书法临帖的隐藏陷阱, 是初学者遇到的常见问题, 这几点必须牢记

 事奴 2020-01-27

临帖是书法学习的基础,是初学者在学习书法时的必经之路。

临帖是讲究技巧的,如果随意去临,很容易陷入误区,

凭着自己的感觉去临帖,不仅白白浪费了诸多的时间,还会让错上加错,误入了书法学习的歧途。

书法不是自学就能入门的,需要良师的指引,同时自身也要具备一些鉴赏力和判断力。

在临帖中,有几个陷阱是初学者很容易进入的误区,这也就是临帖上经常提到的三不临。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字可以不用去临写呢?

碑帖残损失真

失真不临

现存的许多字帖都是古人碑帖墨迹的影印本,这些碑帖墨迹经历了百年千年的洗礼之后,难免会出现失真的现象。

这些失真残损有的是自然剥落,也有的是人为损坏的。

残损的字点画和结字都不清晰,初学者无法很好的把控,一旦凭借着自己的印象去临写,加之自己的情感,也就丧失了临帖的初衷了。

并且这些残损的字已经和真迹有了相当大的区别,临摹这样的字,并不会对书法学习有什么帮助,反而会让书法的学习事半功倍。

除了字迹完全残损和部分残损的字不临之外,还有一种字也是不能临的。

碑帖拓本

那就是部分笔画的残损的字。

字帖年代久远,风吹雨打之后,一些字的笔画很容易从方角被蚕食成了圆角。

许多初学者就会误以为原贴就是这样写的,反复临写之后,仍然不能完美的呈现,就会对已经学到的笔法结字抱有怀疑。

这就是一个经验的问题了,在临帖多年之后,对于书家的用笔结字有了一定的了解,就会知道某些笔画用在什么地方,用的是什么样的笔法,其他的笔法是不会出现的。

过度追求这些朦胧的笔画,不仅不能掌握书家用笔的精髓,反而会为了实现这种笔画去反复加以修整。

这就出现了书法中的大忌——匠气。

书法是一气呵成的,气断则意断。

一个笔画不断的去断笔描写,也就失去了书法本身的天真。

所以遇上这些残损的字,不要自以为是的是临摹,要询问良师,或者先放下来,等有所成之后,再回头去临摹,这样的话,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碑帖拓片

乖时不临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道: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古人的时候不能违背时代精神,追随时代气息又不能与当时的流弊相混。

临帖是一个师古的过程,所以我们在临帖的时候不能违背现代的审美,字帖中的一些不符合当然人审美的字,可以暂时不去临摹。

楷书、行书、草书都是对隶书的简化和进步的书体,古人在书写的时候,难免会保留一些隶书和篆书的笔意。

字帖拓本

这些笔意会让字帖中的某些字有些呆板,让人觉得有些别扭。

那么这些保留着隶书篆书写法的字,也可以不用去临写。

楷书是最常用的书写,直到今天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当在书法的领域有了某些造诣和成就之后,可以对这些保留古意的字加之处理。

当然,明清已经近代的一些书法家,就对唐宋时期的碑帖墨迹,针对时代的特性做出来一些改进和处理。

碑帖影印本

欠佳不临

这里所说的欠佳不是书家的这个字写的不好,而是对于书家自己而言,相对写的不是很理想。

一幅字帖或者碑帖中,同一个字可能会出现很多次,那么我们就不难发现,有的字写的十分精彩,而有的则是不甚理想。

书法不是印刷打印,影响书家创作的因素有很多,那么这些相对欠佳的字,也是可以暂时不去临摹的。

碑帖残损严重

学习这条路,从古至今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书法尤为如此。

临帖不是一蹴而就的就能成就书法功夫的,需要不断的去临写和实践,不断的发觉自身与书家碑帖的差距,从而一步一步的缩小差距。

希望各位书友能够谨记临帖的这几点方法,能够在书法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