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力,还有成长吗?榨菜,到底贵不贵?

 地久天长9999 2020-01-27

——价投小白买股票,要思考的三个问题

所在城市爆出好几例,更不敢出门了,早晨出门在超市抢购存粮(真的是“抢”),宅在家里,正好把手里和想买到手里的公司,盘点一下。

一、公司的竞争力

买入一个公司之前,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公司的竞争力。竞争力,用价投的话说,就是护城河,就是公司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衡量的标准很简单:未来若干年,公司开发的产品是不是依然有这么多人买,而且是不是消费者就认准这一家。

标准虽然简单,但面对每一个企业,要做出判断则非常的复杂和困难,需要有洞穿商业本质的能力,要有对公司全方位透彻的分析和理解。想要构建出这样的能力圈,需要有大智慧和丰富的阅历。

我自认为是个笨人,至今并没有构建出这种能力圈和财务分析能力,就不胡言乱语了。

那怎么办呢?我的笨办法是认准公认的大白马。市场上有很多大白马,雪球里无数的大V已经分析的无比透彻,我等小白,尽量去看懂这些分析文章,至少要对大V们的分析完全认同(不能有一点怀疑,否则,一旦遇到波动,再微小的怀疑也会放大无数倍),认准这些大白马,什么茅台格力招行平安恒瑞万科等,储备出一个白马股票池,尽量不要超过十个公司,然后等待时机即可。

二、公司的成长性

买股票就是买成长,也就是看公司每年利润的增长情况。公司今年赚了一百万,明年能赚一百二十万,后面能赚一百五十万,这就是成长性。公司的成长性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产品的增量,二是客单价。

1.产品增量

公司今年卖了一百万个产品,明年卖两百万个,这就是增量。比如说格力,假设格力的护城河一直都在,作为空调寡头,市场每卖出十台空调,就有五台是格力,那么,只要整体空调市场有成长空间,格力的这个增量就会一直存在。

至于空调市场的空间到底有没有,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我个人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中国的城镇化率远远不到发达国家水平,至少未来十年,每年都会有新房子盖起来。当然,有个疑问是,房子会不会越盖越少?今年盖一百万套,明年盖五十万套?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以来,新房的增速是负的,也就是每年盖的新房在减少,但递减的比较慢,低于10%。

乍一看这数据,觉得空调市场必然萎缩,但仔细想想,并非如此简单。

我认为空调市场至少有十年左右的市场增量,理由有三:

A现在新落成的商品房,普遍是三室甚至四室,房间增多,空调自然增加;

B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原来一家装一台空调,有钱后就会装三台四台空调;

C空调产品也会升级换代,逐渐淘汰旧空调,换上新空调,又会产生很多增量。

所以,未来十年以内,即使新房增量逐年下降,空调市场总量也会有所增加,倘若房地产政策放松,新房增长不再为负,那空调总量上升更是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以上是假设是建立在,十年内没有出现室内制冷颠覆性产品,且格力能够在十年内继续保持市场寡头的位置,这两个前提下。

2.客单价

公司的产品,虽然每年都卖一百个,但每年涨价10%,通过涨价模式,公司也能实现成长。

东阿阿胶就是典型的客单价成长。作为传承了千年的补品,阿胶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它的竞争力,不管是真有效还是智商税,未来时间内,它总会有一波忠实的购买者,所以这个公司不会倒闭,产品也永远有人买。

问题就在于,它的销售数量很难说,虽然每年都有一波忠实客户,但销量就那么大。

怎么成长?唯有提价。

提价策略从长期看会一直有效,但有很大的局限性,增长空间是一定的。随着通货膨胀和产品升级,消费者可以容忍每年小幅涨价,但绝对受不了每年百分之二三十的提价。对,你有护城河,你是寡头,你一直保持很高的毛利率,但你不能每年都大幅提价啊!

我们不可能把公司每年20%的成长全部寄托在涨价上。这里面有市场规律啊,超高额的利润必然吸引资本的加入,最终会使平均利润不断下降。福牌阿胶的增长很明显验证了这一点,东阿阿胶让出来的市场,都让福牌填补了。

因此,公司如果有提价空间,当然是成长的保证。但再好用的宝剑,也有自宫的可能。

我手里拿的啤酒股,买入的理由就是基于提价。啤酒市场经过混乱的战国时期,形成了几大巨头三足鼎立的局面,大家都发现,谁也杀不死谁,于是很有默契的不再相杀,而是守住自己的领地,升级产品,慢慢提价。对,虽然这是个地方牌子的啤酒,哪怕销量不再增长,但它可以慢慢提价啊,从而使利润增长,股价上扬。

3.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销量和价格同时增长[大笑]

三、公司的估值

价投们爱说一句话:估值是艺术。但我觉得艺术这个东西太玄了,梵高的画,有人看是价值连城,有人看却一文不值。艺术的误差太大了,无法用来指导股票投资,因此,估值必须有科学的测量方式。

我琢磨来,琢磨去,憋出估值的两个比较可行的方法:横向比较和竖向竖向比较。

竖向比较,就是对比该公司历年的估值,找到最高值和最低值,然后看一看当前的pe到底处在什么位置,心理就有数了。

横向比较是对比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比如消费领域的榨菜,可以考虑对标茅台,假如茅台目前估值35,榨菜嘛放低点,30差不多,毕竟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多。

至于买入的标准,则是个性化的部分。你是个保守胆小的性子,极端的谨慎,只买超级低估,会造成买入机会极少,错失很多大牛股,但非常安全啊,一旦买入,心理优势会非常大。

你是个自信派,喜欢适度冒险,也许会买到大牛股,比如恒瑞,年年高估一值,但年年涨不停,买到后,看着股价蹭蹭上涨,心里那个美啊……但也可能,买入就被套,一套好几年。

比如去年我看到阿胶才二十倍估值,心里那个激动啊,小手一抖,买了几股,没想到哗哗跌倒十六倍估值,眼泪哗哗的,承受很多煎熬。

没办法,凡事总有两面,有得必有失,你选择了美丽的高跟鞋,就得承受走路时脚指头的痛苦,你选择了运动鞋,就得接受自己身高不足,收到鄙视的眼神。

所以,估值的关键,不在于估值本身的高低,而是看你的性格,是保守还是激进,是自信还是谨慎。我想,性格这个部分才叫艺术,因为它无关对错,只关乎得失。

我自己的性格偏于保守,很重视价格的心理优势,所以买入时一定要足够的低估。比如涪陵榨菜,假设榨菜30pe是合理估值,那至少要等到25以下才考虑,安全起见,20pe再买入。当然,也可能就此错过,不过没办法,谁叫咱胆小呢。

总结一下:

1.作为价投小白,先向大V学习,把那些通过大V分析,自己能看懂的公司,存到股票池。

2.思考一下,自己想买的公司,成长点在哪?是未来销量会增长,还是价格会增长?如果都不确定,最好就别买了。

3.估值不是艺术,是可以客观衡量的,但选择是艺术,看你是喜欢保守,还是喜欢激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