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桑白皮、地骨皮的配伍与临床

 康泰wjr图书馆 2020-01-27

笔者在临床上喜用药对桑自皮、地骨皮配伍相应药物治疗多种疾病,临床效果满意。分述如下:

1、咳嗽
临床上咳嗽病因复杂多样,表现各不相同。儿科临床上患儿感受外邪,有表现为咳嗽、痰多色黄。行x线等综合检查诊断为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者,多有上述表现。针对上述情况,可用抗生素等综合治疗,但合理应用中药有其明显的优势。对轻中度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患儿,可采用基本方:炙麻黄1.5g,苦杏仁3,炙甘草3g,桑自皮6g,地骨皮6g,开全锁6g,淡黄芩4.5g,炙紫菀6g,炙百部6g,全瓜萎6g,桔梗3g,射干4.5g。上方为3周岁小儿的用量,加入适量水液,开后煮5分钟即可。一般配伍1剂,药液取出后加入适量白糖,供患儿1~2日内多次喝下。1剂无效后可考虑其它方案治疗。药对桑自皮、地骨皮在治疗中起养清肺化痰的作用。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处理中,中药的抗菌作用不及西医,但若选药精当,其化痰作用收效颇捷。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内科医生及上海的患儿家长乐于使用的中成药金百合剂在多数患儿服药后很快痰量明显减少。临床上有一种咳嗽,表现为痰量少或没有,咳前感咽痒,咳嗽呈阵发性,临床常遇到持续数月至数年不愈患者。实际上这种咳嗽可能因为气管中有胶结难化之痰停滞,若能将粘滞之痰排出,咳嗽即好转。曾治侯某,男,58岁。因剧烈阵发性咳嗽3年,于2001年10月27日就诊。患者3年前,出现阵发性咳嗽,咳前咽痒,继之剧烈咳嗽,剧时咳嗽持续2~3分钟,无痰。稍微讲话极易诱发咽痒、咳嗽。经用可待因等综合治疗无效。患者平素体健,x线等检查亦无明显异常。舌淡红苔薄脉弦。拟粘痰胶滞气道予宣肺化痰止咳。药用炙麻黄6g,苦杏仁6g,炙甘草3g,桑自皮12g,地骨皮12g,炙紫菀12g,炙百部9g,川贝母9g,知母9g,丹参30g,僵蚕6g,蝉蜕6g,开全锁12g,桔梗6g,射干9g。2剂。患者服药当天夜间即咯出大量白色粘痰,痰易咯出。笔者以此法治疗咽痒无痰干咳嗽数例,多数服药当天即咯出大量痰液,咳嗽明显减轻。无痰液大量咯出者效多不佳。另方中丹参、僵蚕、蝉蜕为一验方,据云对咽痒干咳有效,其机理尚待进一步探讨。桑自皮、地骨皮伍用起到化痰止咳作用。
2、痹症
笔者在临床上遇及痹症,喜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痹症无论寒热,总有湿邪为患。故近年在治疗痹症中喜方药中加入药对桑白皮、地骨皮以利水湿。
3、结缔组织疾病
从西医角度,结缔组织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笔者曾应用温阳化瘀药合五皮饮治疗两例硬皮病取得满意疗效。也曾应用该法则治愈结节红斑、毛发红糠疹各1例。笔者体会结缔组织疾病伴有双下肢浮肿者加入药对桑自皮、地骨皮可能会起到意外的效果。因所治病例有限,该类疾病的治疗尚待时一步探讨。
4、血液系统疾病
在血液科疾病方面,因临床经验局限,笔者应用药对桑自皮、地骨皮配伍其它药物主要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伴发皮肤瘀斑及再障。2000年我在上海岳阳医院血液科病房期间,曾遇患者汪某,女,74岁。因再障10年余,反复双下肢出血点住院治疗。患者因再障血小板常波动在10×IO/L,双下肢密布针尖大小出血点,剧时伴腹痛、便血。经输注血小板痛情有所减轻,但易反复。后在原方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桑自皮、地骨皮试治,第2天患者双下肢出血点消失,皮肤自净。以后每遇上述情况发生,即加用桑自皮、地骨皮,均收理想效果。但此治疗似对升高血小板无作用,可能是通过减轻外周组织水肿,减少组织液渗出达到治疗效果。在上海岳阳医院血液病房时,曾同时治疗几例严重再障患者,血红蛋白多在50g/L左右,笔者在原治疗方药基础上加用桑自皮、地骨皮,对肢体有轻度浮肿者血红蛋白短期有所提高。后因故停用该治疗方案,长期疗效难以判定。
5、发热
中药治疗发热应当有着其独特的优势。若用药精当,一般发热用药后不久即显示作用。起效时间不会超过24小时,否则很难说明是中药起到满意的疗效。常见的发热中医药处理在这里不多述。仅论两种特殊类型的发热。曾治王某,女,42岁,干部。因确诊结节红斑6年多,于2002年1月2日就诊。患者发病期间,每遇发热中西药处理难以控制。结节红斑在我处很快控制,病情趋于稳定。予中药散剂巩固治疗。2002年3月12日诉发热,病人异常惊慌。药用黄芩9g,羌活4g,前胡6g,自前6g,荆芥6g,淡豆豉6g,板蓝根30g,葛根12g,自茅根9g,桑自皮12g,地骨皮12g。2剂。嘱用药期间多饮开水,用药后热退。此后每遇发热,基本上方加减,多于用药当天热退。2001年曾遇一肝硬化腹水患者,女,58岁,干部。因体质较差,易发热,也基本从上方加减,疗效满意。故在临床上遇有水湿明显患者发热时,皆于相应方药中加入桑自皮、地骨皮,疗效尚属满意。
6、心血管疾病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及慢性心功能不全出现明显双下肢浮肿,喜用苓桂木甘汤合甘麦大枣汤加桑自皮、地骨皮等煎剂治疗,一般服药3~5剂,水肿、胸闷、心慌即明显改善。再短期服煎剂后,即予益气温阳之品加入药对桑白皮、地骨皮,共研粉末,散剂服用巩固治疗。对煎剂有明显的患者,再用散剂巩固长期疗效较好。不少患者经过治疗,停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散剂治疗方案用于室性早搏、阵发性房颤,不少患者于服药半月左右,心律失常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巩固治疗长期疗效明显可靠。若服药半月无改善者,继续用药临床效果多不明显。
桑白皮、地骨皮配伍应用,出自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泻自散。功用清泻肺热,止咳平喘。在临床应用中,桑白皮、地骨皮伍用其化痰止咳作用明显。笔者受早期治愈一例硬皮病的影响,喜仿五皮饮选用药对桑白皮、地骨皮同用。五皮饮(散)在<华氏中藏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科活人全书》三书中药味不尽相同,但三书中均非桑白皮、地骨皮同时应用。但在临床中有水湿为患者,相应方药中加用桑白皮、地骨皮,多收满意效果。此药对为笔者在临床中乐于应用的药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