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怀过年

 杏坛归客 2020-01-27

梦怀过年

文 / 李华章

雪花纷纷扬扬的时候,在我的湘西家乡是快过年的日子,落雪和过年常常连在一起,过年的口福与雪地的浪漫,“味死”儿时的我们。尽管岁月流逝好多好多年了,却依旧那么缠人,像冬日的浓浓云雾难于散开,如思绪缕缕萦绕不去,在梦里也总爱怀想……

屈原流放九年的溆浦是橘乡,也是盛产甘蔗的地方。柑橘下树之后,都堆放在家里的楼板上,底下垫几层枯松针,上面也盖一层枯松针,以便保鲜。每隔七八天必须轻手轻脚地翻检一遍,择出烂的,而那些半烂半好的柑橘,也舍不得丢掉,留着自家人吃。我虽身在橘乡,却总是没完没了地吃着烂柑橘。只有到了腊月三十和过年那些天,才能吃到又红又大的柑橘,香甜新鲜,可口可乐。于是心里总盼望早点儿过年,年节越长越好。现在是吃绿色食品的年代,橘乡人吃烂柑橘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秋天收获甘蔗之后,现收现进“榨房”,即三根很粗壮的木柱并排、挤拢,高一米多,连着一根长柱子作轴,用水牛拉磨似的转圈,榨出甘蔗汁,然后高温熬成“片糖”,即凝成块状的红糖。但收获时每家都要选择几窝又壮又高的甘蔗,连叶带根,在菜园子里挖一口大坑埋藏。等到过年的时候,再取出一捆两捆来吃。这时的甘蔗物以稀为贵,吃起来仍旧新鲜汁甜,即使梢子或根部一节有点变色、变味,那味道也别有一番滋味儿。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过年对大人们来说,也同样是高兴的节日。团年与请客吃饭,除了各种各样的腊货摆满一桌,喷香的酒餐餐上席。那酒是自家酿造的,原料是榨过汁的甘蔗渣,俗名“甘蔗酒”,  价廉物美。每每看见父亲和叔伯们喝酒,从坛子里舀出一碗又一碗时,个个满脸红光在闪,满嘴话儿不停,嗓门越来越高。我在旁边看着那情景,也不禁感觉有几分醉人,悠悠然起来。听到大人们说起“雪兆丰年”,那对来年年景的希望洋溢在整个堂屋里……

在家乡过年,最舒心惬意的要数拜年走亲戚。路程或三五里或十几里不等,都是步行,一个“走”字真是确切。每年去外婆家拜年,礼品是用一担箩筐挑的。除有三个亲舅舅,还有舅舅的亲戚。给外婆的礼物是一块大腊圆尾,必须是带尾巴的,另送一条熏鱼,取“年年有余”之吉祥;送舅舅的是每家一块腊肉、一包红糖;送远房亲戚的礼物为四个糍粑、两个柑子,这是不请客吃饭的,互相走动联络而己。外婆家在枞鸡垅,是物产丰富的红泥巴山区,满山的梨、枣、桃、杏和柑橘。逢年过节,时兴外请戏班子来唱戏。当时,我只晓得是本地戏,现在知道名叫“目连戏”,堪称一绝。1998年应法国巴黎艺术节邀请出国演出,曾引起轰动,被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之瑰宝”。台子设在大祠堂的戏楼,每场演出,观众人山人海,两边的耳楼有座位,凭票对号;大天井里自带板凳;耳楼下是人挤人站着看的。舅舅看戏是看门道,什么戏名、唱腔曲牌、演员技艺一一欣赏评品;我只是看热闹,听锣鼓响亮,唢呐悠扬,看黑花脸、红花脸从“将出”的门上场;从“相入”的门下场……直到几年前,在县城参加“中国溆浦屈原文化理论研讨会”时,重又看到演出的“目连戏”,略略欣赏这古老剧种的丰富和优美。坐在我旁边的乡亲轻轻地说:“你仔细听,每一句高腔都透着一种韵味,产生一缕怀古幽思之情。”这又让我梦怀起儿时过年看戏的情景。

孩童时过年,揣着“压岁钱”,还有一个有魅力、展身手的场所,那就是到村里的“老大门”去参加“滚推”。这个叫法我回想了很久,还是不能准确地用文字表达。俗叫“滚推”的游戏,它用银元大的铜板,在一块石板上用力一滚,滚得远的铜板,瞄准滚得近的铜板,掷过去盖住了别人的铜板,即为赢家;若未被盖住,别人再去掷盖近的铜板,以此类推。玩起来很刺激,比远近,比拐弯,比瞄准,比手气,有输赢,类似现在“斗地主”一样。可惜,离开家乡之后,就没有再吃那“文化大餐”、再玩“滚推”的机会了。

今天,我冒着鹅毛大雪,慢慢地踏着雪地,飘飘雪花带走我的纷纷思绪,拾回那遥远的过年的梦……

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1年第4期




作者简介:

李华章,湖南溆浦人。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华中师大中文系。历任宜昌师专中文科教师,宜昌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党组书记,编审。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绿韵》、《文苑漫步》、《湘西,我的梦》、《告别三峡之旅》、《生命的风景》、《追赶日出》、《生命的河》、《人生四季》、《缠人的乡情》等,少儿作品集《高峡出平湖》、《中华三伟人的故事》、《中国的脊梁》,与人合作的有《鲁迅论文艺》、《三峡游览志》等。作品获多种奖项,入选多种选本。《湘西,我的梦》获中国1978—1994年散文旅游文学作品集一等奖,《中华三伟人的故事》被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作为向广大读者推荐的100部爱国主义教育图书之一。



正月初二是我国农历一年之中的第二天,亦是正月第二天,它一般在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之间。在这一天,我国旧时有回娘家、祭财神等习俗。

  回娘家

“回娘家”又称“归宁”。在大年初二,女儿回娘家时,必须办一大袋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礼物颇薄,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这一天,姑爷们精神抖擞,带着穿戴一新的夫人和孩子,提着丰厚的礼品,专门给岳父岳母拜年。俗话说“一个姑爷半个儿”, 姑爷有“半子之劳”,岳父母家无不盛情款待,希望女婿平时好好关照爱护自己的女儿。
“回娘家”的习俗,也给出嫁的女儿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姐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老少团圆,其乐融融。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祭祀。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一:财神中,赵公明天师为正宗财神,范蠡被称为文财神,关羽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称为“财帛星君”。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会为财神。还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者。我国民间所供大多以赵公明居多,其印刷形象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画有聚宝盆、大元宝、珊瑚之类图案,加以衬托,突出其富丽华贵效果。

资料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春节与除夕》陈秀伶,董胜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