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绿标收听语音版
《内经图》又名延寿仙图,为人体侧身剖面图。内容包括了阴阳、五行、太极、八卦、前三田、后三关等,形象的表达了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及其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制化关系,突出的体现了养生修真金丹大道的修炼过程及后天返先天的规律。历代各家各派,如医、道、儒、释都是根据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人天相应的自然法则,注重培养真气、沟通任督、修性固命、返朴归真的。《内经图》提示了这些环节的关键至理。
内经图解决的秘诀是关和窍,背后闯三关过九窍,九窃是为暗中之窍。三关为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 尾闾关在脊背的尽头之处,有七个骨节,七个穴位。我们练的就是这七个穴位的通道,其内关通内肾,一男一女。内肾为藏精孵卵之地。 上行一条髓道,髓道过去叫河车、黄河,也叫漕渓,上通到泥丸,此阳气上升之路。直到第七节与内肾相对之处,谓之夹脊关。 一旦气到夹脊关,一旦气在两肾中间停留不动,这时要用急火烧。要看看时辰,什么时候要吸长,什么时候要呼短,什么时候腹腔要往里去,要进风,要想办法鼓风,现在叫巽风。 夹脊关再往上,上到脑后灵风之穴,就到玉枕关。
炼丹的第一个过程就是将这三关把握住。把握住三关后,才能通过三关到泥九,再往下降,变玉液还丹为金液还丹。前面拉动的三条线,正好是身后的三个关。 人的前身有三田。上田叫泥丸,也叫华池,第一个华他、上华池,方园一寸二,虚间一穴,乃藏神之所。从眉心往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泥丸。洞房内坐一位白头老人把关,看你能不能进去。练到进气二寸时,人头上戴一个箍,箍叫罗台,这时人很难受。如果不练功,也不想它,就会功弃重来,没有了,又下去了。这时一定要把握住玉枕和天目穴两点力的平衡,即想办法犁出中田。一定要闭眼做,肝开窍于目,睁眼就是阳神之漏,桌就不能从肾升到肝上来。 眉心往下向口行,有两穴,是暗窍,就是一个人两手托住的两个穴,在腭上,即鼻子上。过去把鼻梁上的两穴叫金桥,也叫上鹊桥。封上鹊桥必须用鼻夹。 舌下两穴要开开,开开后下通气管喉咙喉为十二节,叫重楼,可进食进气,又可通向胃肠。 气管之下到肺,肺的暗窍比较多。肺窍一般都叫金,液体气体都从这里出来,可以出现一些气体,医生说还可以出现一点液体。液体怎么出来的,还没弄清。心上有一窍,就是图上坐的一个小人,小人上有一窍,也是暗窍,名回绛宫,是金公、黄婆约会、龙虎交会的地方。 再直下三寸六,叫土釜黄庭宫,为中田,方圆一寸二,是藏炁之所,炼丹之鼎,外与脐门相对,约有三寸六分。故曰天上三寸六,地下三寸六,(这就转到灵宝毕法上了)自天至地八万四千里,自心到肾是八寸四分。脐门内有一个生门,内有七窍下通外肾,外肾乃精气行走之处。这时男女要分开练,女同志没有外肾,气门有一窍通到卵巢。男的要提肾,女的要收腹。 脐后肾前有一穴叫炁海(它不是穴位的气海),方园一寸二,里面有华池,古人称为下田,是藏精之所,采药之处。这里是炉,炉是倒放的,鼎在上,炉在下,放日:逆行成仙,顺行成人。 再往下有两窍,向上一窍通内肾,向下一窍通尾闾,尾闾的中间为玄关(玄关不是一个窍),此为无中生有之处。玄关也要火烧,火不烧玄关不开,练功练到精满炁足时它就自然产生一种炁了,玄关自开,就可以炼成金丹三穴。这时要注意流量的变化和下鹊桥的变化。下鹊桥的下窍、整个小腹部叫坎宫:为肾位,外肾外阴而内阳,中藏元气,为命、铅、虎、吞穴是也。坤炉就设在脐后尾闾前。下鹊桥尾闾处有几个穴位,有谷道,是阴窍,是虚的,可以出气出食的穴位。前面有前阴穴,是内阴外阳。这两个穴位必须搭通,搭一个桥,就是靠会阴穴。所以告诉大家一定要封住底三阴。底穴封住,人可以养生长寿。
现在练功想办法做到六根不漏:一、抵住谷道,封住下三阴,即生死之根,叫身根不漏;二、用鼻夹夹住鼻窍,夹住上鹊桥之穴,叫鼻根不漏;三、耳不听外物,叫耳根不漏;四、吻齿相合,舌顶上腭,舌根不漏;五、闭目,回光返眼,自然不动,眼根不漏;六、一念不生,一意不散,六欲不起,六尘不染,意根不漏,这是最难练的。 六根不漏才能采药、炼丹。炼丹实际上就是一种静坐。老年人体弱多病,最好不要炼丹。 六根不漏自然有六根震动之景。有人感到震动就属六根震动之例,有三十六动,三十六个真人,三部八景。六根震动现象摘自“灵宝经”:神主气,用神控制自己的气路;气育神,气养育着神,气足了神才能旺,神旺才能自己支配自己真养至神炁真皈大定,混为一体,结成金丹大药。一震,脐下至外阴上,小腹发热,会引起全身发烧,震动得厉害。这时一定要封住下三窍,搭住下鹊桥,不使热感缓解了,一变凉,马上把意念转入到舌下两窍;二震,两肾烫,急热,意念要转到脐下;三震,两眼内吐光,流泪;四震,耳后生风,要注意两个***的变化,女的注意卵巢的变化,做到雌龙退回阴府;男的注意外肾的变化,做到龟头回缩,缩到腹腔里去,这时开始练丹;五震,脑中鹫鸣,震动,身体发抖,受不了。这时要运行卯酉周天,高不出心,低过脐下。卯酉周天就是肾、肝、心、胃、肺相转;六震,鼻根震动,流的不是鼻涕,根似水,要让它流空,流空以后上鼻夹。上鹊桥有两穴,要看到鼻孔内的两穴。六震正符合咱们的练功过程,已经开始有小药了。 从内经图和修真图里可以看出一个人有什么病,练功之前有什么病,练功之后病情有什么变化。还可看出一个人练功练到什么程度,练得好坏。 道家讲看问题应当跳出界外,要客观地对待事物,从旁观来观察事物,聪明难,糊涂更难。修炼“引仙法”应当难得糊涂,少管闲事,要跳出私利因子,处理好家庭事物,方能练好功。 经络总则:手之三明,从藏走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到足;足之三明,从足走到腹。 此为大周天走向,从藏开始,从肺经~大肠经~胃经~牌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做功时哪个经络抖动,哪个经络就开了,看看与哪个脏腑有关系。第一个开通的都是肺经。 十二经络转后一闭死,大周天才算走完,任督二脉才开通,小周天这才开始运行。十二经络闭死后,练功是热在转,将会是另一个景象。 《内经图》浅释:丹诗破译
1、铁牛耕地种金钱 ━━指搬运肾气,搬运工夫有牛车、羊车、鹿车之分,因为初炼,故用牛车。所种金钱,隐喻所耕耘收获乃珍贵者,借喻金丹。 刻石儿童把贯穿 ━━把金钱贯串,天机在其中,须珍而重之。刻石儿童,暗喻刻图者。儿童把贯串成北斗,《破迷正道歌》云「若遇神仙亲指诀,捉住北斗周天轮」,此之谓也。 一粒粟中藏世界 ━━小宇宙等同大宇宙,丹头种子即整个生命之源。 半升铛内煮山川 ━━山川大宇宙,玄机亦同铛内烹煮工夫。主在火候。 白头老子眉垂地 ━━白头者,气也。指气从督脉上,再引导阴液沿头面下降。 碧眼胡僧手托天 ━━手托天指搭鹊桥,任督二脉因舌顶上颚而使气畅通。 若问此玄玄会得 ━━明通造化之机,此工夫是终极。 此玄玄外更无玄 ━━除此以外,并无其他。 2、我家端种自家田 ━━人身中有可耕之田,不用外求。 可育灵苗活万年 ━━身中之田可养活生命,长生不死。 花似黄金苞不大 ━━所开之花是金花,不太大。金花即真炁。初起之苞为丹种,幼嫩而细小。 子如玉粒果皆圆 ━━大小仅似粟米。 栽培全藉中宫土 ━━意是工夫的重点。 灌溉须凭上谷泉 ━━气往上走,上丹田有液下流。 有朝一日功行满 ━━火候足,工夫到,直至功行果满。 便是蓬莱大罗仙 ━━大罗金仙,仙界中之最。 3、众妙之门何处求,机关拨转水逆流; 万丈深潭应见底,甘泉涌起满山头。 ━━水逆流,因肾水往上冲,故逆流。肾气为后天功能,自先天肾水出,全赖「铁牛耕地」所致,牛车搬运上山脊之象。山头,即头顶。肾气到顶,自口中生津液而为甘泉涌起。此乃气多生液、任督相通之貌。 4.肾神名玄冥、字育婴 ━━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5.心神名丹元、字守灵 ━━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6.肝神龙烟字含明 ━━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7.肺神皓华字虚成 ━━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8.胆神龙曜字威明 ━━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注意:此图五脏欠脾,六腑只提到胆。脾为中央土,以意喻之,乃交接水火之媒介,修炼工夫本已有之,不可或缺,故不作炼脏腑神之用。至于胆,此为六腑之一。本来五脏均主藏精不泄,六腑主传化物而不藏,但功能上胆却藏五脏之精汁,故特别予以强调。后世以“三焦”替代胆为六腑之代表角色,如“六字诀”。 9.后三关:尾闾下关、夹脊中关、玉枕上关合称三关。 此三关之位置,发展至钟吕,有不同之描述。《灵宝毕法·肘后飞金晶第五》钟吕认为,天柱为上关,相当于颈椎第三节下;神道为中关,相当于胸椎第五节下;命门为下关,相当于腰椎第二节下。 10.前三丹田: 下丹田气海、中丹田绛宫、上丹田泥丸。
11.十二楼台藏秘诀 ━━十二重楼,即喉软骨。秘诀者,此在气液相交之际,咽津或咽气以逆求丹种之谓也。 12.阴阳玄牝车 ━━玄牝,是万物所由生之所。陈抟借用为“炼精化气”之预备工夫。此借玄牝车喻丹种之出现,在阴阳混沌于橐龠,真炁由此而出之貌。《老子·第6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3.水火交接地 ━━此地划于下丹田,说明真炁萌生于此,《悟真篇》云“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及“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在乾家交感宫”,皆是此意。 14.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路径此为根 ━━气必循夹脊上行,此乃炼气的基本方法。气到头顶,头顶上有泥丸宫,为修炼之终极。不知是否符合原意,愿有高明,有以教之。 《内经图》给真气运行五步实践以强有力的支持和科学的印证,证明真法的研究路子及其理论体系与《内经》完全一致,丝丝入扣。 真气运行学五步功法(静功)分为五步,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基础,后一步又是前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概括来看,真气运行的整个过程中,身体将起到三种不同的变化。即第一、二两步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调整呼吸推动真气,使体内真气集中于丹田。这个阶段古称为'炼精化气'。这是第一阶段,也是初级阶段。 第三、四两步是把丹田积足的真气,冲通督脉逆运而上,直达脑海,恢复和增强大脑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力量。这一段叫做'炼气化神',是中级阶段,身体的变化比较明显。 第五步以后,功夫更加纯熟精练,由于经络畅通无阻,功中产生的各种触动现象也都逐渐平静,越来越提高了真气运行的规律性。机体功能增强,活力旺盛,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力量发挥得更好。因此静境更加明显,表现为清清静静,心如止水的样子。这一阶段叫做'炼神还虚',属于真气运行的高级阶段。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静功),练通小周天、大周天,经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个阶段,可获得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效果。机体生理功能呈现后天返先天的变化,继续锻炼,原则上是以功为法,以静为务,以守为成,向炼神还虚的高级阶段迈进,冀以达到长生久视,返朴归真的终极目的。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1.方法。做好练功准备,放松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内守,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2.时间。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假若条件许可的话,每天固定时间练功,养成习惯,对稳定思想更有帮助。没有固定的时间也不要紧,只要抽空抓紧练功就行。要求每日早、中、晚练习三次,每次二十分钟。如认真操作,一个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3.反应。练功到三至五天,感到心窝部沉重,再往后,每呼气时,感觉到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有了真气的集中,就给第二步功打下了基础。 4.效果。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姿势也不够准确,有的同志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都是自然的现象。不要有顾虑,只要按要求坚持锻炼慢慢就会好了。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点击参见丹田部位--下丹田) 1.方法。当第一步功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部发热时,就可意息相随,自心窝部开始,呼气注意丹田,不可操之过急。用力太大产生高热也不舒服。 2.时间。依法每天三次,每次二十五分钟或半个小时,十天左右就可以气沉丹田。 3.效果。由于真气已通过胃区,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气沉入丹田后,周围脏器如大小肠、膀胱、肾等都逐步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感到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现象有程度不同的改善。 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 1.方法。当第二步功做到丹田有了明显感觉,就可以把呼气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不要过分注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耗伤阴液,犯“壮火食气”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温养。“少火生气”正是此义。 2.时间。每天三次或者再多一些。每次半小时以上。这一段是培养丹田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一个月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3.效果。由于任脉通畅,心肾相交,中气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凡患有心火上炎,失眠多梦,以及心脏不健康的人,都有好转。通过练功不断的给肠胃增加热能,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体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气充足,肾功能增强。患有阳痿病症的大有好转,女子月经不调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肾水旺盛,肝得滋荣。因此,在这一阶段,患有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都有明显好转。坚持锻炼,自然痊愈。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 1.方法。原则上还是按照第三步操作,真气沿督脉上行的时候,意识应该跟随上行的力量。这就是勿忘。若行到某处停下来,不要用意念去导引。这就是勿助。 2.时间。每天练功次数可适当增加,每次的时间也应延长到四十分钟或一小时左右。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通督的时间和力量不可能一样。有的人一刹那就通过了,而且力量很猛,震动很大。有的人通督时间稍长,并且力量也不大。大多数在十天左右通督。 3.效果。通督之后,一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入脑海,但不可有意追求,一呼一吸形成任督循环,养生界称此为“小周天”。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感觉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的实际情况。真气不断地补益脑髓,大脑皮层的本能力量增强。凡是由于肾精亏损和内分泌紊乱所引起的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酸腿软、月经不调、精神恍惚、易喜易怒、心慌气短、性欲减退等神经官能症状,都可得到改善。长期坚持,可以康复。因练功经络通畅,有些多年不愈的顽症也可霍然而愈,效果明显。一般情况表现为精力充沛,身体轻捷。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 所谓元神,就是大脑调节管制的本能力量。与识神对立。识神是有意识的精神状态。元神和识神是体和用的关系,元神为体,识神为用。第四步功已通督脉,肾气不断灌溉脑髓,元神的力量不断得到补充。心主神明,心气上照于脑,才能发挥其全面的调节管制作用。 1.方法。原则上还是守下丹田。丹田是长期意守的部位。通督后各个经脉相继开通。如果头顶百会穴处有活动力量,也可以意守头顶。可以灵活掌握,这叫“有欲观窍,无欲观妙”。 2.时间。每天三次,或更多些,每次一小时或更长一些。总的说时间越长越好。大约一个月左右,身体内的各种触动现象才能逐渐消失,只剩下下丹田和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的现象。 3.效果。根据身体的表现,尤其是丹田与头顶百会穴互相吸引的磁性力量说明,大脑皮层的本能力量增强,内分泌协调而旺盛。这种力量有形有色,功夫越深,表现的越明显活泼,对全身的生理生活机能调节就更好,真气也就更加充实,不断地补偿和增强身体的代谢机能,可充分发挥机体的潜在力量。因活力旺盛,抗病免疫力就增强了,一般致病因素就可减少甚至避免,原有的沉疴痼疾也可以得到改善或痊愈。坚持锻炼,就可以达到身心健康、益寿延年的效用。 以上五步,是真气运行法静功锻炼过程中的基本概况。在实践中,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条件又不一样,所以效果与表现也是因人而大同小异。鉴此,练功时既要顺乎自然,灵活运用,不能刻意拘执;又要本着一定的要求,耐心求进,持之以恒,不可自由放任,实为成功之要诀。 内经图隐藏的返老还童奥秘 人体老化有三个关键因素,一是脊椎倾斜劳损所产生的影响,二是松果体老化,三是会阴穴松弛。我们先就脊椎的问题来加以说明。脊椎又称为「龙骨」,两侧各有一条神经系统,称为「龙筋」,将灵气和脊髓液封存其中。如果脊椎倾斜不正,龙筋即发生位移,灵气和脊髓液随之外泄,人体也就开始老化。 动功调动任督二脉 在修练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练习「喉功」,即运用喉轮调气,先大口吐出体内污浊的气体之后,再大口吸入新鲜氧气,经由气压「丹田」后做一些简单的肢体运动,使气在体内扩展,就可以产生推力,让有「气阻」的地方能够畅通,同时使紧崩的筋松软下来,并由气推动倾斜弯曲的脊椎,逐渐回归正常位置。这种藉由气激活人体「自愈力」而自动矫正脊椎的方法,与「脊骨神经医学」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也就能够有效对治人体老化的第一个关键因素。 运用喉轮调气及憋气 其次,练习动功(气功慢跑)部分时,我们运用喉轮调气,同时「以手带气」,转动下丹田中的「河车」(以《内经图》下方两个孩童踏水车示意),其所产生之气经由督脉上升到「玉京」,与喉轮吸收之气在此撞击,产生大量的口津。与此同时,也就「以气带脚」提起脚步向前慢跑。 大量的口津,可促使消化系统恢复正常,增进食欲,并快速消化食物。同时,大量的口津和食物,是移筋换骨中的「换骨」所必需的条件。因此,练功和食补同时兼顾,方可使气(练功之功)血(食补之效)交相作用,产生快速改善体质的效果,并加速通过「好转反应」期,减轻身体上的酸痛胀麻与倦怠等感觉。此外,必须多喝水,以便加速将练功由内脏器官、血管所激发出来的毒素排出体外。 再者,动功的主要功能是针对身体的奇经八脉,包括最重要的任督二脉,有动、也有气(其他运动有动、没有气,或有气、没有动),加上预先做了相当多的动功软身动作,因此能够产生充分的热能与气,方有可能打通任、督二脉,也才有可能让人返老还童。 任脉上有甲状腺、副甲状腺、胸腺、胰岛腺、胃肠和性腺等,督脉上有松果体、下丘脑、脑下垂体、肾上腺等。由于动气功所产生的真气强力循环,刺激这些内分泌腺体及器官,强化其个别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从而调节身体的生化代谢机能,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效果。与此同时,位于督脉路径上的松果体,在气功慢跑时也被调动而趋于活跃,于是解决了人体老化的第二个关键因素。 静功调动十二经脉(点击蓝色字体链接详细阅读) 经由练习动功,调动任督二脉,转动河车之后,推动我们的身体产生足够的热能及气,接下来便可进行静功部分的练习,推动筋骨,而后将十二经脉展开。十二经脉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六腑及三焦,十二经脉既经由静功的拉筋动作被调动起来,表示我们体内的各个脏器皆被推动活跃起来,一方面加强排毒功能,一方面透过营养的补充,自然就能强化而恢复所有脏器的功能。 此外,会阴穴如同人体包覆脊髓液和灵气这条管线末端的塞子,如果有所松弛,也会造成脊髓液和灵气的外泄,也就会加速人体的老化。在练习动功和静功的过程中,有许多动作都需要提肛,亦即夹紧会阴穴,从而提高会阴穴的弹性和力道,防止脊髓液和灵气外泄,也就能够克服人体老化的第三个关键因素。提肛而强化会阴穴的时机有: 1.练习吐气时,右脚尖着地,同一时间配合提肛。 2.练习静功时,有多项动作需要提肛后压气(憋气)。 3.运用喉轮调气,于吸气到喉咙时,也会牵动会阴穴。 中国道家传统长生不老术 《内经图》所显示的主要结构,除了脊椎之外,还有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等三个部分,其重要性如下: 上丹田:被称为「神居之所」。任何宗教信徒,皆希望所信仰的神明常与自己同在,但是某人的印堂(即上丹田)如果暗淡无光,神明会愿意与他同在吗?大地如果没有阳光普照,就会阴湿,万物难以生长。同理,上丹田暗淡无光者,健康与运势也难以好转。 中丹田:为身体的「磁心」位置。质量是身体的十万分之一,能量却是身体的十万倍;气与能量由此扩展至全身。中丹田亦为心识形成之所在,以往祖先遗传的心智基因,皆在此运作。 下丹田:为炼精化气之所在。内有「坤炉」,是产生热及将饮食累积在体內的生物能转换为能量的源头;此外,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性器官皆位于这个区域,故被称为「修命之所在」。 中国传统道家修行者所追求的目标是「天、地、人」三界合一,以及「精、气、神」三者合为一体,三个部分丹田与身心灵修练之间的关连性如下: 道家修练的目标 修练时经由意守上丹田,由涌泉穴或会阴穴吸气,而后下压中丹田或下丹田,即形成一条气路。持续连动而强化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活络这条气路,加上疏通任督二脉,就能够炼精化气,进而炼气化神,再进一步炼神还虚(「虚」就是内经图四句口诀中「虔明专一返极无」所指的「无极」之界),也就能够逐渐达到「天、地、人三界合一」与「精、气、神合为一体」的境界。所以,在修练过程中人的精、气、神会重新汰化一次,身体内以往囤积不好的有形、无形的物质都会被排出体外,如同脱胎换骨,身体系统的运作会更有效率,人体内在小宇宙的气场,与外在世界大宇宙风、水、气的波动协调同步,产生共振共鸣,接收到宇宙正能量的洗礼,如同打开电视对准电视台的频道,就能收看电视节目,我们的身、心、灵也就会有全新整合性的净化与提升。 《道德经》第三章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其中的十二个字,可以说是人类修身养性的箴言,正好可以用来说明灵气YOGA的修练之道,试看: 虚其心:在深呼吸时,先弯腰将气吐尽,此时腹部内凹,心自然空虚没有杂念。 实其腹:吐气之后,用喉轮大口吸气,将气导入腹部,腹部自然呈现膨胀的状态。 弱其志:练功时意守丹田,专注于运行呼、吸之间,心无旁骛,进入无私无我的情境。 强其骨:疏通气阻松筋活络之后,吸入体内的气能够无障碍地渗入骨髓,自然能够强筋健骨。 丹道修练正好可以体现上述十二字箴言的义理。与此同时,不仅运动锻炼身体,我们在为人处事方面,不也是一样要奉行「先蹲后跳、先虚后实、先弱后强」的道理吗? 丹道的原理和功能十分奥妙,但其功法却很简单,说穿了只是深呼吸加上简单的体操动作,男女老少都能轻易学会。即使癌症手术后的重病患者,也可躺着练习深呼吸,而后能够坐起来,继而再下地活动,以至出院回复正常生活工作。因此,最后奉送各位读者一句话:「成功的方法很简单,但是成功不简单。」为什么?关键在于能否持之以恒。其实,人生不必苦苦追求复杂的事物,只要简单正确的事重复做就可以成功。所以,再送您一句话:老实练功,持之以恒! 愿您勤练这套养生气功,并因此得以延年益寿,享有身心灵健康、年轻与漂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