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漫长的申请季中,大家总是能从各种朋友圈中,窥探出“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的各式情绪。处于不同阶段的同学,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朋友圈里宣泄着自我。他们的朋友圈能有多精彩?一起来感受一下~
(一)未提交网申人群有人处事不惊、有人满心焦虑 1、暗藏“炫耀”型:看似在说网申,实则内有乾坤 属性解读:看似分享自己的申请动态,实则大肆秀了一番旅游行程,顺便撒一波狗粮,或者希望通过那隐藏的线索(托福分数),暗示自己申请的学校有多牛 x。 2、声嘶力竭型:短短数十个字,道尽自己的申请焦虑 属性解读:毫不拐弯抹角,善用“嘶吼”性语言,传递自己的焦虑情绪。当部分同学还在与网申“作斗争”时,有些同学早已提交了网申,陷入了漫长的等待 offer 中。
有人比惨、有人祈祷、还有人趁机炫富 1、比惨型:预言自己“没学上” 属性解读:可能过两天就会看到 ta 另一条被 xx 校录取的朋友圈~ 2、虔心祈祷型:心诚,offer 则来 属性解读:仿佛误入了爸妈的朋友圈,没有录取是怪锦鲤无能咯? 3、隐形炫富型:没 offer 又如何?反正家里有矿 属性解读:与其说是抱怨没 offer,不如说是“怨恨”自己坐拥家族企业 ? 当上述同学还在苦等 offer 时,已经有人迎来了“忽如一夜 offer 来”的时刻。而他们,又是如何在朋友圈里,为自己的录取染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文案五花八门,争奇斗艳 1、官宣型:字越少,事儿越大 属性解读:字数不重要,offer 闪闪亮!不需要大家看文字,看 offer 就行~ 2、委婉型:侧面宣告被录取 属性解读:甭管我怎么发票圈,你们知道我被录取了就行…… 3、诗情画意、精雕细琢型 4、回忆过去型:回顾申请的种种不易,催人泪下 属性解读:写的一手好故事,有理有据,重点突出,将申请过程展现的淋漓尽致。结尾升华,彰显宏图之志。 申请是场修行,辛辛苦苦努力换回的 offer,自然少不了在朋友圈记录一下。但小编还想强调的是,大家在收到 offer 后,欣喜雀跃之余,也不要忘记了一些重要的事情~
拿到 offer 后,还应该做什么? 1. 检查、确认 offer 在等 offer 时,我们申请的各大学校会陆续发出录取结果。而大家也会陷入纠结:无法迅速决定是否接受某个 offer、或者想继续等等别的学校。 在这个时候,就要看清楚学校标明的 offer 确认时间,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回复。回复前,也要看清楚 offer 的类型,究竟是 unconditional offer (无条件录取通知书),还是 conditional offer (有条件录取通知书)。此外,也要检查下 offer 上的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是否有误。若发现错误,要及时与学校联系,以免耽误入学。 (图源网络,侵删) 2. 缴纳押金/占位费 一般而言,英国和美国的大部分学校,都需要学生在拿到录取后,在规定的日期内缴纳占位费,它的作用是让学校为你保留申请位置。所以大家在拿到 offer 后,要赶紧检查下是否需要缴纳占位费。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收获满意的 offer,顺利开启自己的海外求学之路 。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