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独具特色的太极拳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健身运动的独一无二的贡献。 独特在哪? 不仅要认真学习规范的太极拳的一招一式。还要注意身体的基本姿态要求。如沉肩坠肘,虚灵顶劲,中正安舒,头如悬钟。在进退中的虚实变换,两脚的起落与手臂的配合做到上下相随。 西方任何一项健身运动都不具备的是,太极拳的演练是在太极理论指导下运行。太极拳是集阴阳辩证的哲理、通经活络的生理、意念集中、精神内收的心理、化瘀除滞,气血周身流畅的医理于一体。 整个太极拳的演练,充分体现“太极本无极”,阴消阳升。阳极转阴,阴盛转阳的物极必反的宇宙之道。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所以习练太极拳必须以意念引导动作。并通过外在形体的连贯圆活,处处成弧线而无运动极点,完全符合宇宙左旋运转规律。以无极的运动为导引,使意、气、力巧妙地揉合到一起,精神、心理、劲力手法身法达到高度一致,可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境界。 以上分析,对照当下太极拳爱好者的演练,不难发现,很多人为追求动作舒展而使内力外放。如,搂膝拗步推掌动作过于伸展,幅度过大出现运动极点。 何为用意不用力。这里的不用力是指在做动作时不要象其它拳种往外发力,而要劲力内蓄。比如弸捋挤按。弸不能有撞、顶之力但要以暗劲上撑,犹如水的浮力。捋要牵拉和拔抻成对抗性的内劲,才能展示出武术运动特有的攻防内在含义。挤要通过横档坐胯上体平稳前移,以腰发力,推动手臂向前挤出。这样既显劲力浑厚又不失沉稳。按的动作是很难的。他是内力发于腰。任何门类的武术动作,练到高级阶段,发力不见力。如太极拳讲“缠不见缠”。形意拳有“横不见横”的说法。 在完成以上各式动作时,再能协调配合步法。步法做到 后起脚不蹬,前落脚不踏,轻起轻落。这样,从整体看,就做到轻灵沉静,舒缓柔和、一招一式都带有弧形并连贯圆活,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这样的演练,意念能不集中吗?精神能外注码?自然而然就做到形神兼备,内外双修。 所以,要想练好太极拳,必须注重太极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然还不如去练广场舞或广播体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