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避开这5个练字误区,高效练好字

 风吟楼 2020-01-27

即使在电子产品如此盛行的现在,仍然也有一批人没有忘记手写的温度。

他们沉迷练字,却失望地发现,练习一段时间之后,自己的字却还是没有进步。

买了字帖、每天用一个多小时练习,付出了金钱付出了时间却还是没有效果,这是很多人放弃练习的原因。

练字成效不高,可能是你练字的时候陷入了这几个误区:

 误区一  急于连笔

很多小伙伴选择练行楷,都是因为喜欢行楷里面潇洒的连笔。

于是练字的时候,一上来就问怎么写出牵丝、怎么写出连笔。

但是!没搞定结构之前,一味追求连笔只能让你的字更丑!

刚开始练字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先忽略连笔,观察笔画的细节,观察笔画之间是怎么构成间架关系的。

下笔的时候也是,慢慢写,先写好笔画、和结构,熟悉了以后行笔的速度提起来了,牵丝自然就会出来。

 误区二  只描不临

一些通过描字帖练字的人,往往坚持一段时间就放弃了,觉得字体的变化不大,其实描贴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有帮助的,主要是适可而止就好,这主要是因为通过描帖可以让你了解范字的字型,并感受书写动作的定位、定型。为写出像范字一样的字打好基础,所以描帖的步骤是有必要的。

描字帖也应该适可而止,要专精专攻,不过脑地将字帖描N遍是不会有效果的。

一个字描了几次之后,就要尝试开始临帖。

 误区三  只写不读

我们也强调过很多次,练一个字的顺序应该是先在带格子的地方临再到脱格。

很多小伙伴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但是还是没什么效果。

这是为什么呢?

△范字

△写到米字格上

这是由于临帖的时候丢开了例字,自己想怎么写怎么写,字写的很多但成效甚微。

临帖也是有方法的,其中最根本的途径还是要多观察、多对比、多反思

下笔之前要先观察。

字帖上的范字都印在格子上了,下笔之前要先观察范字的笔画在格子的哪个位置上,长度是多少,与格子的辅助线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角度......

所谓对比,就是每写完一字之后,要立刻与原帖对比找差别,然后再写第二遍,确保修正了第一遍的缺点,并尽可能在以后写字过程中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不贰过”

不经思考的“勤奋”是变相的懒惰

只有不断对比反思,才能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从而让自己在坚持练字的过程中得到持续的进步。

 误区四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练字是一个改变以前写字习惯的过程,按所有人现在都是16岁算,从一年级7岁开始写字,到现在也写了9年的字了。

9年的写字习惯你想用几十天就改变?

9年的写字习惯练一个星期休息3天,练习1个月休息半年,这样能练好?

有不少练字的小伙伴都是上班族,平时工作忙,可能会有一两天抽不出30分钟练字,这样都是可以理解的。

实在是很忙的时候,至少也要抽10到15分钟写写字,不要求练习,只要求保持手感。这样重新开始练字的时候,才不会出现手不听使唤的情况。

 误区五  脸皮薄

前面我们说要对比、要反思,可是有时候,自己是看不出自己的问题在哪里的。

这时候我们的建议是,把你写的字给同学老师展示一下,让老师帮你找问题。这是最快捷的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