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响鼓也要重锤敲

 江山携手 2020-01-27

人,常被分以三六九等。其资质上乘者,可喻为“响鼓”。人言,“响鼓不用重锤敲”,即相信聪慧之人无需多言一点就透。我却道,未有重锤,何来鼓声?喻人作鼓,所谓响鼓,多为才智超群者,又怎听得他人若有似无,委婉晦涩的建议指点呢?而其响鼓之中,响一时者多,鸣一世者少。何以如此?只怕少了应有的重锤来敲打锤炼。由此,响鼓也要重锤敲一敲孩提之时。小小年纪便有过人之头脑,可视为响鼓。但既是孩童,就免不了有孩子顽劣的天性,心理尚未健全。对其教育,怎能点到为止?有些神童流芳百世为人称道,有些却成了仲永之伤令人叹惋,只在是否有这一重锤,使其悟出成长之道。二敲年少气盛。杰出青年学有所成,可视为响鼓。只是多爱自以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一意孤行,或缺少斗志,不思进取。此时若蜻蜓点水般为其指点迷津,只会被当做耳旁风,毫无作用。

响鼓也要重锤敲

唯有一记重锤,让响鼓们清醒认识自己,看清不足,他日方可成大器。三敲中年之人。三十而立,人到中年有一定成就者,可视为响鼓。多年社会上摸爬滚打,早已让他们参透为人处世之经,却难逃权力金钱美色等诱惑。想提醒他们,轻描淡写必然会引得响鼓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如狠下重锤,令其重返正途。或许还有四藏五敲等等。正如琢磨璞玉一般,只要是适时适当,当敲则敲,以作正音之用,免得响鼓声响变质。

响鼓也要重锤敲

要做响鼓,要脱颖而出,就要经得起他人的批评与质疑,听得进前辈的建议与规劝,耐得住重锤的敲打与锤炼。快马还需响鞭催,响鼓也要重锤敲。天生一架好鼓,只有不借气力地敲打,方能奏出绝世之声响!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必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