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说项羽必须实行分封,只是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图志轩 2020-01-27

巨鹿之战,项羽以微弱之兵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强大的秦军也在名将章邯的带领下向项羽投降,而楚军在战争中的表现也让众诸侯胆寒。战后项羽召见诸侯,诸侯的表现是“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为何说项羽必须实行分封,只是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巨鹿之战

一战成名也让项羽成为了众诸侯统领,随着他轻松进入关中,灭秦之后的残局该如何处理,也成为了项羽必须面对新的问题。实行分封是项羽集团给出的方案,当然这也成为后人批评项羽失误之一。事实上,如果考虑当时的情景,项羽在分封的问题上没有多大话语权,分封也是项羽实行的策略。当然项羽也在分封上尽了最大的努力,只是分封没有给他带来应有的效果。这是为何呢?

自陈胜吴广的大泽乡揭竿而起,原东方六国的后裔纷纷加入秦末大起义队伍里,当然项羽也属于后者中的一员。陈胜吴广的起义失败后,东方六国故地存在着多支割据:魏地的魏豹、韩地的韩成、赵地的赵歇、齐地的田市、燕地的韩广、楚地的熊心等力量。

为何说项羽必须实行分封,只是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项羽

巨鹿之战前夕,项梁被章邯击杀,熊心掌控了项家军,项羽也只是其中一名战将。尽管项羽一战成名,诸侯对他十分畏惧,但项羽名义上仍属义帝熊心的战将,况且项羽也是巨鹿之战前通过武力夺得军权,也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相对稳定的根据地。这也是其他实力不一诸侯的优势所在。所以实行分封是项羽必须走的一条路。

既然项羽无法击破这些诸侯,他与范增还是提出一套方案:分割众诸侯的实力。义帝被赶到了江南,魏豹、赵歇、田市、韩广均被迁徙,实力被强制缩小。只有韩成的韩国实力弱小没有迁徙,但后来他也没有归国就封。原有的六国后裔相当于被贬黜,项羽又挑选部分人来填充空缺。由于项羽杀了子婴,秦国故土分为刘邦、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四支力量;赵国申阳、司马卬、张耳分别立国于韩赵魏的故土;燕国故地分给了臧荼;齐国另分两块土地给田都和田安。当然项羽选择了梁楚九郡之地,而其他的楚地被黥布、共敖、吴芮所瓜分。此外陈馀和吴芮部将梅鋗分封为君。

为何说项羽必须实行分封,只是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霸王分封图

项羽的分封大会结束后,各诸侯也陆续回归自己的封地。前面已经讲过项羽分封的目的就是分割各诸侯的实力,也就意味着项羽新封诸侯与旧诸侯之间产生了矛盾。接着田横拉拢彭越兼并统一齐地;陈馀与齐国合谋击吞并张耳封地;刘邦也趁着项羽进攻齐地之机,东出统一秦地;而臧荼也杀了不愿迁徙的燕王韩广。

项羽与范增精心设计的分割诸侯实力的计划也就宣布失败。经过较量新兴起的诸侯将矛头指向了项羽,楚汉拉锯战争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项羽既要对付刘邦的东进,也要对齐地等力量的威胁。所以说项羽的分封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