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树枝的排列 从树干上直接生长出来的树枝称之为主枝(major branch)从最下端的树枝起依次为第1枝、第2枝、第3枝。 △ (左)下方的树枝水平伸展,越往上树枝和树干之间的角度就越小 △(右)枝杈非常茂盛的枫叶树(即使是年幼的树木,只要树杈茂盛就能显现古木的情趣) 观察树木的生长过程,大都是由嫩芽(bud)生长为幼枝(shoot),再由幼枝生长为树枝,同时每根树枝每年都会生成分枝,使整个盆栽更加茂盛。 分枝的生长形态可分为以下三种。 ①互生枝 = 相互错开生长的树枝 桑树、榉树、榔榆 ②对生枝 = 相互对应生长的树枝 石榴树、枫叶树类 ③轮生枝 = 旋转生长的树枝 松树类 △ 分枝相当茂盛的形态(紫花槭)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树枝的观赏性。 ①互生枝:以自然树木为例,在幼苗状态下,树枝的生长没有什么规律;但,到了高龄期,不必要的树枝就会干枯脱落,只会留下相互交错的树枝,并且以螺旋状生长在树干上。 如果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盆栽具备老巨木的形态,从苗木期开始多加留意树枝的排列;每次进行摘芽、剔幼枝、剪虽然根据生长环境的不同会有所差异,但大部分松树其树龄达到80~100 年时,部分树枝会达到水平,如果树龄达到120~150 年树枝会下垂到水平以下。 如果下垂角度达到40°左右,就能感受到成熟而厚重的情趣;如果下垂角度超过45°,就能增添枯淡而苍老的感觉。 直干树形中水平伸展的树枝,会使整个盆栽显得更加协调;如果用铁丝人为地形成下垂枝,会进一步增加盆栽的沧桑之美。 以落叶树为例,从树干伸展开的树枝,即主枝呈水平以上,只是部分枝杈枯萎后逐步下垂。如果利用盆栽技术,使得落叶树的主枝变成下垂枝,会严重影响整个盆栽的自然和谐,相反会增加盆栽的人为因素。 ③枝下高:根部至第一根树枝之间树干的长度被称之为枝下高;通常,枝下高为整个树高的1/3 时,整个盆栽看上去最为自然。树木一旦完成第一次伸长生长过程,就不会再长高,而是转入肥大生长过程;因此,即使树木不断在生长,其枝下高几乎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在盆栽素材的培育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再决定盆栽的枝下高。 ④树枝的粗细:与树干相比,如果树枝过粗,会破坏整个盆栽的自然美;同样,如果树枝过细,也会破坏整个盆栽的自然美;因此,以生长主枝的树干为标准,树枝的最佳粗细为树干的1/2~1/3,最好不要超过树干的1/5。 偶尔我们会看到用铁丝将粗细不到树干1/10 的树枝做成下垂枝的盆栽,这会影响盆栽的自然之美。 让树枝充分生长使其足够粗大,或者通过剔幼枝、剪枝、除叶等技法抑制树枝变粗,都是美化盆栽的培育技术。 ⑤树枝的长短不规则或者有一定的变化,都能增加盆栽的自然之美。如果树枝呈直线状或者几何学性味道过浓,会影响整个盆栽的自然之美。当树枝的长短变化和整个盆栽形成统一时,才能感受到自然树木固有的观赏之美。 (5)叶子 如果叶子长而大,使整个树木看起来年幼或者矮小;相反,如果叶子小而翠绿,使整个树木看起来充满生机或者高大。在盆栽领域,如果叶子小、大小均匀,同时具备该类植物特有个性美,就判断该盆栽具有良好的叶性,这也是营造盆栽美的重要要素之一。 △ 赏叶盆栽的代表性树种—枫叶树 即使是修饰完美的盆栽,只要叶子过大、大小不够均匀或者缺少生机和个性美,也会影响盆栽的观赏之美。通过叶子展现春天的翠绿、夏天的茂盛等自然界的变化和季节的美感。 (6)树冠 我们将盆栽的头部称之为树冠;树冠的中心部就是树干的末梢,所有树木的生长均源自该末梢的生长点。所以,任何一种树形其末梢均向上伸展;如果末梢的生长向侧面弯曲、下垂或者断裂,都会让盆栽丧失其生命力和自然之美。在树干的末梢部位,新生长的树杈聚在一起形成圆形树冠。 △ 树冠 大部分植物都遵循顶芽优势(apical dominance)规律,大部分生长均集中在树冠部位;如果忽视树冠部位的生长,就会越来越茂盛,同时还会影响下方树枝的正常生长。 通过较为频繁的剪枝抑制树冠部位的生长,使树木的长势均匀分布到树冠下方的每根树枝;另外,还可以通过除叶调节树木长势的分布。 (7)花朵、果实 淡雅而具有品位的花朵和散发微微清香的果实可以增添盆栽的美感。以赏花盆栽为例,树叶掉落后树枝上仅剩果实时,可以散发出季节的丰盛和美感;以赏花盆栽为例,淡雅的清香可以增加盆栽的品位。 在大雪纷飞的冬季,室内盛开的梅花、迷你紫丁香、白花藤、栀子花等散发的芳香,会增添赏花人的快乐和幸福感。 来源:《中国盆景赏石》201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