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金刚经》暗示着什么?

 碧海真空月如水 2020-01-28

  佛教的创立者,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导师,释迦牟尼同志,出生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

  

  商品贸易的繁荣才能促进思想的浪潮,此时的古印度跃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沙门思潮!

  经济的活跃,带来了公民眼界的拓展,就算欺骗,也要换一种让别人信服的方式。 刹帝利阶层的崛起!传统婆罗门教权威地位被削弱!

  沙门本意为,勤息、息心、净志!

  因为,成长于富裕的环境,他受到了 最高等 的教育,娶妻生子后,29岁时出家。至于为什么出家无法考证了,很多故事都是后人为了某种利益,后编的!这里就不做介绍了。最靠谱的解释,就是先生发现了古印度教有问题,但是无法给出解决方案。

  古印度的富裕阶层,由于生活安逸,保暖而思淫欲,淫欲过后就是无限的空虚,很多人选择了战争,翻开历史书我们会发现,古人发动战争的原因非常奇葩,有的时候就是茫茫人海中我多看了你一眼!古印度大多数人迷恋于修行!就算是今天,在印度依然有无数我们无法理解的奇葩,统一解释为开挂了!

  

  释迦牟尼先生继承了古印度文化的光荣传统,却发现禅定和苦行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有些人苦行的都变态了;要不说古人的生活追求比现代人要高尚的多!熊掌和鱼都非我所欲,无法解脱于世俗,无法成神!用网游的话来说,就是无法升级!

  

  释迦牟尼先生约35岁时自觉。然后开始了极为牛逼的千年布局!耗尽一生,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弟子遍布社会各阶层。由于老先生有教无类,门槛低,海纳百川。纠正了古印度教的很多缺点,维护了最大人群的利益,被尊称为释迦族的圣人。

  老先生最牛的地方就是,有高度!大无其外,小无其内!毫无痕迹的解决了,人类的两大终极问题,生与死的哲学思辨!因此,先生的身影已经模糊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先生的教导却回荡在耳边!

  

  《金刚经》就是一部经典!流传千年,泽福亿万众生。文化这种东西,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老先生就算活着的时候,也就是个过了气的王子,没有权利逼迫别人信服。寂灭后,更是靠着人品和思想高度,创造了佛教的千年繁华。

  说来也是可笑,无数牛逼的风云人物想利用老先生的思想,为其所用。得意与一时,帝王将相生前叱咤风云,死后除了盗墓者喜欢他们,就没人记得他们了,当然如果生前有绯闻的话,小说家会把他们玩的体无完肤!

  而人类的先行者们却能够布局千年,当然难度也是太大了!一般人玩不起,也没法玩!

  笔者不是佛教信徒,但却是老先生的仰慕者。没办法,已经2017年了,向先生这么牛的人,太少了。百年老店难得,王朝不过300年大限,老先生的事业已经2000多年了!时间可以无情的摧毁一切牛逼的人物,历史沉淀的都是精华。

  现在揭秘《金刚经》到底说了什么!

  如果读过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整本书都是先生和弟子的对话,好像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这跟古印度教流传的教育方式有关。

  人类历史上的文化是用血与火传承的,评判这种文化好坏是没有标准的,唯一的标准就是存在就是合理的,古印度教在本质上来说,是先生的理论基础,先生接受了最高等的教育,所以不可避免的在教育方法上继承了古印度教的教学方式。

  整本《金刚经》都在说明一个问题,佛的世界观!宇宙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无数美好的世界需要我们去征服,但这要建立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这需要像金刚一样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只有解脱了自己的思想束缚才能有能力探索无限的未知世界!如果用科幻电影来解释,就是打开基因锁!当然方式很多,比如病毒!先生提供的途径倒是很安全,觉悟。但是特别的难,几千年了,还没听说谁真正的觉悟了,当然,先生已经给出了答案,先生成佛需要无数劫,一个大劫不过13亿多年而已!要不说古人的宇宙观就是霸气,时间单位是亿年!

  整部书在设计上,我们可以简称信息化教学设计。都是用了不着痕迹的引导,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断的通过人物对话,潜移默化看书者的思想。用现代的话讲,心理暗示的手段非常的高。

  记得一次跑到庙里游玩,看到一个老和尚正在劝一群妇女放生,看着那些五迷三道的大小妇女们,我立即产生了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

  和老和尚聊了几句,发现他每天都在读经读经的,我看过100多遍金刚经的光辉业绩,被秒杀了。人家近百年的人生阅历更是秒杀了我所有的智商上的优越感。

  但是,我一直认为至少我不迷信。因为,老先生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一生的目标都是为了突破迷信的文化导师,自己却被人供奉在那高高的庙堂,受人朝拜,烟熏火燎的过了几千年,到底是不是讽刺?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渐渐不是菜鸟级了。老和尚的笑容我读懂了更多,人生近百岁,世事沉浮,过眼云烟!也许他的笑不过是对一个年轻人的宽容罢了。

  当我们翻阅历史的时候,其实应该想到,再过一段时间,我们也会成为历史,后人会像我们品评古人一样品评我们。至于是否有一颗仰慕的心,就不敢奢求了,不被指点就不错了。

  先生的身影已经成为了历史,很多真相都随着河水流走了,剩下的就是记载言论的经文了。还有历史沉淀的往事。

  无论真伪,至少我现在能够体会,什么是历史营销,什么是有教无类!

  我只是一个仰慕者,不是一个信仰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