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富家出孝子,贫家出猴头,老祖宗的经验,现在还适用吗?

 子夜说文化习俗 2020-07-29

俗语:富家出孝子,贫家出猴头,老祖宗的经验,现在还适用吗?

清代著作《围炉夜话》中有言:“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孝居百行之先,充分体现了我们古人对于孝的重视。孝是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

作为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中华民族更是把孝道融入到我们的民族传承中。孝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似乎是一场人生的免修课,我们不用刻意的去学习如何的孝顺父母,因为不管我们是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孝顺处处存在于我们身边。

孝对于我们来讲更像是一种天性,是镌刻在我们骨血之中的灵魂烙印。

俗语:富家出孝子,贫家出猴头,老祖宗的经验,现在还适用吗?

不过,虽然我们老祖宗们奉行着孝道,但是他们似乎也曾用贫富来区分这人们的孝道。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一些与它有关的俗语中看出,比如说,笔者接下来要为各位介绍的这句俗语:“富家出孝子,贫家出猴头”,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句俗语从字面意思上就很好理解,它说的就是:富贵人家出来的孩子往往都会很孝顺,而穷人家出生的孩子在孝敬父母方面就做的不足,他们互相攀比、互相扯皮,似乎谁多孝顺了点父母就吃亏了一样。

看到这里,想必有些人就会不解了,古人们为何要这样说呢?富贵与贫穷这样的外界因素对于人的主观性孝道影响就这么大吗?这究竟是何道理,我们接着往下看。

俗语:富家出孝子,贫家出猴头,老祖宗的经验,现在还适用吗?

我们先来看看这为何“富家出孝子”。唐代著名诗人,诗圣杜甫在他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豪门贵族家的酒肉都吃不完能够放坏,而道路上却摆放着饿死、冻死的穷人的尸骨,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的贫富差距,富人与穷人的生活相差的是在是太大了。

俗语:富家出孝子,贫家出猴头,老祖宗的经验,现在还适用吗?

富人不用为每日的吃食担忧,享受着极高的待遇,他们的孩子从生下来就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只要不是家长太过于溺爱孩子,他们大部分是不会长歪的。我们也知道,古人们是很奉行“孝道”的,所以那些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富人孩子也很愿意去孝顺自己的父母。

况且他们根本不用为金钱而烦恼,对于给予他们这些先天优势的父母自然也是充满孝心的。

我们再来看看下半句,“穷家出猴头”。与富人不同,穷人的生活就不太好过了,有的家庭还要好一点,能够让自己的家人吃饱,但有的家庭连日常的吃食都无法满足。

俗语:富家出孝子,贫家出猴头,老祖宗的经验,现在还适用吗?

此外,笔者有一点一直都不太明白,不管是在我国古代还是近代更甚至是现在,有很多比较贫困的家庭,明明都过得很艰难了,还是会选择生很多的孩子。

笔者不是说,穷人家庭就不能有孩子,而是说不好太多得孩子。你说,本来自己都不太能养活,又整了六七八个孩子,这谁能顶得住啊。

没钱也就养不活这些孩子,能怎么办呢?只能让这些孩子吃更多的苦,有的父母实在没办法就将自己的孩子卖到富人家做仆人。

俗语:富家出孝子,贫家出猴头,老祖宗的经验,现在还适用吗?

而且穷人出生的孩子,在以后大概率也不会很富裕,他们也要为自己的生活而到处奔波,每天为明天的吃食而担心。

当一个人来活着都很困难的时候,那些亲情、孝道在他们眼中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的了。而且在穷人家庭中,兄弟姐妹多了也意味着他们可以去相互扯皮,让自己的兄弟或者姐妹去照顾自己的父母,以此减少自己的负担。

这句话放到现在就不那么适用了,毕竟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不用像以前那样每日为吃饭而忧愁,也能更好的孝顺父母了。各位是怎么看待这句话的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