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家的戏园子

 刘沟村图书馆 2020-01-28

       郭庄北头大街路西坐落着一座戏园子,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舞台在南端的时候,是〞文化大革命〞前,不知持续了多少年代。这里成了全村的娱乐中心,演出成套的地方大戏。比如,《胡延庆打擂》,《杨家将》,《封神榜》什么的。平时,远来的地方剧团,你来我去,不断演绎着不同的剧种,比如,高腔,河北梆子,河北秧歌,河南梆子,河南坠子,唐山评剧,保定老调,徽州黄梅戏,上海越剧什么的。县城裴中义领班的京剧团,石家庄奚啸伯领班的京剧团也常来光顾戏园子。
       舞台造价不菲,有里台、外台。里台主要是演员化妆做演出准备。外台则专门用来表演。舞台下设有坐位,用又粗又长的木头横起来,一排排,大概有二十排,罗列整齐。座位谈不上稳固,总动,不是往前滚动,就是往后滚动。坐位后头,还设有卖西瓜、卖瓜子、卖水果糖、卖香烟的摊位。到这里看戏的,往往是比较有钱的人。人们要么啃着糖葫芦,要么吃着脆枣,津津有味地看戏,乐悠悠。
       多少年来,郭庄从业唱戏的,主要是这里造就的戏迷,剧团以巨大的吸引力吸走的。我的东邻月花,就是被邢台老调剧团吸走当青衣的。
       每逢一年一度的西头大庙,大戏往往在戏园子唱。它发挥的娱乐作用,不可替代,是村文化中心作用, 
       另外,西头大庙还有“高台”,用木头搭的舞台架子,铺上木板而成。常常一丈多高。里台很小。外台大,耐得住武打、翻跟斗。演文戏更不在话下。看戏的往往戏台边,或前台树杈上,就坐着或骑着几个会爬树的小孩。“高台”不同于戏园子,不要票就能看个够。但舞台不是设在东头村外,就设在西头村外。高台的戏唱得也热闹,但远远不及戏园子演的戏系统而响亮。高台舞台下不设坐位,大人、孩子们都站着把戏看完。人多的时候,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人潮翻滚,尘土飞扬。
       西头大庙还有马戏团。在村北野外圈起一大片地,平时地上摆放着虎豹笼子,或者狗熊笼子,蟒蛇笼子。虎豹、狗熊和蟒蛇大得吓人。看的人不敢近前,看也不掏票。马戏团上演的主角是马跑人在马背上翻跟斗。每当马跑,正剧就开始了。能看马戏的,须掏价格不菲的票。看正剧才掏票。
       郭庄每逢五天一聚的三八大集,看细眼景的,拉大洋片的,星罗棋布。看细眼景,在一个大箱子外往里照,里面往往演着抗美援朝大剧。拉大洋片,是页页展示嘲讽美国鬼子侵略朝鲜的画,政治性、宣传性、时事性很强。但看细眼景、大样片的不多,成不了气候。
       那时,夜间戏园子的汽灯比什么都明亮。侍弄汽灯的有专人。每逢侍弄汽灯的登上高凳子,点上汽灯,舞台鼓点和乐器就响了起来,人们都知道,再晚,戏就开演了。观众从东头、西头、南头、北头聚拢开来,开始凭票入园。
       舞台上,演绎着悲欢离合。台下,戏散人走,人们不断琢磨着戏中宣示的道理,往往感动得哭天抹泪。
       〞文化大革命〞前,郭庄的文化生活很丰盛,演出的节目不重复,不乏味。
       〞文化大革命〞,取缔了一切娱乐活动。戏园子空寂寂,荒凉了好几年。等到本籍人孟三回家,义举修戏园,舞台从南端调整到北端。孟三义举修戏园,主要是有感而修,他顾虑如此大的戏园子常年空寂寂,资源浪费太严重。孟三的义举没有多少号召力。空寂寂,还是空寂寂,谁也无力挽回热闹。
       戏园子分久必合。村里有会演〞样板戏〞的,有打锣的,有敲鼓的,有会吹笛子的,有会拉胡胡的,几个青年凑起来,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从此,戏园子重新活跃了起来。但好景不长,来回演那几出样板戏,看多了,人们不去了。尽管孟三修的南端舞台宽大得多,围墙也高大得多,戏园子也无法改变空寂寂的局面。
       村干部跺脚叹息戏园子荒芜的不在少数。集体决策废了戏园子,靠近村大队部,圈了一大块地,比戏园子还大,建起了大礼堂,取而代之戏园子。
       大礼堂舞台仍然设在北端。阔气多了,比省会大礼堂不差。有多层帷帐,毛绒的,棉布的,化纤的;枣红的,大红的,大绿的,杏黄的,应有尽有。外台、里台都宽大多了,坚实多了。台下座位阔气多了,一楼、二楼清一色的木质单人座。一楼座位排排罗列,纵横交错,黄澄澄一大片,很难见尽头。一楼可平视,二楼可俯瞰。入园门口也由一个变成两个,分列南端东西各中心。两条通道宽又长,从南端一直通到北舞台。今非昔比了,但人们不叫它大礼堂,仍称戏园子。为了区别新旧,习惯称它新戏园子。
       新戏园子落成在〞文化大革命〞之后。1978年,这里繁华热闹了起来。当初村〞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几个文艺青年,陆续选拔到县河北梆子剧团。演技成熟多了,一出《秦琼卖马》,感化了多少人;一出《窦娥冤》,看哭了多少人;一出《三堂会审》,教育了多少人。人们说,戏园子的春天又回来了。
       主角是本籍的,把他母亲接到戏台上,设了专门座位近了看。主角演戏非常逼真,不断赢得掌声雷动。他唱得嘹亮,腔调圆滑,形象高大、光辉,感染得台下鸦雀无声。

       演唱声,乐器声,比电台播放的一点儿也不差。特别是竹笛,悠扬、干净,如同水洗一般。演出的大剧,无不淳化着当地乡俗。(图片来源网络)
                   2018年5月31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