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毒、细菌感染之后,为什么我们会发烧?

 fjsmhm 2020-01-29

病毒、细菌感染之后,为什么我们会发烧?

发烧的感觉,谁都不愿意体验吧!

那种浑身滚烫、无精打采,仿佛被煮了的感觉,很难说是一种愉悦体验。

虽然发烧给人的感受不佳,但是它却是机体用来对抗病原体的重要手段!

病毒、细菌感染之后,为什么我们会发烧?

我们的体温保持恒定的由来

不同于蛇、青蛙等变温动物,无论是在炎炎夏日,还是在寒风瑟瑟的冬天,我们都能够维持恒定的体温。

我们属于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

恒温动物相较于变温动物来讲,其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够在各种环境下都保持持续的活力。

哺乳动物之所以拥有恒温机制,当然是因为我们继承了祖先的特性。

但是,哺乳动物的先祖发展出恒温机制实在是无奈之举。

在恐龙时代,那些身型巨大的“蜥蜴”牢牢地占据了食物链的顶端。

它们分布在陆地上、天空中、还有水里。

而哺乳动物的先祖,却是一种体型很小的类爬行类动物,大小只有回形针那么大。

病毒、细菌感染之后,为什么我们会发烧?

如此巨大的体型劣势,注定了它们养成了担惊受怕、躲躲藏藏的习性。

渐渐地它们就发现,那些大型蜥蜴晚上一般不出门活动。因为蜥蜴们在气温较低的夜晚,很难保持像白天那样的灵活性。

所以,哺乳动物的祖先可能就因此开始了夜行的日子。

病毒、细菌感染之后,为什么我们会发烧?

而没想到,为了抵抗夜晚的寒冷等,不仅长出了毛发,还演变出了恒温的机制。

当然,这只是一种观点,实际上情况要比这复杂的多。

病毒、细菌感染之后,为什么我们会发烧?

我们的体温是如何保持恒定的?

早在上世纪初,科学家就在实验中发现,当狗的下丘脑损伤之后,可引起体温自动升高。

而到了上世纪中期,科学家们为了解开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上的谜团。

于是,通过大量实验反反复复地,在下丘脑的各个位置进行了刺激和捣毁。

最终发现,下丘脑的前部控制着散热,而其后外侧则控制着产热。

而在此之后的几十年里,人们又在下丘脑特定部位找到了对温度敏感的神经元反应区。

病毒、细菌感染之后,为什么我们会发烧?

简单而言,人体的体温是预先被设置好的。比如,人的正常体温被设置在37℃左右。

当外界环境寒冷时,机体可因此热量散失,遂下丘脑产热中枢就会被激活。

于是,皮肤立毛肌收缩,形成鸡皮疙瘩,减少热量流失,同时又增加机体消耗能量物质,以更多产热弥补丢失的部分热量。

病毒、细菌感染之后,为什么我们会发烧?

起“鸡皮疙瘩”以阻止热量丢失

最终,就可保持体温维持在37℃左右。

而当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时,下丘脑的散热中枢则会被激活。

如此,机体又通过舒张毛孔、增加流经体表的血流量、以及出汗等方式,来使得体内过高的热量得以及时地排出。

其目的也最终是维持体温保持在37℃左右。

病毒、细菌感染之后,为什么我们会发烧?

为何体温是37℃?

我们知道人的正常体温维持在37℃左右。但是,为什么体温是37℃,不是38℃或36℃呢?

这是因为37℃的体温对我们来讲是一个最经济实惠的平衡点。

我们知道蛋白质的生物活性都有个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也就是说,机体中的蛋白酶要想保持高效运转必须得有个适宜的温度。

病毒、细菌感染之后,为什么我们会发烧?

正是因为这一点,恒温动物可以时刻保持蛋白质的高度活性,所以要比变温动物更具活力和灵活性。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往往要比这复杂的多。因为我们还要面对物种间的竞争关系。

研究发现,当人的体温每升高1℃,细菌的存活率就会下降6%,继发感染的几率也相应降低。

也就是说,在变温动物体内可以寄生数以万计的细菌,而哺乳动物的寄生细菌只有几百种。

体温越高,来自于病原体的侵害概率就越小。

但是,要维持高体温,需要有源源不断的食物来源。而在自然状态下,这种情况很难做到。

所以,恒温动物的最终体温,就是在抗病菌感染和维持代谢之间找到的平衡点。

病毒、细菌感染之后,为什么我们会发烧?

病原体感染后为何发烧?

其实,看完上面的内容,到这就很好理解了。

感冒时发烧,其实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

通过将体温升高,虽然抑制了自身正常细胞的蛋白活性,但是细菌、病毒等相关蛋白活性可能受到更大影响。

当病菌、病毒等入侵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细胞(比如吞噬细胞)会努力将其一口吞进“肚子”。

病毒、细菌感染之后,为什么我们会发烧?

随后通过复杂的机制,最终释放一些小信号分子,比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

而这些介质被释放入血液之后,最后可被带到下丘脑,作用在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于是,机体就自动将原本37℃的体温调定点提高,比如40℃。

虽然,此时我们的体温可能处于37℃左右,但是我们的机体却以为我们的体温低于“正常”体温。

所以,机体会开足马力去产热,以试图达到“目标体温”。

这就是人之所以会发高烧的原因。

但是,即便人处于高烧状态,有时机体并不认为自己处于“正常”的体温范围,故可产生虚假的寒冷感觉。也就是寒战!

病毒、细菌感染之后,为什么我们会发烧?

最典型的就是得了疟疾之后,全身不自主的寒战。

这就是疟原虫进入人体之后,最终导致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异常,虽然明明出汗不止、但是牙齿、肌肉却不自主的颤抖。

病毒、细菌感染之后,为什么我们会发烧?

结语

总的来讲,体温维持在37℃是人体在面对病原体感染、合理运用能量物质等的综合结果。

但是,这种平衡结果又要结合物种们自身所处的环境。

病毒、细菌感染之后,为什么我们会发烧?

比如,相对于人来说,犬科动物被病原体感染的几率要大得多,所以它们的正常体温往往要比人的高1-2℃。

所以,发烧是针对正常体温来讲的。38℃对人来说是发烧,但是对狗来讲却是正常。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在遭遇到病原体感染时发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这并不是说“欢迎”大家前去主动体验发烧,发烧是难受的,是机体不得已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