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硅谷不再引导创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硬科技

 全球风口 2020-12-09

科技洞察 深入科技行业最前沿

最近大西洋月刊发布了一篇名为《什么是硅谷真正的困境》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专栏作家Derek Thompson带我们一起思考了今天的美国所面临的问题。

作者在文中提到,硅谷模式给我们带来的,并不是工业技术革命,而是另外一种革命,它带来的是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一堆软件。

封面文章的“独角兽”插图(图片来源:大西洋月刊)

过去十年中,共享经济的模式创新最引入注目,以食物配送商DoorDash,杂务工服务TaskRabbit,还有中国人熟知的Uber、Lyft为代表。然而,他们没有改善交通状况、促进就业,反而加剧了交通拥堵,消耗公共资源,加剧城市不平等。而流血上市的Uber和上市受阻的Wework,总共损失了100亿美元。

文中提到,互联网公司不管怎么努力,为实体世界的贡献微乎其微。他们让少数人变得极其富有,然而并没有创造足够的中产阶级就业机会,也没有解决目前全球存在的问题,比如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气候变化,经济的不平等。

再看看下面的数据,你或许会明白为什么互联网并没有真正改变世界。

1. 根据计算机研究协会,2013年到2017年,在美国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人数增加了一倍。

2. 根据PitchBook数据,大部分风险投资都投给了软件公司。2018年投给软件公司的交易量高达3700笔。生物医药的创业公司仅成交了720笔。

3. 经济学家Mikko Packalen和Jay Bhattacharya发现,在美国专利的申请历史中,以前的专利发明集中在化工、电子、医药、机械工程。然而2000年以后,美国的专利一直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主导。

4. 目前硅谷最赚钱的商业模式是广告销售。Facebook和Google赚取了公司90%的收入来源。这些巨头公司垄断的市值高达1.5万亿美元。

5. 科技巨头的强大实力加剧了地区之间的不平等,80%的风险资本只投给了美国三个州:加利福尼亚,纽约和马萨诸塞州。

经济学家、航天企业家Eli Dourado提到:“在美国,大量人才流向互联网公司的现象令人担忧。如果我们对硬科技更加重视,比如能源、健康、建筑技术、城市交通,才能真正对世界产生切实的影响和改变。”

他提到,大量的人才只专注在少数短期可盈利的工作上,比如通过广告、云服务、开发app来盈利。他主张开展更高成就的硬科技项目:

第一是生物技术,可以改进预防保健,检测疾病;

第二是建筑自动化技术,从而降低运输价格,降低住房成本;

第三是在联邦政府的支持下,开展气候变化方面的研发,比如最近很火的碳捕捉技术。2019年美国能源部宣布,投资超过1.5亿美元的联邦资金用于碳捕获技术的研发。但是他认为这笔投资还远远不够,曾经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就获得了相当于今天近1000亿美元的研发投入。

Derek Thompson在文中说到: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们将资金、人才汇聚到软件、数字化世界里。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些资源都投资到“地球”上,将会取得什么成就。

Thompson所指的“重返地球”,其实就是全球科技投资人王煜全一直以来提倡的硬科技。我们今天需要的科技创新,就是靠硬科技带来的范式转移。

这些实体世界的硬科技是什么呢?是新材料、微电子、航天技术、生命科学,这些都是深刻影响人类方方面面的技术。这些行业中诞生了大量的科技公司,很多企业的技术和产品都有改变未来的潜力。

跟以往的互联网公司相比,硬科技产业有非常大的不同。我们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硬科技带来了创新模式的变化。

今天,创新的主流是以高校科技为源头,以硬科技为特征,由科技企业家主导的创新。这些硬科技的创新,都遵循着“科研-研发-量产-市场”的模式,这是科技创新背后的强大规律。

其次,因为硬科技,今天的金融工具和企业形态已经不适配了。

风险投资机构是支持软件创业起家的,不敢轻易支持硬科技企业量产。这就导致大量科技企业处在九死一生的状态。

所以,在硬科技时代,我们需要的投资,是适应硬科技企业的、懂科技产业的、全程参与为科技企业提供服务的(从创立到成功上市)、真正解决的科技企业痛点问题的投资人,也是科技生态的重要协调人。

硬科技时代,中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18》,在中高端制造业产出方面,中国的全球份额在过去十年间增长了两倍,达到了32%,已经成为全球科技产品的最大出口国。美国虽然有强大的科研体系,中国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只有把硬科技的研发和制造相结合,创新才算说完成了闭环。

甚至说,不管你是美国、以色列,还是英国的技术,前端研发完成以后,后端都要对接到中国制造。我们只有理解了中国优势,才有可能把握住这一轮科技创新的机会,在全球创新生态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王煜全的新书《中国优势》昨天已经正式上线,不论你是谁,这本书都能帮你把握创新的新机会。

中国在创新中的生态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也将获得很多新的机遇。如果你是创业者,你会发现有科技创新加持,创业不再九死一生;如果你为人父母,可以让孩子从小接触科技,理解创新;如果你关心中国未来,这本书将带你思考科技强国之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