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朋友约我一起赴疆走狼塔c+v,他说他已经筹划了一年,在网上约了队友,七月底出发。狼塔这条线路我向往已久,这几年没少看别人的游记和攻略。线路的风光实在迷人,但难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心里不禁打起鼓来。一年前身上做了个小手术,一直没怎么锻炼(其实就是偷懒),自己又是个胖墩(比例接近球体),对体力实在没信心;再者我有高原肺水肿的经历,不得不防啊!但狼塔的吸引力是我难以抗拒的,于是,我一遍又一遍地研究起收藏的游记和下载的轨迹。 很快,我觉得有戏!我发现狼塔c比v难走,高的几个达坂和大的河流基本都在c线,v线虽然有海拔最高的乌拉布图达坂,但它是从3500米开始的,爬升500米,并不算太多,难一点的就只有天格尔达坂了;而一路的营地海拔基本不高,除了绿湖是3500米以外,其他的全是3000米左右,还有2000多米的,而且过了绿湖之后海拔基本是一路下降的;最重要的一点——据说最好的景致都在V线。综合以上几点,我决定了,只走v线,从古仁格勒村进山,在哑巴家和朋友们汇合。我的狼塔之旅正式开始。
第一天进山  
8月8日中午12点左右,从和静包车到了古仁格勒村关卡处。开始徒步,要走到哑巴家,大约有25公里,途中要翻一座达坂。走了一小时,可能刚开始没适应这个海拔,也可能没适应这里的阳光,感觉快要晕了,就一个字:晒!这时一辆皮卡在身边开过,果断拦车! 一打听,车上是一家哈萨克牧民,汉语不是很好,但基本能交流。他们说要去牧场捡蘑菇,答应捎我进山。哈哈,简直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啊!就算他们不去哑巴家,能带我过达坂就已经功德无量啦!四驱皮卡轻轻松松翻过了3800米的哈尔嘎腾达坂,然后突然右转,从古仁格勒奎克达坂方向下山了。车到半山腰,在一间孤零零的小木屋前停了下来。   里面是司机的亲戚家,聊了一会天,女主人给我们做饭,于是我蹭了一顿面片,把午饭给省了。顺便提一句,到牧民家做客,必须尊重人家的生活习惯,比如牛粪在他们眼里并非什么肮脏的东西,炉子里烧的就是牛粪。他们会用手抓完干牛粪,然后就扯面片做饭。千万不要嫌脏,他们能吃的,你也能吃。下午五点多,牧场到了。果然,这里不是哑巴家,而是离哑巴家约10公里的一个牧场,但这里也是狼塔线上的一个点,属于必经之路,而且风景极好,牧民的木房子又在旁边,很安全。所以我决定就在这里扎营了,看看朋友们能不能在11日如约到来。
第二天购物 第一天愉快地度过了。司机没要我钱,我昧着良心塞了200块给他。我知道包车进来没有个大几百是搞不定的。虽说他们是顺路,但我也赚大发了。 我要等从c线进来的朋友们一起走,按计划我要在这里等他们两天,现在有车,我提前了一天。所以第二天就比较休闲了,我九点多才起床,天空蓝得可爱,一丝云都没有。 我慢慢地晒帐篷,煮早餐。但我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问题来:万一我的朋友们下撤了呢,或者有人受伤什么的,我该等下去吗?我又清点了一遍我的物资,担心吃的不够。既然今天有空,我干脆轻装到10公里外的哑巴家买点东西,以备这两天用,顺便看看这一路的风景。于是留下帐篷和大部分物资,只带了衣服和一点干粮就出发了。   走了大半天,慢悠悠地爬上了乌兰达坂,哇,这边的风景果然不同,好多险峻的高山,看来今天不虚此行啊! 路上还遇到一队从c线有过来的驴友,大概分三四拨人,二三十人之多,打听了一下,他们今天应该是按计划到离我营地6公里外的呼图壁河支流的“鸡爪子盆营地”扎营的。下了达坂,过了一片讨厌的沼泽地,哑巴家到了。 不愧是个大据点,有三四间木屋,还有蒙古包,草地上养着好多马。我见到了哑巴和他妻子还有另外几个牧民,他们都很热情。哑巴还一直比划着让我多穿衣服,山上冷,让我很是感动。我在哑巴家买了点羊肉干,一把挂面,吃了一碗方便面,还很奢侈地买了一瓶可乐和一点点盐。回营地的时候,看到他家有马,我想起07年在骑马去喀纳斯的那三天,心痒痒了,于是这次又租了一匹马,一直骑到垭口。这样就省了五公里啦,关键是不用走沼泽地和爬那个达坂啦!我是很讨厌走回头路的。我跟带路的哑巴的弟弟说我会一点骑马,一开始他还不信,后来他看我骑了一会儿,就放手让我自己骑了,真好玩,仿佛又回到了当年。 我和同行的还有一位一直蒙着脸的姑娘。 我把马还给他们之后他们还要去捡蘑菇呢。哑巴的弟弟很健谈,他说前两天他们上山去救一位迷路的驴友,看到了五头狼,狼的信息也是我关心的,不过最后他说很多年都没有狼伤人的事了,不必过于担心。上了达坂还了马,我很快就回到了营地,刚巧碰上几个牧民赶马进马圈,很精彩!
第三天 遇险 晚上仔细算了一下物资,电量,燃气,应能勉强撑六天。但早上那个问题一直索绕在我心头,毕竟不确定因素太多了,伤痛,体能,天气,高反……今天碰到的商业队又让我多了一个选择。我马上分析了一下情况。我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明后两天继续等待,朋友们如约而至,皆大欢喜;但也可能由于意外他们下撤,我独行或下撤,白跑一趟。第二种选择就是明天追上前面的商业队,和他们一起走,有个照应,也许能把V线走下来。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决定不等了,我明天就出发吧,要是追不上帝业队,再放慢速度一边走一边等。 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个决定和狼塔的天气差一点要了我的命,也让我的狼塔之旅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独行。  天亮,发现下雨了,雨量还不小。看天空,目之所及都是厚厚的乌云。看来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晴天了。我可不想冒雨前进,于是一直在观望,直到将近2点雨完全停了下来才出发。看来很有可能赶不到绿湖了,只能尽量赶到靠近绿湖的营地,明天一大早出发兴许还能赶上那支商业队。爬过矮矮的夏热达坂,一路上还是很愉快的,但一到了鸡爪雨开始越下越大,不得不穿起雨衣。想着下雨不晒吧,没想到这更要命。 雨一直没停,风越来越大,越来越冷,不断地过河,涉水,鞋子早已全湿,备用鞋打算留到营地再穿了。走到九点,雨水已经从雨衣的领口渗进,肚子那一块衣服开始变湿,体温迅速流失。没多久,我开始出现失温的现象,发抖,僵硬,满眼都是牧民房子里的火炉(我终于知道卖火柴的小女孩临死前为什么会看到那些东西了)。想换衣服,但没有一个可躲雨的地方,而且换了马上也得湿;能救我的只有就地扎营,但一路全是沼泽,看起来绿草茵茵的可爱草原此时变得面目狰狞。离营地约2公里,不可能撑得到。这时我发现河对岸有一间牧民的小房子,这种房子周围一定有结实的草地,我不顾危险马上涉水过河。发现门锁了(这里是冬季牧场,现在不可能有人的),锁孔里插着半截钥匙,但门边挂着两片弯弯的铁片,我明白啦,幸好读书时用硬卡片开门的事没少干,没想到这技能今天再次上场。我颤抖着用铁片插进门缝里,一个简单的动作我做了一次又一次,“啪”地一声,终于把门打开了。我不顾一切冲进去,房子很脏,是漏水的,但好歹能挡一下风雨。我马上烧水,换衣服。缓过一口气,立刻冲出去搭好天幕,在天幕里迅速支起帐篷。当我钻进睡袋的哪一刻,我感觉自己终于活过来了。由于太累太渴,我烧了两壶茶喝,什么都没有吃,就沉沉睡去了。半夜感觉很冷,穿上羽绒服才能睡。第二天起床,阳光明媚,天空一朵云都没有。草原又恢复了她可爱的一面。我钻出帐篷,发展天幕和地下的草全部结冰了。昨天下雨雾大没看清周围的情况,原来我营地的前面和两侧全是雪山,怪不得那么冷!
 第二天补拍的照片,你看出开锁的门道来了吗? 第四天 绿湖 昨天实在是累,一觉睡到九点多才起来。由于天幕结了冰,有不少东西也湿了,结果晒装备,做早饭,磨磨蹭蹭到中午才出发。商业队是追不上了,今天干脆轻松一点吧,走十公里到绿湖就扎营。绿湖就在尽头的雪山下,我向着雪山一直走就行了。牧场的两边也是雪山和溪流,草地,小花在阳光的映衬下特别美。但一路是沼泽,很不好走。下午7点钟才走到绿湖。绿湖好美!之前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绿湖,我一个人包了!
天幕和草地都结冰了!
  周围全是雪山,怪不得那么冷!
 沼泽地的野花其实是最美的,花特别多,但很难走,实在没心思拍照。
 绿湖,我的绿湖,今天,她是我一个人的! 第五天 翻越乌拉布图达坂,高山牧场 今天的首要任务是翻越绿湖旁边的乌拉布图达坂,海拔4000米,是狼塔线上要过的最高的地方了,绿湖营地的海拔是3500米,需要爬升500米。虽然没有高反,但毕竟是高海拔地区,弯腰绑个鞋带都得喘几口气,心里不免有点打鼓。吃完早餐,狠狠喝了一壶水就出发了。一个小时不到爬上了草坡,接下来就是石头坡了。  这种达坂越往上越难走,全是碎石头,陡不说,有时候走三步就得退一步。步幅也由一开始的小碎步变成走三十步停一停,然后大口大口吸气。一边对着手机里的轨迹,一边低头寻找着前人走过的痕迹,马蹄印,脚印,登山杖戳出来的小洞,马粪……这些都是让人兴奋的发现。对我来说,爬达坂最可怕的是干渴,新疆本来就干,阳光和冷风没有任何遮挡,无论喝多少水,不出一个小时就得全干掉,喉咙连口水都无法吞咽。慢慢地爬呀爬,爬了近三个小时,终于到顶。  上山难下山也难,下山路一点蜿蜒都没有,直上直下。鞋子都磨烂了。下山后又是牧场,但山这边的全是雄伟的高山牧场,山坡上点缀着成百上千的牛羊,却不见一个人影。  我一直搞不懂一个问题,牧民们怎么管理这上千的牛羊的,它们可是在山间放养的呀!不会搞丢吗?在高山牧场走了近两个小时,爬下一个巨大的河谷,海拔也降到2500米,终于见到了这五天来的第一棵树,一种莫名的感动突然袭来!开始进入峡谷树林地貌了,明天迎接我的又会是怎样的景观呢? 
第六天 峡谷 今天比较轻松,不用翻达坂,休闲步行20公里,走到天格尔达坂脚下扎营即可。经过这几天,我觉得独行也挺好的,想走就走,想停就停,真的是自由自在,不用担心自己走得慢拖累队友;早上也没有人催我起床拔营,我可以拖到十一点才出发。我似乎有点喜欢上独行这种状态了。今晚养精蓄锐,明天翻越3700米的天格尔达坂。今天主打的是峡谷风情,有水有树,不用挨晒了,很是惬意。这是正式出发的第四天,终于碰上第一个人了,第一次一个人独处这么长时间。
一早告别这五星级的营地,舍不得啊!
   这种峡谷在南方是见不到的, 真让我大开眼界。
像不像个衣领。刚见到这座雪山时拍的,觉得真是遥不可及啊!没想到,其实我第二天要翻的天格尔达坂就在她的旁边。
天格尔达坂脚下扎营。圆圆那个是月亮,好美。想起两首歌《半个月亮爬上来》《草原之夜》 第七天 翻越天格尔达坂 一早精神抖擞地起来,吃早餐,拔营。刚走几步,牧民家的大狗又跑过来对我吠了。昨天这家伙差点咬了我,都跑到我脚边了。好在主人把它拉走了。现在又来,不过这次小主人来了。小朋友汉语说得很好,跟他聊了一会儿,很好玩。
一个很不错的营地。狼塔V线上到处都是5星级营地。
小朋友和他的大狗。小家伙读学前班,放假了,跟父母到草原里来。
天上的雄鹰。 天格尔达坂海拔3700多米,虽然海拔不及前两天翻的乌拉布图达坂,但今天是从2900多的山谷开始,一直到3700多的达坂,要爬将近800米呢。这是路线上最大的挑战了。11点出发,1个小时爬过了草坡,才爬了200米不够。前两天的噩梦又开始袭来,脚沉得抬不起来,水早已喝完,喉咙干得冒火。我一边爬一边狠狠地发誓:我要喝热茶,不,我要喝冰水,不,要喝冰镇可乐!到乌鲁木齐后一定要喝冰镇可乐,喝到饱!!爬到500米左右,我听到一阵水流声,不会吧,这种全是石头的山上哪来的水?我寻声望去,前面还真有一股清流从石缝里渗出,滴落在地上。我喜出望外,顾不得许多,拿起水壶就装,然后连喝了两壶,水冰凉冰凉的,那叫一个爽!再吃一块压缩饼干,半把葡萄干,整个人都有了精神。坚持了近五个小时,终于登上了天格尔达坂。从此,回家的路再无险途。
很多游记里都见到这个地方。取水点就在前面,一共有两个。估计是藏在石山里的冰雪融水。
 这些山看起来好邪恶啊!
这里才是真正的垭口,像门一样。
一座脏脏的冰山
今晚的营地 第八天 与牛斗其乐无穷 最后一天,只要我走完最后14公里就完成狼塔V线了。我九点多就起来了,煮了个挂面,算是美美地吃了个早餐,再晾晒装备,焚烧垃圾,精神抖擞地出发了。 今天也是全程走峡谷,但今天的峡谷比前天的要窄得多,有点险。只有一条小路。天空一直多云,不适合照相,但适合徒步。一路上归心似箭,三步拼作两步走。走到一个营地,刚坐下来休息,水没喝完,几百头牛就涌了过来,把路给堵了,牠们跟我同路,慢悠悠地朝前走,路边有草就停下来吃两口,有的互相顶牛打架,有的还试图去做不可描述的事情,反正就是一点也不着急赶路。这可把我急坏了,我怕出山太晚,找不到车回乌市。这些牛都很怕人,想超过它们吧,你跑它们也跑,还扬起一阵烟尘。你不动它们也停下来,反正跟你保持一定距离。好不容易走到一块草地,趁它们吃草,我成功地绕过了大部分牛群。没想那头领头的黑牦牛警惕得很,居然带着几十头牛一起跑起来,又堵在了我前头。后知后觉的另一帮也跟着跑,但被我堵住了,又不敢超过我,只能远远跟着。对我来说就落入了前有拦截,后有追兵的境地。有一家子牛很有意思,牛爸爸跑到了我前面,小牛们落在我后面,结果每到一个拐弯处,牛爸爸就会停下,拧过头大声地“哞哞”叫,似乎担心小牛们会走丢。我站到一边把路让开,小牛们却不敢上来,停下来眼睁睁地看着我;我朝前跑吧,牛爸爸又以为我赶它,也朝前跑,而且比我快多了。真让我哭笑不得。这一路直到结束,我基本就在跟这群牛的斗争中度过,也算是路上难得的一种乐趣了。 下午六点,顺利出山,完成了狼塔V线。一个字,爽!
天一直灰蒙蒙的,不适合拍照,所以这天也没拍什么。
旱獭,也叫土拔鼠吧。草原上很多很多,但很机灵,看到有人,远远就跑开了。滚圆的身躯还挺灵活。这么多天就只近距离拍到这一只。
最后一张大头照。
看大图,路上一直被这群牛阻挡,很讨厌!
要能在这里攀岩就爽了,深水抱石。
好大的水泥构件,当年难道想在这里搞军事基地吗,挺神秘的。
 水泥桥,碉堡,房子,看来有故事。
   裁了一下,B格一下就上去了,呵呵。
 完成V线,杂牌鞋也完全烂掉了。 写在最后。 这次狼塔之行我想用两个字总结:意外。耗时一周打好的如意算盘被各种变故冲击得七零八落。其实这在户外很常见,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意外不可控,但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准备是否充分。回家的路上,我总结了此行的一些得失,与大家共勉。 先晒晒装备吧,我分为衣、食、住、电、杂几大类。 衣物:全程八天,除了身上穿的(短裤汗衫)。背包里的衣物分别是凯乐石薄羽绒一件;薄抓绒一件;短裤一条;汗衫两件;小内内两条;袜子两双;备用鞋一对。 共1660克。 食物:复水米600克;挂面450克;方便面3包约300克;脱水青菜250克;牛肉干200克;哑巴家买的10块钱肉干;猪肉罐头一个180克;鱼肉罐头一个125克;大火腿肠一根约265克;压缩饼干五块,660克;普通饼干两包,约350克;葡萄干500克;茶包10包,雀巢速溶咖啡3条,约40克;应急自热米饭一包429克。 共4669克 住:牧高笛单人帐1225克;裁剪过的防潮垫两张,厚薄各一,共280克;地布(雨衣兼)314克;冰焰羽绒小被子690克;小天幕560克;折叠凳子310克。 共3379克 电器:手机195克;充电宝三个664克;头灯79克;手电95克;备用电池若干195克;插头线据线约80克;耳机43克。 共1351克 杂:感冒药,绷带,防晒霜,驱蚊露等药品290克;毛巾牙刷牙膏65克;小望远镜100克;指北针39克;证件银行卡现金45克;炉头47克;扁罐两个460克;碗(锅),烧水用小壶,杯子各一共272克;镁棒一根40克;水壶两个(装水后)共1130克; 共2488克 主包:强氧猎豹40+10升,S码,1380克;小腰包(城市里用)72克。 全重:14999克。两根手杖不算,背在身上的大概30斤。 现在说说我和朋友们之间的事。我出山后一天,他们就给我打来电话了,其实他们到V线后就一直在打听我的消息,有好几个牧民都说见到过一个胖胖的前一天从这里走过,所以他们也一直在追赶我,也就一天的距离。不过他们6人的进山队伍,只有3人顺利完成。网上约的三人下撤,其中一人脚受伤(回家后做了手术)。虽说等一天其实就能见到他们,但这是马后炮了,只能说很遗憾。在当时的情形下(物资和电量恐怕不够,另外里面很干燥,每天渴得要命,要烧大量的水喝,气不够用),我追赶商队的决定是对的。只不过第二天那场雨让一切泡了汤。出山后我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进山的第二天我应该重装到哑巴家去,吃住都在他那里,多花点钱而已,这样就不用消耗我自己的物资,完全可以等个四五天,真不见人,再考虑独行或跟后面进山的队伍不迟。 说到那场雨,我这次最失策的就是没带冲锋衣。我防雨的措施就是雨衣和小天幕,一般夏天这样也够了。雨衣是三锋的,平时够用,但这次真的是量变引起质变,没想到雨下那么久,最后雨水从领口处流了进去,浸湿了衣服,导致失温。冲锋衣的设计要严谨得多,不太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至于天幕,我认为是我这次带来的最好的装备,防雨防风又防晒,几乎天天用。只不过那天在我最冷的时候,脚下的偏偏是一大片沼泽,天幕用不上,真是造化弄人啊。至于为什么不带冲锋衣,主要是因为我胖,出汗多,夏天里冲锋衣对我来说就是个累赘,包括用“狗特屎”防水内衬的。但没想到这次风这么冷,下雨的时间这么长。看来带什么装备必须根据线路的实际情况,作最坏的打算。这次狼塔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 另外很有趣的就是这8天里我吃得很少很少,具体看以下清单: 复水米:约300克 挂面:约150克 自热米饭:429克 一碗面片(牧民家蹭的) 三包方便面:约300克 青菜干约:150克 牛肉干约:200克 一筒饼干:约100克 三块半压缩饼干:约400克 一个猪肉罐头:180克 一个鱼肉罐头:125克 火腿肠半条:约120克 葡萄干:约250克 10个茶包两条速不溶咖啡:约30克 各类食物共:2704克 8天里每顿都吃的只有早餐。路餐有三天没吃。晚餐也有三天没吃,分别是挨雨淋的那一天,翻两个达坂的两天。分析原因,应该是累和口渴,特别是口渴,因为喝了大量的水,冲淡了胃酸,所以就没胃口了,再有就是我这次带的食物都不好吃,鄙视一下。换句话说,原来人类维持生存的要求其实是很低的。我们完全可以少背一点。上面这八天吃的东西,还不如我在家两天吃的多。出山后称了一下体重,发现瘦了将近8斤。看来这身肥肉除了耐寒,还抗饿呀。 (全文完)
|